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对降低碘造影剂外渗发生率以及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31
/ 2

品管圈对降低碘造影剂外渗发生率以及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的应用效果

李姝仪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

【摘要】目的 研究品管圈对降低碘造影剂外渗发生率以及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月到2024年4月之间我院收取的90例行碘造影剂注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45)及研究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品管圈模式护理,最后收集并分析患者的护理质量、外渗症状评分、满意度等数据。结果 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外渗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行碘造影剂注射时,为患者予以品管圈模式进行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护理品质,有效减少碘造影剂外渗的情况,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更高,建议在实际护理中予以借鉴。

关键词】品管圈;碘造影剂;外渗发生率;满意度

    碘造影剂是影像学检测及介入手术中常用的药物之一,通过注射碘造影剂能够进一步增加影像学检查时,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1]。但是在实际注射过程中,患者很容易发生碘造影剂外渗的情况,这就需要在注射碘造影剂期间为患者展开有效的护理服务[2]。通过品管圈模式能够对护理工作进行有效的优化管理,更好的为患者控制碘造影剂的外渗情况,在碘造影剂注射护理工作中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3]。因此,本文将选择2022年4月-2024年4月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品管圈对降低碘造影剂外渗发生率以及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22年4月到2024年4月之间我院收取的90例行碘造影剂注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患者数量为45例。一般资料:研究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范围为31-50岁,年龄平均值为(40.24±9.15)岁;体质指数范围为17-28kg/m2;体质指数平均值为(22.44±5.31)kg/m2。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范围为30-49岁,年龄平均值为(39.97±9.25)岁;体质指数范围为18-29kg/m2;体质指数平均值为(22.52±5.08)kg/m2。结果表明:P>0.05,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18岁;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同意书;完成各项随访工作。排除标准: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合并慢性基础性疾病;合并肾、肺、心等器官衰竭。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在注射前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注射后密切观察患者身体情况以及穿刺位置状态。

研究组采用品管圈模式护理:第一,设置品管圈,选择经验相对丰富的护士作为圈长,负责展开圈内活动。第二,选择合适的活动主题,例如降低碘造影剂外渗发生率。对碘造影剂注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找出注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注射操作手法不足,注射后护理不足等。根据问题进行讨论并得出优化方。第三,落实护理计划,在注射前对患者通过视频或者图册等方式进行教育,告知注射碘造影剂需要注意的事项,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碘造影剂禁忌证。在注射过程中和患者进行交流,分散患者注意力,避免患者出现紧张、不安等负面情绪,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水平。同时,选择合适的胶布等穿刺材料,减少材料对患者皮肤的刺激性,并在穿刺后指导患者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止血处理,避免发生淤血等情况。此外,对护士展开穿刺技巧培训,强化护士穿刺水平。第四,在护理后评估护理结果,确保优化方案能够达到活动目标,并将护理计划标准化处理,纳入常规护理工作当中。第五,对本次活动进行开会讨论,予以总结,并展开下一轮活动。

1.4观察指标

(1)护理质量:经自制量表采集数据,共计4项,每项100分,分数和护理质量为正相关。(2)外渗症状评分:分别在护理前及护理后进行评估,共计3项,每项0-100分,分数越高则症状越严重。(3)满意度:通过NSNS量表进行评估,信效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935,量表整理为5个等级,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总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22.0软件分析。选择率(%)评价计数数据,并通过数值x2分析。选择均数±标准差评价计量数据,并通过数值t分析。结果判定标准:P<0.05。

2结果

2.1患者护理质量比较

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患者护理质量数据(x±s,分)

组别

n

基础护理

护理环境

健康宣教

服务态度

总分

研究组

45

23.12±1.45

22.82±1.69

23.25±1.42

23.52±1.43

92.41±5.48

对照组

45

20.41±2.17

20.17±2.54

20.64±2.67

20.67±2.85

81.37±8.67

t

6.966

5.827

5.790

5.996

7.221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患者外渗症状评分比较

研究组外渗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患者外渗症状评分数据(x±s,分)

组别

时间段

肿胀

淤血

疼痛

研究组(n=45)

护理前

58.67±7.82

71.01±8.94

68.45±8.74

护理后

24.58±3.45

42.58±2.14

35.58±4.35

对照组(n=45)

护理前

58.56±7.91

71.32±8.74

68.57±8.91

护理后

42.28±4.58

58.64±5.23

47.91±6.81

t/p研究组(护理前后)

26.755/0.000

20.747/0.000

22.586/0.000

t/p对照组(护理前后)

11.948/0.000

8.351/0.000

12.358/0.000

t/p组间值(护理后)

20.707/0.000

19.065/0.000

10.236/0.000

2.3患者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患者满意度数据[n(%)]

组别

n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

满意度

研究组

45

21

15

8

1

0

44(97.78)

对照组

45

16

12

10

5

2

38(84.44)

x2

4.939

p

0.026

3讨论

碘造影剂是临床诊断及治疗过程中较为常用的药物之一,通过注射碘造影剂能够有效增加影像学图像的清晰程度,是最常用的对比剂[4]。但是在注射碘造影剂时,有一定风险发生碘造影剂外渗的情况,这就需要通过有效的护理服务进行控制[5]。品管圈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管理模式,在很多临床护理工作中都有所应用。通过品管圈能够有效优化碘造影剂注射期间的护理工作[6]。在品管圈模式中,会针对注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进而选择更为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提升护理工作的品质[7]。结合文中数据显示: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时,通过品管圈能够不断提高护士人员的穿刺能力及护理效果,针对可能发生碘造影剂外渗的风险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有效减少患者穿刺后出现淤血、红肿等症状。数据提示:研究组外渗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此外,在品管圈护理中能够进一步优化护理流程,为患者予以更为全面的护理服务,让患者能够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爱护和关怀,减少护患矛盾,增加患者的满意度[8]。数据显示: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注射碘造影剂进行检测时,通过品管圈模式展开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升护理品质,降低减少碘造影剂外渗的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建议在碘造影剂注射护理中积极参考。

参考文献

[1]翟亚玲, 唐付翠. 细节护理干预用于CT增强扫描患者造影剂外渗的有效性研究[J]. 智慧健康, 2022, 8 (36): 239-243.

[2]俞雯. 针对性护理在减少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中的应用[J]. 医学信息, 2022, 35 (22): 181-183.

[3]潘小芳, 何秋燕, 岑凯欣. CT检查患者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造影剂外渗发生率及过敏反应发生率的影响分析[J]. 中外医疗, 2022, 41 (11): 144-147+152.

[4]漆丽萍, 罗民香, 葛秋红,等. 品管圈活动降低介入术中造影剂外渗情况的效果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 2021, 25 (33): 4747-4749.

[5]李彩娟, 金培英, 周庆,等. 增强CT检查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和护理研究进展[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1, 42 (06): 510-513.

[6]叶莉华, 沈秀英. 品管圈在降低造影剂外渗中的运用[J]. 广州医药, 2020, 51 (06): 113-116.

[7]陈彩金, 邱玲. 专科护士与临床护士对肿瘤放射治疗中CT定位增强扫描碘造影剂外渗的认知调查[J].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 47 (06): 142-144.

[8]录娜娜. 品管圈活动在小儿增强CT检查中预防造影剂外渗的效果分析[J]. 全科护理, 2019, 17 (08): 96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