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生活,脑卒中康复的全程指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4
/ 2

 重拾生活,脑卒中康复的全程指南

曾佩俊

上海市松江区中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613

摘要:脑卒中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对患者开展康复训练,这种方法是对患者进行针对性身体功能恢复训练,使其后期生活质量提高。脑卒中患者康复训效果优良,但是还需不断研究康复训练内容,以便为患者选择最佳的康复训练措施,使其恢复健康。基于此,本文分析脑卒中康复训练目的,并且研究脑卒中的不同康复阶段,针对患者身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措施,使其恢复健康。

前言

脑卒中在临床上为常见疾病,这种病症主要发生在老年群体中,患者发病后,一般病情重,而且死亡率高。患者经过抢救后,多数患者会引起身体功能障碍,从而影响患者后期生活质量。因此,在脑卒中患者治疗过程中,还需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在脑卒中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方法中,常见的是开展康复训练。目前,在临床上对脑卒中患者开展康复训练时,需要根据患者康复训练阶段不同,并且结合患者身体功能致残情况,再使用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从而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使其能够回归家庭和社会生活。

一、康复目标

脑卒中疾病发生后,这种病症会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同时,还造成患者身体功能障碍,最终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在脑卒中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帮助患者康复身体,使其回归社会生活。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时,其主要的康复目标有以下内容。首先,对脑卒中患者开展康复治疗,其主要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改善运动功能。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患者可以逐渐恢复对肌肉的控制,提高运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这有助于患者重新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如行走、拿取物品等基本动作。其次,在脑卒中患者中进行康复治疗,这种治疗措施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患者恢复认知功能。许多脑卒中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如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通过康复训练,患者可以逐渐恢复对这些能力的控制,提高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再次,在脑卒中患者中开展康复治疗,其目的是帮助患者提高后期生活质量。通过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和认知功能,患者可以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减少对他人帮助的依赖。同时,康复训练还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和焦虑,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最后,对脑卒中患者开展康复治疗,最后一个目的是帮助患者预防疾病的复发,减少脑卒中疾病对患者造成的危害。许多脑卒中患者存在复发的风险,通过康复训练和健康生活方式,可以帮助患者降低复发风险,提高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1]

二、康复阶段

脑卒中患者开展康复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康复治疗时间不同,可以分成三个康复阶段,这三个阶段包括了急性期阶段、康复期阶段和回归家庭社会阶段。首先,在脑卒中康复阶段中,早期的为急性期阶段。在脑卒中发生后的数周内,重点是保护患者的生命体征,防止并发症,如肺炎、褥疮等。其次是康复阶段,这种阶段主要是指患者生命体征已经平稳,并且患者可以进入到康复训练阶段。此阶段的目标是帮助患者进行肢体运动和感觉训练,以恢复身体功能。最后是回归家庭和社会阶段,这个阶段需要患者身体功能得到一定的恢复[2]

三、康复措施

(一)呼吸训练

脑卒中患者在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时,为了帮助患者提高训练效果,可以采取以下的呼吸功能训练措施。首先,在呼吸功能训练中,可以对脑卒中患者使用呼吸体操训练模式。如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等。这些呼吸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增强呼吸肌的力量,改善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其次,在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训练中,还需可以对患者进行呼吸技巧的训练工作。如深呼吸、缓慢呼吸和吸气时收缩腹部等。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呼吸,减少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的症状。最后,在脑卒中患者开展呼吸功能训练中,可以对患者应用呼吸康复治疗模式。如气道扩张治疗、呼吸肌训练和氧疗等。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减少呼吸困难的症状[3]

(二)肢体运动和感觉训练

1.肢体运动训练

脑卒中患者开展肢体功能训练过程中,训练的模式主要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主动运动训练;另一种是被动运动训练。主动运动训练过程中,患者应积极参与肢体运动,包括伸展手臂、弯曲手指、抬高腿部等。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难度,以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被动运动训练过程中,在患者无法自主运动时,家人或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者进行肢体运动。例如,按摩肌肉、活动关节等。

2.感觉训练

脑卒中患者开展感觉训练过程中,其训练的内容大致可以包含三个训练内容,一个是感觉刺激训练;一个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训练;最后一个是渐进式感觉匹配训练。首先,在脑卒中患者感觉训练时,可以进行感觉刺激训练。通过冷热刺激、针灸、按摩等方式,刺激患者受损部位的感觉神经,促进感觉恢复。其次,在脑卒中患者感觉训练中,还需进行视觉、听觉和触觉训练。引导患者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来识别熟悉的事物,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注意力。最后,在脑卒中患者感觉训练中,需要对患者进行渐进式感觉匹配训练。通过逐步提高难度的方法,让患者识别并匹配熟悉物体的颜色、形状等特征,增强患者的感知能力

[4]

(三)平衡和协调训练

1.平衡训练

脑卒中患者开展平衡训练时,可以使用以下的训练模式。首先,在脑卒中患者平衡训练中,可以对患者进行静态训模式。患者站立时,指导其保持身体平衡,如单腿站立。开始时,可借助墙壁或扶手支撑,逐渐减少外部支撑。其次,在脑卒中患者平衡训练中,可以对患者开展动态训练模式。患者进行步行、上下楼梯等日常活动时,逐渐提高步速和步幅,以增强下肢肌肉力量和稳定性。再次,在脑卒中患者平衡训练时,可以对患者使用平衡垫训模式。患者站在平衡垫上,尝试保持身体平衡。随着适应能力的提高,逐渐增加平衡垫的厚度和难度。最后,在脑卒中患者平衡训练时,可以对患者使用镜前训练模式。患者站在镜子前,观察自己的身体姿势和步态,并进行调整。通过反复练习,逐渐纠正不良姿势和步态[5]

2.协调训练

脑卒中患者进行协调训练中,可以采取以下的训练模式。首先,在脑卒中患者协调训练时,可以对患者开展视觉-动转换训练模式。患者尝试在视觉信息传递给运动神经系统之前,立即做出动作,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反应速度和协调能力。其次,在脑卒中协调训练中,可以对患者使用音乐训练模式。通过听音乐或演奏乐器,患者可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节奏感和音乐理解能力。最后,在脑卒中患者协调训练中,可以对患者使用健身器材训练模式。使用健身器材(如健身球、平衡板等)进行协调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肌肉力量、灵活性和稳定性。最后,在脑卒中患者协调训练中,可以对患者开展虚拟现实训练模式。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协调训练,可以让患者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各种动作和任务,提高患者的兴趣和参与度。

四、结束语

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可以对患者康复训练分成三个阶段,并且在不同的阶段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同时,在康复训练中,还可以根据患者身体情况不同,选择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措施,从而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使其后期生活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徐淑娴,刘凡,王芳等. 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1-7[2024-03-15].

[2]陈学理. 综合康复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 [J]. 中国乡村医药, 2024, 31 (05): 14-16.

[3]邹鸿雁,白定群,杨力凝等. 虚拟现实技术在卒中后上肢康复中的应用现状及可能机制 [J]. 中国康复, 2024, 39 (02): 111-115.

[4]曾利,何馨,张鑫等. 运动想象训练结合膀胱功能训练在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J].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4, 39 (02): 186-189.

[5]陈莉,赵美英,汪桂青. 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血清S100β及NSE水平的影响 [J]. 黑龙江医学, 2024, 48 (03): 33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