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4
/ 2

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魏学武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第二小学

摘要:动手操作能力是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必备能力之一,在实践教学中必须要结合学科特点、学生特点,采取多种措施来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行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动手操作  教学方法  教学氛围   操作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将分析一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必须要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动手操作兴趣,从而使学生有“欲望”去动手操作,以提升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各种教学工具和教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比如,在教学中可以使用具体的教具,如数学幼教器材,教学板书以及各种教学模型等。这些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和实践任务,让学生们通过合作,完成一些动手操作的任务。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数学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比较实验结果,进而总结规律。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比如教师在讲解完《长方体》这一章的时候,学生对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已经有了了解,教师通常会引导学生自己整理关于“长方体的面积”、“长方体的体积”以及“组合图形的体积”等的知识,并且进行推理分析,探究“容积”这一概念等,使学生不断的进步。如果只是应用最为简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小木棒等让学生自己拼出一个长方体或者正方体,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使学生明确“体积”的概念,在学生明确了“体积”之后,可以引导学生用纸板来自己构造一个“长方体”或者“正方体”,让学生向其所制作的物体中放入各种东西,从而使学生明白“容积”这一概念。在课下,教师还可以布置其他相关的动手类活动,并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动手的兴趣提升。

二、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氛围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会使学生在毫无压抑感的气氛中学习,敢于设疑,敢于动手操作论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其内在的心理需求。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单一的操作演示、学生简单的模仿操作转化为探索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摆一摆、拼一拼、搭一搭等实践活动,去发现事物的奥秘,逐步形成实践求知的意识。 
  例如:教了“比和比例”后,可以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测量计算学校操场旗杆的高度,如何测量?面对如此高难度的问题,多数同学摇头,少数几个窃窃私语,有的提出爬上去量,有的提出倒下来量,还有人提议量升旗的绳子,再除以2。这可是个好办法,可顶上有一部分,怎么办?教师适时取来一根长1米的米尺,笔直插在旗杆边。这时正阳光灿烂,在旗杆影子的边上马上出现了米尺的影子,量得这影子长0.45米。于是启发学生思考:从尺长与影子的比,你能想出测量旗杆高度的办法吗?学生开始议论纷纷,也不断地猜想,不断地假设,终于得出:旗杆的高度与它的影长的比等于米尺的长度与它影长的比。教师补充:“在同一时间内”。这个想法得到肯定后,学生们很快从测量旗杆影的长,算出了旗杆的高。于是举一反三,学生兴趣盎然。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历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具体操作 
  在对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并非无目的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而应该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和结论。 
  1、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 
  (1)在动手操作前,让学生明白所要操作的对象或解决得问题; 
  (2)引导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教给学生必要的操作步骤并指明注意事项; 
  (4)指导学生从具体操作中分析、比较、概括出结论,能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并参与讨论; 
  (5)教师对学生操作过程和得出的结论作精要的评价。 
  2、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在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时,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教学“效率”而一味地要求学生按自己的演示步骤去模仿,限制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教师应建立激励机制,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办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创造性操作。如:教师可以适时地问: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3、注意引导学生从具体实践中抽象出数学结论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了具体的动手操作之后,教师应该以语言为中介帮助学生将形象思维抽象为数学知识,再应用于实际,形成能力。如果就停留在动手操作阶段,学生只能做到“理解”,谈不上掌握和应用,也无从谈动手能力的提高。例如:教师经常让学生说说动手操作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是一种思维向另一种思维转化的过程。 
  四、让学生在成功中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课堂教学中,自我评价往往被教师和同学评价所掩盖,当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现在师生面前时,往往会由于自己的某一方面的缺陷而受到嘲笑。许多原本对学习充满好奇心,渴望发展和表现自我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对学习的热情与好奇反而降低了。这其中的原因就可能缘于学生的自我批判和自我评价被逐渐地放在了次要位置。所以导致学生要么形成了依赖教师、家长或同学的外部评价的顺从心理,要么是对外部的评价一昧地抗拒而形成逆反心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应大力提倡学生个体自我评价、组内合作自我评价,一方面,会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负起责任来,为其真正投入学习活动打下动机基础;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如:在“质数和合数”的学习中,学生根据1-12个自然数约数的特点给它们进行分类。独自分类后,让学生先自定评分等级,阐明评分原因,然后再听取别人的评价,最后结合别人的评价由自己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现代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有意识地引导,有步骤地组织。对小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应该渗透于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甚至延伸到学生的课外生活当中去。我们一定要注意实践活动不能脱离教学而变成单一的、机械的、无目的性的操作,否则,不但不会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反而会让学生对其厌烦,降低学生的兴趣而得不偿失。 

参考文献:

[1]陈桂兴.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J].知音励志,2016(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