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4
/ 2

论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曹倩芸

(广元中核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广元,628003)

作者简介:曹倩芸(1993-),女(汉族),四川南充,广元中核职业技术学院核工程与技术系助教,硕士,2020年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材料研究。

摘要:在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通过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两方面对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进行了探讨。专业发展促进教师成长和发展是大势所趋;双师型教师培养可以促进职业院校发展。

关键词:专业建设;双师型;产教结合

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文件中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1]。文件内容指出了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总体布局,为职业教育在新时代的发展指明了道路,提供了强大支撑,突出的改革与创新意识,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规划。因此,在此前提下,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以及教师专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要素,从整体看来,我国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越来越趋于年轻化,那么在这种形式下,如何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已成为当前院校关注的重点问题。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提升离不开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所以,培养一支具备高水平理论知识,教学经验丰富,操作技能娴熟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迫在眉睫。

一、专业素养促教师成长与发展

学校的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离不开职业院校教师的个人成长和发展,它们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向,相辅相成,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校的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需要每一位老师的努力,并做出相应的成绩,这是学校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成果。同样的是,学校创造良好环境,提供项目经费支持,打造专业品牌的过程,也会促进教师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如精品课程、教学名师、特色专业、优秀教学师资等,这既是教师的个人荣誉也是学校的成就。而教师的专业素养就是教师从事某一专业应该具备的修养和素质。

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其实是属于服务建设的载体[2]。我们通常所说的职业教育区别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又在教育领域结合了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既又教育领域的性质又有行业领域的性质。职业教育根据现阶段下企业转型升级,企业行业的需求,为企业提供人才需求。而学校则依托社会经济的发展,适当的调整自身的特色专业,更好的为产业企业服务。政府和相关用人单位、企业为职业院校投入资金,扶持学校为地区经济建设、发展提供相应技术支持和人力资源,那么学校则应该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得到各类专业型人才。职业院校的发展方向就是企业合作,做到产业和专业“一条龙”,提升自身专业技术优势。所以学校的专业负责人、优秀骨干教师则需要思考“如何提升专业建设”问题。如各类人才交流会和专业技能比赛,拼的就是专业能力。

一流专业是学校的品牌。学校的名气则需要一流的教师、一流的学科和专业来进行烘托,而一流的学科和专业又需要一流的教师进行专业建设。那么一流的教师是如何拥有的呢?这就需要职业院校为老师们提供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平台,比如多开展一些学校交流项目,教师需要走出去学习优秀学校的教育教学经验和能力,来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多开展“下企业”项目,教师通过进入企业内部参观学习的经验,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了解企业中的岗位需求短缺和技术短缺,为企业培养对口的职业技术性人才。学校学习与企业学习相结合,校企双方合作提供课程。另外职业教育还要承担相应的社会服务任务,比如为行业企业员工不定期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传播新的技术、新的理念、新的标准,为企业提升员工素质服务。这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个人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也提升了学校和地方的紧密合作,加强了学校和行业企业的人才培养交流[3]

二、职业精神促教师成长和发展

职业教育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教育还要具备技术、技能能力,也就是通常说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是职业教育的命门。如果教师不具备“双师型”而要求学生拥有双证的能力,这从客观上来说就是不现实的。职业院校教师本身所处的教育环境就是属于一种“产教结合”的形式,那么在此背景下,教师不应只停留在课堂上,传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还需根据实际的工作应用环境来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因为大多数进入职业院校读书的学生,他们本身的专业理论知识理解情况就不能以本科院校的学生标准去要求,去衡量。专业课教师就应该去“脚踏两条船”,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方式,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达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方式,而“工学结合”是专业课教师应该履行的职责[2]

因此,在这样的前提下,职业院校的教师应该具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和理论教学能力,具备“双师型”教学能力。参加教育教学能力竞赛和职业技能竞赛,使自身不仅具备这样的能力,而且拥有说的上话和证明自身能力的“证书”以及“职称”。这样,在专业课教学上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现如今,科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从业者的职业生涯从传统性职业生涯(单一技能的掌握)向易变性职业生涯转变(灵活受聘能力的培养)。教师应着眼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重视学生继续学习能力和多次就业能力,从学校到工作转为从学校到生涯。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文化课实行分层次教学

[4]

教师在具备“双师型”教学能力的基础上,应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校在师资队伍和专业建设的基础是,推动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职业教育不只是获取生存技能的途径,而且应成为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方式”。

三、结论

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学校专业平台的建设,而学校专业的建设亦离不开教师的推动。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学校应该通过对现有地区建设资源和校企合作资源的基础上,探索更多利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模式和路径,全面实现资源共享、交流协商以及专业知识建构等众多功能,让青年教师能够在优质的环境中长期成长和发展,从而促进职业教育的质量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20,2,13.

[2] 徐恒山.略议职业院校教师的成长与发展[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9(03):25-29.

[3] 任立锋. “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探究[J].智库时代,2019,No.177(09):78-80.

[4] 张宝成.二次职业化:高职院校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必经之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v.38;No.641(06):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