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安装中的防雷接地技术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3
/ 2

建筑电气安装中的防雷接地技术应用

李晓华

152624197909172710

摘要:在高层建筑的使用过程中,电气系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但高层建筑内部电气系统的安装施工存在较大的困难,一旦发生错误必然会对电气设备的安全和使用造成较大的影响,甚至还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所以,应当对高层建筑电气系统的整体使用安全予以重视。雷击的发生会对电气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坏,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电气系统的安全,就需要全面做好电气施工过程的防雷工作,有效减少雷击对高层建筑及内部电气系统造成的损害,最大限度的保证其安全。

关键词:建筑电气安装;防雷接地技术;应用

引言

建筑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多,其结构也变得复杂,并且为了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必须重视防雷接地施工技术的应用,其目的就是消除不安全因素。同时,雷击事故的发生,所带来的安全威胁和伤害是非常大的,如果防雷接地施工技术应用不当,雷击以后就会产生电流,损坏电气设备,严重的还会出现漏电的情况,增加安全事故产生的可能性。基于此,必须重视防雷接地施工方面,对各项技术体系进行优化,明确施工技术注意事项,从而确保紧建筑电气工程的安全性,提升建筑电气安装的水平。

1接入防雷接地技术的重要性

防雷接地技术是确保建筑内部电器使用安全的基础和前提,也是避免建筑遭受雷击,提高建筑安全性的重要技术保障。而要实现防雷接地技术的有效应用则需要通过安装防雷装置来实现,将防雷装置与建筑施工作业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地构建出一套防雷网络提高建筑整体以及建筑内电器使用的防雷能力,确保建筑后续使用的安全性,保证在雷电环境下建筑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而对于建筑工程来说,雷电的风险相对较大,如果不加以防护,有可能带来更大的危害。所以采用防雷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在建筑施工中,选用防雷接地技术是建筑防雷的有效手段,能够有效地避免雷电对建筑内电气造成的损坏,保障建筑内部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2建筑电气安装中的防雷接地技术应用

2.1施工前准备

在使用防雷接地技术之前,需要开展前期准备工作,确保防雷接地技术应用的有效性。首先,需要结合整个建筑电器的应用需求,对防雷接地方案进行设计,从而为后续的施工作业提供指导,确保施工有效性和防雷装置的完善性。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进一步确保防雷接地技术应用的整体水平,为建筑防雷提供保障。其次,设计者需要对建筑可能存在的雷击风险点进行判断,确定造成雷击风险较高的区域,在该区域做好针对性的防护工作。设计方案还需要结合建筑的实际情况,随时对防雷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防雷接地方案的有效性。最后,对接地体进行安装作业,包括人工接地体以及钢板接地体。在完成基础施工后,要做好现场的清理工作确保接地体能够安装到位,同时要对钢板做好捆绑,保证接地体的安全牢固性。另外在进行防雷设施的安装过程中,要从整个建筑整体防雷击角度出发,确保设计方案的有效性,提高建筑防雷击的整体水平。

2.2接地方式

不同的建筑对于接地技术选择各有不同,但都需要符合接地施工的相关标准,防雷接地装置能够实现对雷电的引流作用,由接闪带、接闪器、防雷引下线以及接地网组成。在防雷接地施工作业中,为了确保作业的有效性,通常会采用人工接地的方式。而使用人工接地的方式则需要提前做好接地体的加工,确保接地体结构应用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通常情况下,接地体的材料主要是由钢管、角钢为主,需要结合实际应用需求,提前做好切割工作。一般接地体材料的长度需要控制在2.5m之内。而在施工时,将接地体插入地下时,则需要避免钢管出现倾斜,钢管要垂直入地,同时确保接地体的牢固性。如果使用角钢作为接地体,则其规格应当控制在400mm×400mm×4mm之内,切割长度要控制在2.5m之内。为了便于施工,需要将接地体插入地面的一端削成箭头,提高入地作业的有效性。在人工接地体作业中,会提前设置沟槽,且深度为1m左右,宽度则为0.5m左右,这样能够保障接地体的稳定性。

2.3接地网施工

①在接地网安装阶段,建筑内部各节点接地线与接地网实现对应连接,建筑群构建完整的接地网络,确保接地效果达到预期要求。例如,在小区配电室接地网施工阶段,为使配电室内部各设备接地性能达标,须将接地线与其底部相连接。如小区建筑电压等级为10kV以上,则应将配电室中的钢筋混凝土与电气设备金属外壳相连接,通过该方法构建接地体系,设置多条带有线圈的电力设备接地引下线。②针对各类封闭母线外壳、开关柜底座及外壳,也应针对性做好安全接地处理。③针对配电室内变压器的安全保护,变压器金属箱体也需做好接地处理。

2.4引下线施工技术

引下线施工技术的重点主要是在接地装置金属和接闪器连接方面,引下线施工相对较为简单,但是对于施工要求相对较高,所以在引下线施工的时候,不需根据相关施工标准和流程展开。首先,在引下线施工之前,需要做好接地下线强度勘察工作,分析其性能是否满足相关标准,尤其是接地下线的腐蚀性能,以及强电流接受性。同时,在施工期间,需要对引下线之间的距离进行严格的把控,通常情况下不能超过18m。其次,在引下线施工期间,还需要做好标注作业,利用焊接的方式,从而形成串联关系。最后,在施工完成以后,需要做好质检工作,从而保证引下线施工的质量。但是,在质检期间,如果存在施工质量问题,这时就需要立即进行处理,避免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2.5接线处理技术

在防雷接地施工期间,接线处理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形式,确保接线形式的合理性,可以有效降低雷电事故的发生,减少建筑电气安全隐患的产生。一般情况下,建筑电气工程会涉及很多的金属设备和部件,这些设备和部件的绝缘体如果出现异常,就很容易出现漏电的现象,进而引发安全事故。然而,通过利用接线处理技术可以将建筑电气内部金属部件直接接地,并且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减少相关接地装置中的电阻,可以避免电流外泄的情况产生。同时,接线处理技术系统以TN-C-S为主,通过利用该系统可以对电气中金属部件和设备进行保护,系统可以将N线和PE线分开,形成三相四线的接地系统。接线处理期间,可以分为中性点接地和线接地,利用这种方式将异常电压进行清除,对电压位移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保证正配电地压系统的安全性。另外,在接线处理的时候,需要在箱柜内进行接地施工作业,这样可以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也减少与其他接地系统的接触。

结语

在进行建筑防雷接地施工作业时要严格依照相关行业标准以及作业方案设计要求进行,以确保建筑防雷施工作业的有效性。当然在作业之前做好防雷准备工作也是保障其施工顺利的前提。通过对方案设计的合理性的调整,能够确保防雷作业的质量,保障建筑电气的使用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彦龙.浅谈建筑电气安装中防雷接地施工技术的应用[J].冶金管理,2021(15):116-117.

[2]魏涛,王斯达.建筑电气安装中防雷接地施工技术的应用与质量管理[J].科技经济市场,2021(05):3-4.

[3]佟胜伟,郭正尧,刘星雨.建筑电气安装中防雷接地施工技术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34):135-136.

[1]王小锋.浅析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防雷接地的施工技术[J].房地产世界,2022(2):114-116.

[2]许武杰.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防雷接地的施工技术探讨[J].四川水泥,2021(9):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