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城郊融合类村庄空间发展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4
/ 2

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城郊融合类村庄空间发展策略

田烨

  南京江北新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乡村振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本文首先提出了城郊融合类村庄的特点,然后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郊融合类村庄空间发展策略进行详细论述,主要包括注重城乡融合发展、弘扬乡村文化特色、合理规划三生空间、健全用途管制制度,以此来为城郊融合类村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促进城郊融合类村庄的健康发展与进步,同时更好地顺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城郊融合类;村庄空间;规划发展策略

城郊融合类村庄是城市近郊区及县城城关镇周边、处于城市开发边界之外的村庄或城镇开发边界以内确需保留的村庄。目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入过程中,城郊融合类村庄备受关注,由于其可以将城市与乡村紧密连接在一起,所以加强其空间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这类村庄与城市发展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辐射的影响范围较大,而且乡村的文化特色深厚,所以在空间发展上,应做到统筹兼顾,紧密结合城乡融合、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而给予城郊融合类村庄空间发展有力的扶持,同时更好地顺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潮流。

一、城郊融合类村庄的特点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城郊融合类村庄在诸多村庄类型中具有特殊性的特点,其特点不仅对其空间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且也深刻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体来说:

首先,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虽然城郊融合类村庄离市县中心城区具有一定距离,但在城市开发边界周边,具备成为城市后花园的优势,也具有向城市转型的条件,在地理位置特殊性的影响下,承接城市功能外溢的潜能显著。同时,可以极大便捷地共享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等。其次,功能的多元性。在功能方面,城郊融合类村庄的多元性特点显著。一方面,凭借着外溢的功能属性,如住宅、旅游等,可以使村庄的发展机会变得更多,并促进人才的就业【1】。另一方面,保留乡村的原始风貌和传统特色资源,有助于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在功能上,城郊融合类村庄在具有城市现代化属性的同时,乡村的传统特色也比较浓厚。最后,发展的互动性。一方面,因为城市发展的辐射范围较广,再加上较强的影响力,可以对城市的发展成果予以共享,并充分彰显出资源的内在优势;另一方面,城郊融合类村庄的发展,对于周边乡村具有较强的辅助性作用,为城乡互动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城乡的融合发展与进步。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城郊融合类村庄空间发展策略

(一)注重城乡融合发展

首先,在人口融合方面,加强城乡人口流动和融合尤为关键,防止城乡壁垒的出现,促进人口自由流动,为城乡文化的交流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进而使村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得到提升。其次,在基础设施融合方面,应提高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使城乡基础设施达到互联互通的根本目的,并共享公共服务成果,在整体上为村庄的综合承载能力提供支持,同时使生活服务变得更加便捷、高效,赢取村民较高的满意度。最后,在产业融合方面,应对产业布局进行合理优化与调整,引导城市产业转移到村庄,促进农村产业的优化与升级,并走向多元化发展之路,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给村庄,推动经济收入的持续增长,同时满足城乡经济的互补性需求,做到互利共赢。

(二)弘扬乡村文化特色

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努力进行传承,做好乡村文化资源的整理工作,加强乡村文化档案的构建,而且应对乡村文化设施建设进行不断完善,如加强乡村图书馆、文化中心等建设,以便于村民的文化学习和交流。同时,应定期开展文化活动,遵循丰富性原则,将民俗表演、文化讲座等落实到位,满足村民对精神生活的向往和需求,并发挥出对游客游玩的吸引力,获得良好的体验感,充分领略乡村文化的内在魅力【2】。除此之外,应注重文化产业的合理开发,与乡村文化资源紧密结合,为文化产业项目的开发提供导向,充分展现地方独有特色,实现村庄经济收益、社会效益的顺利获取,并发挥出对乡村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合理规划“三生空间”

坚持规划引领,规划赋能推动城乡空间高质量融合、兼顾刚性管控与弹性适应。深化落实“三线”划定成果,承接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约束性指标和各类空间管制分区要求。在规划的初期阶段,应将城郊融合类村庄的发展目标高度明确,将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涵盖在内。具体来说:在经济方面,应加强产业升级与优化,促进多元化发展,将村庄的经济实力提升到全新的高度【3】;在社会方面,应注重人居环境的协调,给予村民的生活质量有力的保证;在文化方面,应注重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将乡村特色发挥到极致。聚焦生态、生活、生产空间探索实用性的村庄规划,再以“一张蓝图”安排用地,推动乡村发展。

生态空间布局:在这一方面,应将生态优先原则贯彻落实下去,为生态空间的布局提供正确的导向。具体来说,应注重村庄的绿化和整治,在根本上保证村庄的生态环境质量,也要加大对乡村自然风貌的保护力度,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实现美好乡村环境的顺利构建。引入生态补偿机制,通过生态补偿机制的应用,可以充分调动村民和企业的参与热情,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度。

生活空间布局:为了保证乡村生活空间规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应从村庄的发展需求出发,积极维护村庄的原始风貌,大力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使村庄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一直延续下去。提升乡村风貌,以高水平设计推动乡村高品质建设,强化新编村庄规划的村庄设计,加强村民自建住房风貌规划管控工作。精准化配置配套设施,以人为本,为乡村社区生活圈规划落地提供平台,助力推动乡村公共服务均等化、品质化。

生产空间布局:在诸多产业空间的布局方面,如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等,应对村庄的资源禀赋进行深入分析,紧密结合其产业基础,以此来实现产业空间的合理布局。其中,在农业空间,应加强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为农业生产效率创造有利条件;在服务业空间,应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如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将村民的增收途径拓展开来。

(四)健全用途管制制度

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有序推动全域全要素管控,健全用途管制制度。整合各类专项规划,高效配置各类土地资源,以“底线管控”“规划许可”“分区管控”和“单元图则”等强化全域空间用途管制。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动乡村地区减量化发展,通过“图则化管控、项目化管理”推进国土整治的实施。丰富用地指标的动态调整机制,形成生态用地与农用地、建设用地之间的增减勾连机制,建立增减挂钩叠加空间奖励,推动国土整治的有效落实4。分层管理,因地施策,重点地区提级管理,一般地区适当放开。

三、结束语

总之,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角度,加强城郊融合类村庄的空间发展势在必行,可以保证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落地,将乡村文化特色弘扬到位,推动城郊融合类村庄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应加强城乡融合、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通过各方力量的整合,促进城郊融合类村庄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江瑞, 曹象明. 次优理论视角下“城郊融合类”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策略研究——以介休市西北里村为例[J]. 小城镇建设, 2024, 42 (05): 30-37.

[2]蔡二林, 李纪伟, 叶青青, 陈伟强, 汶家卉, 张帅, 张少凯. 基于发展潜力评价与障碍因子识别的村庄分类与发展策略研究——以河南新县为例[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3, 40 (05): 1040-1052.

[3]陈有川, 段文婷, 迟义浩, 李鹏, 刘含. 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县域村庄分类方法探讨——以山东省招远市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 2022, 29 (08): 28-37.

[4]林坚,陈雪梅.郊野单元规划:高度城市化地区国土整治和用途管制的重要抓手[J].上海城市规划,2020(02),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