道路养护管理的主要问题及改进路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31
/ 3

道路养护管理的主要问题及改进路径探析

董璐平

上海凯凌公路养护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1600

摘要:在现在城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人们在日常出行的过程中对于道路建设的需求也更加严格。而道路的建设水平更成为了衡量城市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道路是城市交通运输网络中最关键的构成部分,在日常的运行过程中不仅肩负着路面运输的压力,同时,其整体的路面建设质量也关系到了人们的通行安全性。因此,道路养护工作的开展更显得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分析了道路养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就道路养护工作维护和管理的有效对策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推动道路养护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道路养护;养护问题;管理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的建设速度不断地加快再加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国家的人均持车辆也在逐年地攀升,这也意味着,城市道路所面临着的交通压力更加庞大。而道路中高频率的使用和重负载的运行,也会对道路表面和地基结构带来一定的伤害,随着道路的运营使用寿命不断地增加,对于路面交通工具的承载能力也在持续地削弱。

1 道路养护工作的类型

道路的养护工作又可以分为路面的养护工作以及路基结构的养护工作两大类型。其中,路基结构的养护工作主要是针对路面基层的结构进行维护,这部分结构与道路面层共同承担着车辆运行过程中的负荷。而路面结构的渗水性、结构稳定性关系着路面在运行过程中的整体强度和支撑能力。一旦道路在建设完成投入应用之后,其路基结构的整体平稳性和强度质量,就决定了中后期养护管理工作的难度。需要管理人员定期针对道路各部分的路基进行检测工作,找到路基结构中存在的渗水问题、裂缝问题等等并查明导致这些问题的因素,才能采用合理的修复方式,确保路基结构的稳定性[1]。而道路的路面养护工作也是养护工作开展的核心要素。考虑到路面的平整性、衔接的紧密性关系到了行车的安全性。路面结构基本上是通过采用各类型沥青材料、混凝土材料等进行铺设的,需要直接承担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作用力。因此,也需要通过定期地检测路面的平整度、路面的裂缝问题等等,保障路面行车的安全性,如何能够实现对于道路的有效管理和后续的维护工作,更成为了改善行车安全性、保障路面通行质量的关键切入点。

2 道路养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养护工艺技术水平较为滞后

在道路运行的过程中,考虑到长期通行下的路面负载力、外部自然因素所带来的影响,极容易导致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失衡,而通过定期的检查,则能够排查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通常情况下,很多道路的养护工作单位针对事故高发区域、事故易发区域所带来的问题,基本会选择采用路面加固的工艺,确保路面通行的平整性。但是在养护工作开展的实际过程中,考虑到养护单位在人力、财力以及设备等方面的调遣因素,需要以养护作业的基本方案作为基础条件,展开路面的养护工作。但很多后续的养护单位过度地强调在养护工作中的造价控制,就忽略了对于先进养护工艺技术水平的引入和实践应用,很多养护工作甚至就是直接在路面打补丁,敷衍了事,路面以及路基中潜在的威胁得不到有效地处理。长久下去,养护工作的开展无法满足道路通行的安全性需求,也严重地影响了道路的整体美观性和质量安全。

2.2 养护工作的措施不合理

第一,考虑到公路的养护工作大多数是在露天的作业条件下进行的,养护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极容易受到外界自然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在路基结构养护的工作中,其施工的难度相比于路面施工来说更大,如果在前期准备不足的条件下,就容易导致道路的养护工作出现弊端。例如,很多道路的养护施工企业从成本投入的角度出发,在养护工作中并没有引入相对先进的养护工作技术,尤其是在一些地下的路基结构养护工作中,养护技术的使用模式仍然较为滞后,不利于创新技术转化为养护工作的新成果。不仅如此,考虑到在狭小的地下空间进行作业时,养护工艺技术的应用价值对于狭小空间的质量影响是极为突出的。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对专项的养护工作方案,并引入相对先进的养护工作技巧,注重对于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实践应用。第二,在公路投入到正常的行车阶段之后,无论是车辆的通行、行人的行走,还是外部的自然条件、养护工作的管理方式,都会对公路路面或路基结构带来一定的干扰,这也意味着,外部因素对于路面结构和路基结构所带来的伤害是不定时的,因此,养护工作的开展经常难以按时进行。这就需要从源头上有效地控制这些负面因素对于道路路面所带来的影响,能够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养护监督工作,及时发现路面存在的各类型安全隐患。

2.3 道路养护管理的制度建设不完善

在我国城市交通事业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城市道路建设的里程碑正在逐年地攀升,但随之也对路面的养护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这样的增长趋势下,经常会出现养护管理工作无法顺应高速发展的道路事业,经常是在养护管理工作出现滞后问题时,有关部门才开始寻找相应的补救方式,在制度管理过程中经常是进行事后管理,却缺乏事前的预防控制前瞻布局观念。比如,很多道路的养护工作企业在路面修整的过程中,对于路面以及路基结构的风险问题,排查力度和约束力度远远不足。这也导致经常在病害问题已经形成之后,才通过封堵路面的形式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修补,严重地影响到了路面通行的效率。

2.4 养护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不足

在路面的养护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很多地区会根据道路路面的等级制定相关的养护管理规则和方案。但考虑到在养护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对于人员的配置不符合相关要求,许多养护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工作态度也不严谨与认真,在养护工作周期较短、不紧张的前提条件下,无法针对路面以及路基结构中存在的各类型病害问题快速地修补。

3 新时期提升道路养护管理工作质量的有效对策

新时期,提升道路养护管理工作质量的有效对策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第一,建立完善和健全的道路养护管理体系;第二,引入现代自动养护工作技术;第三,建立起相对一体化的道路养护管理标准;第四,建立道路养护工作的记录档案,详情如下:

3.1 建立完善和健全的道路养护管理体系

首先,公路的养护管理企业应当提前排查,在新建公路以及后续公路改建过程中存在的各类型路面质量隐患,尤其是针对易发生事故的路段来说,必须将强化路面通行的安全性作为第一要义。在养护管理工作中,能够通过定期的路拱检测、针对特殊高位地段进行标识、查看行车环境是否满足安全要求等方式,积极排查其中存在的各类型路面安全隐患。同时,也要关注部分路段存在的交叉道路设计盲点、噪音较大等问题,能够将过去的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管理,积极主动地预防问题并发现问题。其次,建立健全和完善的公路养护考核机制。考虑到在道路养护工作中,需要采用定期检测的方式,针对路面路况的变化进行考核。比如,考核每公里路面或路基结构存在的问题,在考核过程中,除了要针对路面的平整度和质量进行考核之外,还要针对周边的绿化情况、路面标识的设计情况进行考核。了解考核路段的行车通畅性、路面整洁性、路面排水性能、路拱的弯度多方面的指标,建立起多维度综合考量的体系。最后,建立起更加完善的路面养护工作检查机制。考虑到路面养护的后续监督工作,是保障路面养护工作质量最关键的方式之一。养护管理单位可以定期派遣养护科的监督人员,针对养护工作,完工之后的情况进行监测,密切地观察在养护工作完成之后,公路的行驶状况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通过定期检测以及专项检测等方式,针对养护的结果进行记录,从而为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3.2 引入现代自动养护工作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公路路面的通车里程在不断地增加,道路路面和路基结构的养护工作规模更加庞大,单纯地依靠人为的养护管理是远远不足的,因此,如何能够引入更加现代化和智能化的自动养护管理技术更显得意义重大。近年来,尤其是在我国的大型城市中,道路养护工作的自动化程度正在不断地提升。首先,在道路路面的养护工作中,注重引入更加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以及创新性的路面管理理念。通过各类型渠道并加大资金投入的方式,引入先进的自动化路面养护设备,并注重配备相应的养护管理人员,利用自动化设备的操作便捷性、操作高效性等优势,不断地提升路面养护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其次,也要积极建设适应自动化养护工作发展的管理体制,实现过去路面养护体制的改革和拓展。在自动化管理体系的背景下,路面养护单位也应当明确责任的划分。比如,在单位内部可以将自动化养护的管理工作分为设备的管理模块、路面的日常维护模块、大型病害性问题的自动化养护模块等等,为路面养护工作的自动化发展和智能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制度支持[2]

3.3 建立起相对一体化的道路养护管理标准

首先,在未来,道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将会与道路的建设工作建立起统一的标准。因此,道路养护的管理单位也应当根据道路养护工作的特点以及未来道路建设发展的趋势,制定更加科学的管理机制和规划,能够将标准统一的原则纳入养护工作中。在养护工作完成之后,对养护工作的检测标准也应当与公路建设的标准之间相统一,在养护管理工作和道路建设领导集中的基础条件下,实现分级管理,针对不同路段养护管理工作的规划、调度以及标准进行统一。其次,道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也应当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之间相适配,实现道路管理以及养护工作不相容并相互分离的管理方案,尤其是要针对城市主干线的道路养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当采用招标竞争的方式,选择专业技术更强的施工团队,将养护工作由计划养护转变为过去的合约管理制度,提前在合约中规定养护管理工作的要求和统一标准。最后,培养道路养护的专业人才梯队。尤其是在自动化技术不断引入的发展背景下,人才梯队的构建也应当逐步朝着更加创新性的方向发展。

3.4 建立道路养护工作的记录档案

道路养护工作的记录档案能够真实地反馈出道路养护工作的历史情况、数据信息等等。而在道路建设完成之后,管理单位就应当自动将道路建设的相关资料和标准要求进行分类归档,同时,还要对养护工作的技术人员做好一次性的技术交底工作,针对道路养护工作中采用的养护方案、养护工作材料等等进行完整的记录。在记录档案中,应当包括道路前期设计的图纸、变更设计的图纸、竣工图纸、隐藏性的工程等等,并且在道路通行一段时间后,针对道路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测工作,将这些检测的病害性问题统一整理成数据上报单位,建立道路库存档案,为道路养护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3]

4 结语

总之,道路在建成通车后,路面质量以及路基结构的整体质量会受到行车数量、外部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客观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在养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制定健全和完善的养护工作体系、推进自动化养护工作的进行和开展、建立一体化的养护工作标准、构建道路管理养护工作档案等多措并举的方式,推动道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吴剑华.简论道路养护及其管理措施[J].四川水泥,2021,(09):159.

[2]苏艳敏.国省干线道路养护中微表处的应用[J].交通世界,2020,(17):35-36.

[3]喻诗恒,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426(4):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