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农艺师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4
/ 2

试析农艺师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郑海涛

突泉县永安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    内蒙古突泉县永安镇 137519

摘要: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农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关乎着国家经济建设。近年来,国家对于农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而在新时期的新形势下,农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挑战和新要求。在此背景下,农艺师作为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必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职能作用,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农艺师的工作职责,并分析了农艺师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意见,不断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农艺师;工作职责;农业发展

1精准农业技术的重要性

精准农业技术通过使用先进的传感器、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测等手段,能够实时收集农田的环境数据,包括土壤条件、作物生长状况、气候变化等。这些数据经过分析后,可以为农民提供精准的种植决策支持,如精准施肥、精准灌溉、精准植保等,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精准农业技术有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精准管理,可以有效利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通过精准施肥,可以减少化肥的流失,避免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通过精准植保,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也为农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精准农业技术还能够提升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精准农业技术可以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如自动化的灌溉系统、智能化的病虫害预警系统等。
2农艺师在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作用的创新途径

2.1完善农艺服务体系

农艺服务体系是农艺师开展工作的基础,其体系完善情况与农艺师工作质量与效率密切相关。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想要充分发挥农艺师的价值就必须完善服务体系。相关部门应该通过调研和交流,深入了解农艺师的实际工作情况、面临的挑战和需求,从而为完善服务体系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支持。建立完善的培训与奖励机制,激发农艺师的服务热情和责任感,使其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从而提高工作积极性。明确农艺师责任、内容及流程,让农艺师整体农业服务体系得到优化。鼓励农艺师与其他农业专家、科研机构、企业等合作,以促进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流,从而提高整体服务体系的协同效应和综合水平。

2.2加大农技推广力度

农技推广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农技推广可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科技素质,从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当地政府需加大农技推广力度,充分认识到农艺师在农技推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借助政府平台、资源做好农技宣传工作,针对性解决农艺师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利用农艺师的专业技术能力与实践经验,推动农艺技术在农业农村中的应用与发展。农艺师可以直接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民面对面进行指导,展示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现场解决问题,提供实用建议。
3农艺师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3.1完善农业产业结构

现代农业是农业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在这样的背景下,农艺师作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以农业高新技术为依托,对不同作物的生态特性和生产技术进行分析研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技术的优势,进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完善。首先,农艺师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完善。在现代农业体系中,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是实现高效农业生产和资源利用的关键一环。农艺师通过对不同作物的适应性、生长周期以及市场需求进行深入研究,能够明确不同作物在特定地区的优势与劣势,进而合理规划种植面积,使得农业产业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其次,农艺师在分析各类作物的生态特性的基础上,能够推荐适宜的轮作和间作模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连作障碍,防治土壤退化,提高土壤肥力,确保长期稳定的农业生产能力。再次,农艺师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具有引导作用。通过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对不同农产品的供需情况进行分析,能够为农民提供科学合理的种植建议,指导农民转变种植结构,调整农作物品种,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3.2提升农业科技含量

农艺师作为基层的农业技术人员,其在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显著提升我国农业的科技含量。首先,农艺师在科技研究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深入研究作物的生理生态特性、适应性以及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能够为作物的种植管理提供基于科学的建议,以提高产量和质量。其次,农艺师与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促进了农业科技的发展。参与作物品种改良、抗病虫害的基因筛选、新型农药和肥料的研发等活动,将前沿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这种合作有效缩短了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田间的转化周期,推动了农业科技的快速应用和迭代。再次,农艺师在现场技术示范和培训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组织农田技术示范,向农民演示最佳的农业管理实践,如作物间作轮作模式、精准施肥等。农艺师定期举办培训课程,将新兴科技传授给农民,提高其对现代农业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最后,农艺师在倡导绿色农业方面发挥引领作用。致力于推广可持续农业实践,鼓励农民采用有机肥料、生物防治等环保手段,减少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


3.3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农艺师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参与者,不仅负责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还承担着优化农产品生产结构和提升农产品市场价值的重要职责。农艺师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农产品产量,还能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首先,农艺师通过优化农业生产管理,从种植技术、施肥制度、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供科学的指导,以实现农产品产量的提升。根据土壤质量、气候条件、作物特性等因素,制定精准的种植方案,有效避免因管理不当导致的产量损失。这种技术性的支持有助于提高作物的产出水平,进而增加农民的收入。其次,农艺师对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的深入研究,使其能够合理规划作物种植结构,选择高市场价值的农产品,进而优化农业产出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关注不同作物的市场价格波动和需求变化,为农民提供精准的市场信息和决策建议。通过引导农民种植高品质、高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农艺师有助于实现农民的收入最大化。最后,农艺师通过推动农业产业的深加工和农产品品牌建设,促进农民从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向更高附加值的产品转变,从而实现收入的增加。鼓励农民将农产品加工成各类加工品,延长产品的附加值链条,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农艺师也致力于培育农产品品牌,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帮助农民获得更好的销售机会和价值回报。

3.总结

我国是农业大国,促进农业发展不仅能够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生活需求,还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和全面小康目标[5]。农艺师在促进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政府需重视农艺师的培养,使其能够在农业发展中起到引领和指导作用,以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为构建现代化农业和美丽乡村营造良好的人才支持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兴霞,曾昭倩. 基于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农艺师培养策略[J]. 南方农业,2021,15(15):165-166.

[2]黄河啸,李宝值,朱奇彪,等. 高素质农民培育的浙江实践——以浙江农艺师学院为例[J]. 浙江农业学报,2020,32(10):1890-1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