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急诊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4
/ 2

关于急诊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

刘圆圆 嵇婷婷通讯作者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嘉定医院/上海市嘉定区江桥医院,急诊科,201803

摘要急诊在医院中属于重要的科室职业,能够有效挽救病人的生命,其中在急诊中病人病情相对比较危重,因此其整体工作量相对会比较严重,工作难度较高。在实行急救期间,为避免多种问题以及治疗风险出现,需为患者实行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工作,进而能够有效保证急诊工作的顺利实施。对此,在本文中针对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工作的研究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急诊护理风险管理;研究进展;风险识别

引言:在目前护理管理中,对于风险的管控工作正逐步提高重视度,急诊科属于医院的特殊科室,会针对危重病患者建立绿色通道,保证患者生命。科室治疗风险大,流动性较高,属于高风险科室,科室护士对风险意识的情况,与患者生命有直接影响。对此急诊科管理人员需要针对科室高风险问题提高管理程度,采用有效的管控方式,降低护理风险的出现,进而使患者的安全性得到保障[1]。因此在本文中针对急诊护理风险内容进行简述,以期为临床急诊科护理风险管控工作的实行提供参考。

1急诊护理风险识别

1.1急诊护理风险内在因素

1.1.1系统因素

在系统因素方面中,首先管理因素与急诊工作随机性有关,对急诊工作要求较高,整体操作的难度较强,各个科室中的协调性较高,如果存在职责不清晰,流程合理性不高等多种问题,则会造成时间浪费,导致安全隐患增加。其次,急诊各个系统中存在的制度存在不完善现象。在急诊中经常会存在护患纠纷的现象,其主要的产因素则为制度不完善,因为随着急救护理不断完善,科室护理制度与实际的情况存在脱轨,并且还存在护理人员对其制度出现忽视等问题,如果护士对患者抢救等不够及时,以及监护不到位等,则均会造成患者护理存在脱节现象,进而导致护理风险出现,令护患纠纷增高,最后,系统中支持系统方面医院以及逐步完善,但是急诊科依旧会存在环境嘈杂,以及机械存在障碍等风险问题,同时在抢救过程中,维修消毒物品等均存在不足之处,进而在抢救期间会造成医疗事故,埋藏安全隐患。

1.1.2护理人员因素

(1)由于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不强,则导致人护士在工作期间不能够重视风险以及危机的出现,因此规避操作比较匮乏,针对其可能存在的风险没有预防措施,导致大量风险问题出现。同时在操作期间对护患关系存在忽视,进而使护士的操作对患者权益产生侵犯,而也有部分护士的责任心不强,对于各项事情的处理不足,使医患、护患之间的纠纷增长。(2)业务水平差异性较大。部分急诊新技术业务正在不断开展,病症的复杂以及多变性较高,因此需要护理人员综合能力以及素质提高。但是目前存在差异性较大问题,导致护理人员经验不足,对急救知识掌握不全,不能更好的判断风险问题,进而造成判断失误,延误患者病情,导致风险出现。(3)有研究表明,护理文件书写的规范性报告,护理记录能够有效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记载,能够为医生提供抢救治疗的数据参考,也能够评估护士的操作质量以及水平[2]。但是在目前护理文件的书写存在重视度不高以及规范性不足等问题,对患者各项数值的记录不够及时,还存在随意修改等现象,进而会对患者病情的反应不够实时性以及准确性,在出现医患纠纷时无有效证据,进而导致多种护理风险出现。(4)护患沟通不足也会导致纠纷出现,一部分是由于两者之间沟通不足,而导致在抢救时时间延后,因此,护患之间的关系要在短时间内尽快建立。如果在交流期间对家属的重视性低,以及未实施告知义务等,会引发患者不满投诉,进而使护患关系会逐步紧张,

1.2急诊护理风险外在因素

急诊护理风险外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针对社会角度而言,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进而对于医生、护士以及患者之间的保护性并不高。其次,针对于法律中的原因是因为医疗风险的出现,会将其全部归为医护人员所承担的责任,因此其法律对于护理风险的完善并不全面。最后针对于心理方面,大多数人会将患者成归为弱者,社会的同情会更高。而医护人员实施医疗技术的实施,因此会认为医护人员需承担护理风险,对此会加重医护人员在急诊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风险以及纠纷问题[3]

2急诊护理风险管理

2.1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有研究表明,风险管理实施期间,其主要是通过多项制度对于护理的活动进行制约,进而能够有效控制风险事件的出现[4]。在对其评估之上,对可能会存在风险的环节、人群、时间、部门等进行明确,然后联合医院的制度做好防范的各项内容。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还要将其管理制度不断优化,对护理人员也要做好相关培训,主要针对护理风险的意义,以及目的和风险识别评估的方式进行详细讲述,进而对于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不断提高,有效降低在护理期间所产生的风险问题。对于我院护理人员在实行护理管控期间,需要对于各个制度做到有章可循,结合临床的经验,针对性对患者实行管控。例如避免导管脱落、病人跌倒等,针对各个细节均有反馈以及监督评估,完善的制度能够更好地实现对护理风险的预防,使医疗风险问题逐步降低。

2.2提高护士法律意识,护理文书规范化

在临床中针对医疗事故建立出的相关条例,能够有效针对护理记录的法律效应进行确定。急诊护理文件主要是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以及状态信息的记录凭证,能够证明护士遵循医嘱实行救治的依据。护士在记录期间一定要保证各个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实时性,进而能够有效保障医生以及自身的权益。对护士记录方面的规定也正在逐步完善,要让护士在书写时保证其准确以及客观性,对于病情随时进行记录,这样能够有效使护理行为的安全性,有效性得到保障[5]

2.3完善急救流程

为了能够有效降低急诊护理风险的出现,需要针对其急救的流程不断进行完善。因此在日常中需要针对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以及能力逐步提高,要定期实行急救模拟演练,让护士对于各项流程提高了解度以及更为熟练。同时针对演练过程中对于其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进行纠正,对急救流程逐步完善。有研究表明,将患者作为中心,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人员对固有记忆的依赖性,其护理的变通性也会逐渐加强,进而能够针对不同的患者,实施更为有效以及具体的急救流程[6]

2.4建立优质护患关系

护患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因此需要将护患关系逐步拉近,能够有效使病人更加配合临床护理工作,积极参与治疗,因此护患之间的关系建立要尤为重视。在急诊期间护理人员对医务人员的劳动能够体恤,同时能够针对护理风险的相关制度遵守,维护病人的知情权益并签自认可,使护理人员与患者共同承担相关风险,使患者的满意度逐步提高[7]

2.5合理配置人员

护理人员在工作期间要将其人员的配置更为合理,其合理的配比与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有直接关系。同时也能够影响到患者的安全,医院对相关部门需要对护士的编制逐步得到提高,使其医护比例逐渐增加。与此同时,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动,充分使护理安全性得到增长。在配比期间良好的配比能够降低人员的浪费,并且能够有效保证各个工作的有效进行,使医护人员的工作与休息也能够更为调控,进而能够使护理质量的安全性得到保障[8]

结束语

目前医院风险管理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护理风险管理需要提高重视程度,针对于护理工作存在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然后针对护理人员做好培训工作,这样能够有效使其提高风险意识。对风险管理工作的制度也要逐步完善,从多个方面进行管控,能够有效使护理风险工作的效果提高,使护理质量得到保障,保证患者安全也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 崔占香,田静,张三妮,等. 急诊相关工作场所暴力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J]. 全科护理,2023,21(21):2945-2948.

[2] 王瑢,姚志斌,沈宗欢. 4R危机管理理论在院前急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4,31(7):116-118.

[3] 陈美,韩蝶,骆凌君,等. 以临床工作需求为导向的急诊科护理总值班岗位设置效果研究[J]. 现代医药卫生,2024,40(1):151-154.

[4] 魏文娟. 护理风险管理联合流程优化对小儿流感暴发期门急诊输液室护理质量的影响[J]. 婚育与健康,2024,30(6):94-96.

[5] 苏爱芬,乔艳丽. 风险管理联合急诊护理在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研究,2024,32(1):176-179.

[6] 张景欣,王远城,梁小平,等. RCA根因分析结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4,24(13):254-257,263.

[7] 郭爱. 精细化护理对急诊输液安全护理管理的价值观察[J]. 婚育与健康,2024,30(4):109-111.

[8] 乔梦圆,王海燕,秦梦真. 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低血糖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J]. 中华护理杂志,2023,58(23):2835-2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