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31
/ 2

集束化护理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刘月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河南 开封 475000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内就诊的50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常规护理)和实验组(25例,集束化护理),收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更高,SAS评分更低、SDS评分、VAS评分更低,护理后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更短,下地负重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改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症状,缓解疼痛,促进恢复,缩短恢复所需时间,提升髋关节功能,有较高应用价值。 

【关键词】高龄髋部骨折;集束化护理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高龄髋部骨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老年群体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平衡力下降,跌倒等情况易引发骨折[1]。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较大的负担[2]。本研究针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我院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内就诊的50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6.58±5.66岁)和实验组(77.12±5.72岁)。均遵循自愿原则加入,了解并愿意参与本次研究。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后人数均为25。前者存在的男女人数各为14与11;后者存在的男女人数各为13与12。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指导等,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使用集束化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建立专项小组,成员包括骨科、营养科、康复医学科等资深护理人员、医师,明确各自职责。根据过往经验、资料等制定集束化护理措施,建立护理方案。针对护理情况制定风险评估措施,降低风险事件引发概率。在患者实施全程集束化护理,收集资料,记录护理措施落实情况。每日对护理情况进行检查总结,完善质量追踪,寻找护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对各项并发症发生风险情况进行评估,提供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更加人性化、全面的护理方案。进行饮食指导,引导积极参与运动训练,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避免引发风险事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3 疗效标准

记录术后指标,通过焦虑抑郁评分量表(SDS、SAS)、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髋关节功能 Harris 评分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疼痛、髋关节功能情况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纳入SPSS23.0中进行比较分析,分别用x2t进行,分别用百分占比(%)和(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评分、疼痛程度对比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的SAS评分(47.22±4.56、47.34±4.61)、SDS评分(47.89±4.66、49.01±4.72)、VAS评分(7.15±1.25、7.22±1.31)、髋关节功能评分(39.15±4.68、39.22±4.28);患者结果对比(tSAS评分 =0.089,P1=0.929;tSDS评分 =0.844,P2=0.402;tVAS评分 =0.192,P3=0.847;t髋关节功能评分 =0.055,P4=0.95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33.24±4.56、39.68±4.27)、SDS评分(33.47±4.21、39.57±4.15)、VAS评分(2.26±0.89、4.15±1.13)、髋关节功能评分(54.31±5.62、50.22±5.10);患者结果对比(tSAS评分 =5.153,P1=0.001;tSDS评分 =5.158,P2=0.001;tVAS评分 =6.558,P3=0.001;t髋关节功能评分 =2.692,P4=0.009)。实验组护理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更高,SAS评分更低、SDS评分、VAS评分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指标对比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4.41±1.23、5.62±1.33)、住院时间(7.05±1.15、8.23±1.42)、下地负重时间(68.32±9.14、50.33±9.25);患者结果对比(t术后下床时间 =3.330,P1=0.001;t住院时间 =3.227,P2=0.002;t下地负重时间 =6.914,P3=0.001)。实验组护理后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更短,下地负重时间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讨论

常规护理主要侧重于对生命体征、病情状况的监测,存在一定不足。集束化护理可提供更加科学、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提升护理质量[3]。通过对跌倒、压力性损伤等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的评估提供相应的预防措施;通过沟通等方式专业注意力改善负性情绪,缓解疼痛感。提供营养支持,保障营养充足、均衡。针对存在吞咽障碍等情况的患者及时反馈异常情况,进行对症治疗。引导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运动,从而提升机体免疫力,促进恢复,提升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引导坚持用药,遵医嘱。根据个人喜好、病情等制定饮食方案,在初期行动不便时协助进行喂食,注意呛咳等情况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更高,SAS评分更低、SDS评分、VAS评分更低,护理后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更短,下地负重时间更长。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改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症状,缓解疼痛,促进恢复,缩短恢复所需时间,提升髋关节功能,有较高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良好。有一定现实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秋菊,牛英.3H护理服务模式在超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贵州医药,2023,47(03):503-504.

[2]张温燕,付玲玲,韩杰.全程护理模式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康复情况和自我效能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22):35-37.

[3]肖万莲,李娜,陈晓玲等.集束化护理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23,58(22):2734-2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