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的维护与管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4
/ 3

探究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的维护与管理措施

亓晓武

410329198507211010

广东华之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是保障通信效率和质量关键工作。相关单位需要根据具体的管理要求,完善维护和管理机制,加大全过程监督力度,并基于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的实际需求,实现高效、优质的服务目标。本文结合通信传输系统维护与管理的现状和原则,明确维护管理技术要点,提出科学的维护管理措施和策略,为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维护与管理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的传输系统,作为保障信息高效传输的核心子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运作过程中,通信传输系统通过多种传输制式,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通信需求。传输系统贯穿于整个城市轨道交通体系,负责提供从车站到车站、从车站到调度中心的各种通信子系统所需的可靠传输通道。在传输过程中,传输系统承载着包括语音、数据、文字和图像信息在内的各种信息。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时,同步数字传输模式的应用较为广泛,对于各种信息数据的传输效率较高。结合不同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发展状况,通信传输的方式往往存在一定差异。当前社会经济背景下,通信传输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对于交通活动的安全开展有重要意义,相关单位需要结合传输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原则,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顺利运行。

一、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维护和管理工作的原则概述

1.传输系统维护和管理的动态性原则

在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中,为了保障维护管理效果,管理人员需要依据具体的维护标准,落实数字化、模块化发展需求,并逐步扩展管理内容,从而保障传输系统维护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因此,相关单位以及技术人员,需要针对通信传输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现状,细分维护和管理内容,并制定具体的动态管理方案,提升维护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2.传输系统维护和管理的通用性原则

维护技术人员需要把系统统筹管理作为通信传输系统维护管理的关键,将多样化信息传输需求的满足作为维护管理工作落实的基础。同时,工作人员可以结合传输系统的具体业务通信要求调整维护和管理工作,将信息交互结构接入作为实现统筹管理的关键。管理单位只有在维护管理过程中将通用型原则作为工作的基本原则,才能够减少维护和管理问题,提升实际工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3.传输系统维护和管理的可靠性原则

传输系统维护和管理过程中,需要将作业的可靠性作为工作根本。在常规化维护以及阶段性重点维护工作开展时,技术人员需要了解传输系统运行的要求,通过技术设计和维护方式的选择,提升维护管理的适用性以及稳定性。同时,技术人员要分析传输系统的应用环境,在维持其传输效率的基础上,开展维护和管理工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稳步运行提供支持。

在新时代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运行对于社会经济建设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因此,相关单位以及技术人员在传输系统的维护和管理过程中,需要遵循动态性、通用性以及可靠性等工作原则,实现规范的维护和管理,推动城市交通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维护和管理的重要性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传输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对于保障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效率和质量、避免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风险问题有重要意义。通过维护和管理工作,能够保障信息、图像、音频视频等内容的稳定传输,让管理单位能够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状况有全面细致的了解,从而保障轨道交通系统的控制效果。同时,传输系统的维护管理还能够有效延长传输系统的运行和使用寿命,降低城市发展和交通活动的成本。维护管理工作的落实也有利于智能化、现代化轨道交通体系的构建,对于城市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有积极作用。相关单位以及管理人员需要明确维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规范完成工作任务。

1.传输系统维护管理能够保障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效率和质量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作是在传输系统平稳运行的基础上实现的。传输系统包含大量的传输设备和设施,如果没有定时的维护和管理,会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传输效率不佳等情况,从而影响信息的传输水平。通过定时的系统维护和管理,能够充分保障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设施和设备的稳步运行,确保传输效率和质量,为轨道交通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

2.传输系统维护管理能够避免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风险问题

传输系统的维护和管理还能够解决通信传输风险问题,让轨道交通活动符合安全规范,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传输系统是通信传输的基础,是轨道交通控制中心做出相关控制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果在实际的轨道交通控制中,传输内容存在误差以及关键内容没有传输到位,会影响轨道交通控制工作,从而产生风险问题,影响城市交通活动或者运输活动。在传输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下,能够保障通信传输的精确性以及规范性,从而避免城市轨道交通活动风险,是城市交通活动和经济活动平稳开展的关键。

3.传输系统维护管理能够有效延长传输系统的运行和使用寿命

传输系统在运行以及使用过程中有既定的使用寿命和年限,结合规范的维护和管理工作,能够延长传输系统相关设备和设施的使用寿命,对于传输系统的长久运行有积极效果。同时,利用新维护技术和管理方式,能够顺畅地对落后的传输设备和设施进行更新换代,从而进一步提升传输系统的运行年限,对于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升级发展有促进作用。

4.传输系统维护管理能够构建智能化、现代化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

在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轨道交通体系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以及人民生活必不可缺的内容。针对传输系统维护和管理,能够促进城市轨道交通控制智能化和现代化的稳步落实,对于城市轨道交通体系顺应时代有重要意义。因此,相关管理单位以及技术人员,需要在传输系统的维护管理中,明确工作要点,升级维护管理技术,提升维护管理效率,为传输系统和轨道交通系统运行提供帮助,促进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的顺利落实。

三、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维护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中,部分单位对于维护管理制度的建设完善不重视,日常的巡检工作也没有规范落实,影响了传输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效果。同时,部分管理者对人员管理以及基础维护管理工作的整合没有进行调整,导致在实际的维护管理过程中,实际目标无法顺利实现。

1.没有制定完善的传输系统维护管理制度

传输系统维护管理制度能够对具体的维护和管理工作进行细化规范,从而有效保障实际工作的效果。但是,部分单位没有落实分级制度,导致维修安全管理、计划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以及设备管理等工作无法细化落实,影响了维修管理的效率。同时,因为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部分工作人员对于作业标准不了解,在维护中难以顺利完成维护任务。管理制度也包括安全制度,因为管理制度的建设问题,安全管理要求落实不到位,在实际的维护管理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对于工作人员生命健康安全存在威胁。

2.传输系统维护管理过程中的巡检力度不足

在传输系统的维护和管理过程中,巡检工作的落实能够及时地发现传输设备问题,有利于管理维护工作的开展。但是,在部分地区,管理者不重视传输系统的巡检工作,没有及时地检查记录传输设备和设施的信息数据,没有结合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对特定线路进行针对性管理,也没有通过相应作业实现日常监督控制效果的最优化。

3.传输系统维护管理过程中的人员管理不到位

运维人员的专业水平、安全意识以及工作态度会对传输系统维护管理产生影响。在工作过程中,存在传输系统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不足,安全意识不到位的问题。同时,在部分地区,没有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也没有通过绩效管理评价分析对员工队伍进行培训,导致运维队伍的职业素养难以满足维护管理需求。管理单位需要重视人员管理工作,结合传输系统的维护需求,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内容,为具体工作的落实打好基础[1]

4.基础传输系统维护和管理工作内容整合不足

针对基础传输系统维护和管理工作的基础内容展开整合,能够提升维护管理的效率,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但是,在部分地区,不重视日常维护和日常值班机制的构建,没有在出现故障之后及时落实应急抢修措施,也不重视通信中断对通信服务的影响。导致实际维护管理工作效果不佳,不仅难以实现维护工作目标,还会对轨道交通运行造成消极影响[2]

四、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维护和管理的措施

在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运行过程中,通过积极完善传输系统的制度化管理,能够规范维护和管理内容,提升维护管理的规范性。同时,相关单位管理者和技术人员,需要加大传输系统的巡检力度,避免维护管理风险问题;规范传输系统的人员管理工作,提升员工队伍的职业素养;整合基础维护和管理工作内容,推动传输系统维护管理能够契合轨道交通活动。同时,在维护和管理中,需要重视维护标准以及不同硬件设备要求,实现科学专业的维护管理工作。

1.积极完善传输系统的制度化管理

1.1完善传输系统维护管理的分级制度

技术人员以及管理者可以将维修中的设备管理、统计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计划管理以及安全管理作为工作核心,通过“日常保养”“二级保养”“小修”“中修”“大修”“故障维修”等方式维修管理工作,实现维修分析,规范维修流程[3]

1.2明确传输系统维护管理的作业标准

技术维修人员需要结合传输系统运维工作管控,标注具体的维护要点,保障维护管理过程中能够实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同时,管理者需要引导运维人员按照作业标准进行维修,提升控制效率,从而保障协同管理效果[4]

1.3设置具体的检修标准

维修人员需要结合“三不动”“三不离”“四不放过”“三级施工安全措施”等基本安全制度。对于未联系登记的、设备性能不清楚的以及正在使用中的设备不要贸然进行维修;对于没有复查试验的、故障未排除的以及存在异味、异声等不明原因的设备不能离开;对于事故原因分析不清的、没有制定防范措施的、事故责任者未处理的、员工没有受到安全教育的情况不放过。

1.4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的运行需要,管理单位需要维持管控处理的规范性,针对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巡检制度进行专人专岗的维护管理,扫清安全隐患问题,实现交通系统的规范运行[5]

2.加大传输系统的巡检力度

首先,管理单位需要及时对传输系统的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并记录具体信息数据,对名称标记出现剥落、标记名牌模糊以及外皮破碎等情况进行归纳整合。其次,维护人员需要及时总结问题,建立对应的数据记录,通过历史数据和应用数据展开对比处理,维持通信系统维护和管理效能。再次,要结合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的管理要求,对存在特殊要求的线路展开针对性管理。同时,维护人员对于存在技术指标偏离标准值的情况需要分析问题原因,结合规范实施处理活动。最后,技术维护和管理者需要重视传输系统的设备环境,结合维护和管理需求开展作业活动,从而提升监督效果。比如,在对传输系统机房环境情况的跟踪和记录过程中,需要针对环境温度、电源应用效果等内容进行排查,避免安全风险问题。

在加大传输系统的巡检力度的过程中,管理单位还需要重视传输网络的监控管理。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报警信息以及故障数据进行分析,保障网络运行的通常,提升巡检效果,促进轨道交通运输体系的进一步升级优化[6]

3.规范传输系统的人员管理工作

相关单位需要重视运维人员的职业素养培养以及技术能力培养。首先,管理者要落实运维人员的思想教育,培养其岗位责任感,提升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需要对运维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运维水平进行培训和指导,实现专业化、规范化的维护工作。最后,需要通过奖惩机制以及绩效考核机制建设,提升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让运维队伍能够了解传输系统维护的重要意义[7]

在人员管理中,管理者需要将绩效考核评价分析和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结合起来,根据科学的评价分析考核结合,为员工队伍制定针对性的技术培训方案,从而推动传输系统维护管理质量,实现维护管理目标。

4.整合基础维护和管理工作内容

首先,管理者需要重视日常维护和日常值班机制的完善,将每天的工作汇报通过模型建设分析进行统筹管理。同时,技术人员需要建立完善台账设备,保障固定资产的完整性,并及时地填报各类报表。管理者还需要对故障设备进行统计和管理,保障台账记录的科学性。其次,在出现故障之后,技术人员需要高效地落实应急抢修措施,对传输系统的基础状态进行检查。同时,管理者需要规范应急模式,降低安全风险的产生概率。最后,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提升用户的通信服务体验,需要尽可能地避免通信中断的情况。技术人员可以结合不同时间以及维护内容,灵活调整维护管理流程,并结合工作台账和备品管理方案,提升整体维护管理效能,提升用户的通信体验[8]

五、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对于轨道交通活动的顺利开展有重要意义。因此,管理者和技术人员需要遵循维护管理原则,明确维护管理问题,通过科学的维护管理措施,保障设备稳定性,避免安全风险隐患,提升用户的出行体验。同时,管理单位需要针对制度建设和员工素质管理,逐步优化升级维护管理模式,提升传输系统的管理效率和维护质量。

参考文献

[1]周豪,冯青松,尹华拓等.城市轨道交通车内噪声特性及贡献率分析[J].噪声与振动控制,2023,43(06):157-162+172.

[2]杨顺,孙凤芹.轨道交通行业数字化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与优化探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3,41(11):130-132.

[3]曹凯,张宁.基于运行状态评价的城市轨道交通安检配置优化[J].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23,20(11):66-73.

[4]李健,毛新德,刘英杰等.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服新模式探讨[J].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23,20(11):74-78.

[5]裴立原.城市轨道交通Y形线路信号系统拆分改造方案[J].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23,20(11):85-91.

[6]易强,赵磊,高原等.城市轨道交通道岔区振动源强特征与减振措施效果试验研究[J/OL].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1-11[2023-12-06]https://doi.org/10.19713/j.cnki.43-1423/u.T20231144.

[7]傅玉玲,孙小慧,张佳欣.考虑心理潜变量的城市轨道站点接驳方式选择行为研究[J/OL].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1-19[2023-12-06]https://doi.org/10.19961/j.cnki.1672-4747.2023.10.007.

[8]黄婧,刘小俊.基于岗位引领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23,38(06):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