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31
/ 2

火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分析

陈莹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   云南昆明   650600

【摘要】目的:总结火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性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23年1月~12月间收治74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分组,一组取名为对照组,实施康复训练,一组取名为观察组,实施火针联合康复训练,比较其结果。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日间排尿次数、日均漏尿次数、日均单次排尿量、最大膀胱容量、膀胱排尿压力、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相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火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有着较好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排尿情况、尿动力学变化,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火针;康复训练;脊髓损伤;神经性膀胱

    脊髓损伤后会发生多种并发症,其中神经性膀胱的发生率最高,一旦治疗不及时或不当会进展成为泌尿系统疾病,有着较高的死亡率[1]。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治疗方法有抗生素、间歇导尿等,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然而尿路感染的发生风险很大,危及性命安全。通过大量研究显示,针刺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能降低膀胱残尿量、减少排尿次数等。与普通针比较,火针产生的刺激性更强,能有效调节人体脏腑功能,具有抗炎等功效。本次研究中主要分析火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如下。

1临床信息与方法

1.1临床信息

    对2023年1月~12月间收治74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分组,一组取名为对照组,一组取名为观察组。入选原则:①病情稳定;②与《神经源性膀胱诊断治疗指南》[2]中相关标准相符;③与《中医内科学》[3]中相关标准相符;④患者对研究知情。排除原则:①有凝血障碍;②装有尿道支架;③有盆腔放疗史;④有膀胱功能障碍史。对照组中,男患者20例、女患者17例,年龄23~58岁间,均值(40.50±3.09)岁,病程1~5个月间,均值(3.00±0.83)个月;观察组中,男患者21例、女患者16例,年龄25~64岁,均值(44.50±3.14)岁,病程1~4个月间,均值(2.50±0.79)个月。两组患者临床信息相比较,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康复训练:(1)间歇性导尿:叮嘱患者多饮水,每天饮水量超过2000ml,每隔4~6h予以一次导尿,同时观察尿液颜色、量,当自行排尿间隔时间超过2h或者残余尿量低于100ml,应监测膀胱容量,超过250ml时不再进行导尿。(2)激发排尿:明确患者腰髓皮肤神经阶段附近的扳机点,然后通过牵拉阴毛、刺激肛门等方式刺激排尿功能,同时辅助腹部热敷、温水沐浴等。(3)手压排尿:利用Crede手压方式挤压下腹部,双手置于髂嵴部,运用压力促使尿液排出。共计4周。

    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联合火针治疗:选择“尿三针”中极、关元、三阴交,治疗前叮嘱患者将膀胱排空,用酒精灯将火针烧红,然后快速直刺穴位,深6~10mm,然后再快速拔出,使用无菌棉签按压针口止血。间隔1d治疗一次,共计4周。

1.3评估指标

    对比各组排尿状况以及尿动力学变化。

1.4统计学

    研究数据以计量资料±s作为单位,行t检验,P值结果低于0.05时则说明差异显著,数据经SPSS23.0软件检验。

2结果

2.1对比各组排尿状况

    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日间排尿次数、日均漏尿次数、日均单次排尿量相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优(P<0.05)。具体数据见下表。

表1对比各组排尿状况()

日间排尿次数(次)

日均漏尿次数(次)

日均单次排尿量(ml)

分组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15.08±2.69

11.00±2.14

8.07±1.30

4.50±1.02

65.18±4.30

201.21±8.47

观察组

15.11±2.72

8.11±1.36

8.10±1.33

2.30±0.76

65.14±4.26

243.17±9.87

t

0.048

6.933

0.098

10.520

0.040

19.624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对比各组尿动力学变化

    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最大膀胱容量、膀胱排尿压力、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相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优(P<0.05)。具体数据见下表。

表2对比各组尿动力学变化()

最大膀胱容量(ml)

膀胱排尿压力(cmH2O)

残余尿量(ml)

最大尿流率(ml/s)

分组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252.64±11.55

315.14±12.78

48.03±3.29

52.21±4.35

175.30±9.66

103.57±8.06

6.22±1.18

11.27±2.36

观察组

252.66±11.58

363.47±13.79

48.00±3.25

62.64±5.00

175.26±9.62

80.37±6.54

6.20±1.15

14.96±2.97

t

0.007

15.636

0.039

9.573

0.018

13.596

0.074

5.917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根据调查显示,脊髓损伤发生率有所提升,而神经源性膀胱则是脊髓损伤后常见并发症[4]。神经源性膀胱发生原因有膀胱逼尿肌压力过高、尿道闭合压力过高等,影响着患者生活质量。

    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原则是控制尿路感染、尽快恢复膀胱排空能力、加强膀胱控尿能力。在康复训练中,采用了间歇导尿、激发排尿、手压排尿,虽然可以改善排尿功能、减少尿液残余,但是整体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中医将神经源性膀胱划分到癃闭范围,主要是因肾及膀胱气化失司引起的,肾主水,膀胱与肾相表里,膀胱贮尿与排尿功能依靠着肾气的蒸化及固摄,肾气开阖及肾阴肾阳协调体液分布于排泄,肾阳亏虚,命门火衰,气化不达膀胱,引发癃闭。火针将针和灸的优势结合起来,对穴位进行温热刺激,能加强助阳补虚、升阳举陷、活气行血。研究中选择的尿三针分别是中极、关元、三阴交,中极有着补肾调经、清热利湿效果,针刺后能降低膀胱张力,关元有着培元固本、温补肾阳效果,针刺后能促进尿液排泄,三阴交有着调补肝肾、疏经通络效果,配合针刺中极与关元具有排空尿液等宫效果。研究发现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火针联合康复训练后,患者排尿与尿动力学明显改善。火针联合康复训练有协同作用,火针能抑制受损脊髓节段半膀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促使神经生长因子表达,受损脊髓得到修复。此外火针也能提高大脑皮质中异亮氨酸、谷氨酸等神经元代谢需要物质,恢复受损脊髓,对膀胱的调节与支配作用恢复正常。

    总而言之,火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有着较好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排尿情况、尿动力学变化,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东利,王学乾,王蕊,等. 火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临床观察[J]. 山西中医,2024,40(1):27-28,31.

[2] 王蕊,王东利,郝有志,等. 火针联合脐疗治疗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及对尿动力学、生活质量的影响[J]. 针灸临床杂志,2023,39(7):10-14.

[3] 王学乾,王东利,王蕊. 火针针刺"尿三针"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2023,39(6):39-43.

[4] 仇红玲. 康复训练治疗脊柱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1,2(5):145-148.作者简介:陈莹(199111)汉族云南昆明实验师本科(学士)研究方向:火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