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4
/ 2

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王文豪宋海靖王钰海 

95944部队  湖北随州 4327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中2023年1月至2023年4月期间的接受血常规检查的50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左手肘窝正中静脉采血和右手食指末梢采血,BC-3000Plus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t检验两种采血方法血常规指标。结果:末梢采血方式取血,血液RBC、WBC、Hb、HCT水平显著低于静脉采血方式取血(P<0.05),末梢采血采血方式取血,血液PLT水平显著高于静脉采血方式(P<0.05),两种方式取血MCHC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采血方式血常规检验结果差异显著,静脉采血量大,可重复检验,末梢采血量少,易发生误差,临床以静脉采血检验为主。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静脉血;末梢血

血常规检验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一项检查方法,通过对血液中各项指标的检测,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而血液的采集方式对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静脉血和末梢血是常用的两种采血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各具优缺点[1]。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需求的不断提升,静脉血和末梢血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进展得到了广泛关注。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医院中2023年1月至2023年4月期间的接受血常规检查的健康志愿者50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龄25岁至50岁,平均年龄38.30±2.58岁,BMI:24.41±1.71,本次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受检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受检者采血前8~12 h禁食,采血时均常规消毒处理,待皮肤干燥后,实施穿刺采血。静脉血液采集方法在早晨空腹时,告知进行血液采集选择肘窝正中静脉位置作为采集点使用含有75%乙醇的棉球对采集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将穿刺针的针尖插入皮肤,观察到血液回流,插针入含K2EDTA抗凝剂真空管,采集2ml的血液拔皮肤针,摇晃真空管至均匀,待检。末梢部位的血液采集选取手食指指腹作为末梢血采集部位使用含有75%乙醇的棉球对采集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处理一次性采血针穿刺皮肤微量吸管采集100ul的血液注入子弹头,用移液枪将20ul血液转移至盛有1.6ml稀释液的子弹头,弹匀,形成稀释样品,待检。BC-3000Plus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血常规检测。静脉血检测,选择全血模式,采血针插入静脉血样品,按开始键,自动吸收检测。末梢血检测,选择稀释液末梢,将稀释样品置于采样针下,按开始键,自动吸入检测[2]

1.3观察指标

对比组间血常规指标检测情况,具体包括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计数(PLT)。

1.4统计学方法

SPSS26.0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各自使用均数±标准差、率表示,之后分别实施t检验、X2检验,P<0.05差异显著。

2结果

根据表1的结果显示,静脉采血方式血液中RBC、WBC、Hb、HCT水平显著高于末梢采血方式血液(P<0.05),MCHC无显著差异(P>0.05),静脉采血方式血液中PLT显著低于于末梢采血方式血液(P<0.05),见表2。

表1 对比两种采血方式血常规指标检测情况

分组

静脉采血

末梢采血

t

P

RBC(*1012/L)

4.45±0.95

3.89±0.96

2.073

<0.05

WBC(*109/L)

7.22±1.81

6.15±1.83

2.079

<0.05

Hb(g/L)

123.32±21.11

111.61±19.21

2.051

<0.05

HCT(%)

41.46±15.15

32.53±15.27

2.076

<0.05

MCHC(g/L)

316.51±39.54

300.16±41.38

1.428

>0.05

PLT(*109/L)

209.04±46.64

247.75±48.87

2.865

<0.05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也在逐渐提升。在这种背景下,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的需求日益增加。血液检验作为一种快速、准确的诊断手段,对于满足这一需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血液中各项指标的检测,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提前进行干预和治疗,有助于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3]

对比两种采血方式,静脉采血通过穿刺人体静脉来获取血液样本进行检测通常选取手臂肘部内侧或手背等部位清洁和消毒采血部位,接下来,使用一根注射针插入选定的静脉,将血液样本采集到采血管或试管中。采血后,要给适当的压迫止血,以防止血液外溢和血肿形成。最后,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静脉采血方法采集到血液量相对较大,可以满足多种检测需求;

静脉血血流缓慢,血液样本的稳定性较高,对于某些指标的检测更加准确可靠。此外,静脉血采血方法操作相对简单,采集速度快,临床应用广泛。然而,静脉血采血对人体造成的不适感较大,有些可能出现晕厥等不良反应;另外,静脉血采集需要专业技能和经验,不当操作可能会导致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4]

末梢血采血是通过刺破人体的皮肤和末梢血管来获取血液样本。通常选取手指尖或耳垂等部位用消毒棉球清洁和消毒,使用一次性针头或穿刺器刺破皮肤和血管,采集血液样本检测。采血后进行适当的压迫止血,防止出血和血肿的发生。末梢血采血操作相对简便,不需要专业技能和经验,适用于各种人群,尤其适用于婴幼儿和老年。末梢血采血过程中人体的不适感较小。然而,末梢血采血的血液量较少,且检测可能涉及血液稀释会影响某些指标的准确性。采集到血液样本也更容易受到外界污染,需要严格控制采血操作,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5]

本研究中,静脉采血方式血液中RBC、WBC、Hb、HCT水平显著高手指末梢采血方式血液,究其原因,与静脉采血相比较,末梢血液采血时的挤压,容易导致组织液、体液等混合物进入血液样本,故血液主要成分浓度相对较低,而静脉采血,血液样本相对稳定,血液各主要成分浓度相对较高。而末梢血液中PLT水平显著高于静脉血液,究其原因,可能与子弹头的弹震引起红细胞破坏,形成碎片,同时末梢静脉血经稀释、弹匀、待检等放置时间长,红细胞溶血,也会形成碎片,由此检测仪误识成PLT,导致PLT假阳性升高。此外,PLT升高的原因还可能与样品溶血不完全有关,静脉血检测时溶血不完全,红细胞碎片冲洗不彻底,造成末梢血PLT检测假性升高,除此之外,可能与试剂质量有关,本次使用试剂并非原状试剂,对PLT计数可能产生影响。

静脉血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次检测中,静脉采血检测血常规指标与正常值较接近。究其原因,一方面静脉血液中的成分相对较为均匀,受外界因素作用较小另外静脉血采集过程中产生的血液样本常常较为纯净,不易受到外界污染,有利于保持血液指标的稳定性。据此,临床应用中静脉血采集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通常通过采集静脉血样本进行血常规检验,以评估受检对象的血液状况和身体健康情况。静脉血采集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使其成为临床诊断中的重要工具,为医生提供了准确的诊断依据,有助于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6]

与静脉血相比,末梢血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影响稍有不同。首先,末梢血采集的血液样本通常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因为末梢血液样本中的成分相对不够均匀,可能受到局部组织的影响而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其次,末梢血采集过程中往往容易受到局部因素的影响,如局部血管受压、血液稀释等,可能导致血液指标的准确性降低。然而,末梢血采集方法在临床应用中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特别是在一些无法采集到静脉血的情况下,如婴儿、儿童或部分受检对象的特殊情况下,末梢血采集方法可以作为一种替代方案,用于进行血常规检验。虽然末梢血采集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在适当的情况下,其仍然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并辅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综上所述,血常规检验中静脉血较于末梢血具有更高稳定性,临床价值高。

参考文献

[1]白明明,王玲.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23,18(08):95-97.

[2]王海军.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的影响疗效结果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15):134-136+150.

[3]钟永妃.末梢血和静脉血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的结果影响分析[J].智慧健康,2022,8(03):1-3.

[4]施骏.不同采血途径及检测时间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09):160+173.

[5]李佳佳,王金文,刘斯琴.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12):166.

[6]李娜.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8):295+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