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育人之校本课程资源开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4
/ 2

黄河文化育人之校本课程资源开发

张振才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第二实验小学  251900

摘要: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邃的历史内涵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在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如何将黄河文化融入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探讨黄河文化育人之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原则、策略,以期为相关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河文化;育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

引言: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教育资源1。在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如何将黄河文化融入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黄河文化育人的角度,探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原则、策略及实施路径。

一、黄河文化育人之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一)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开发黄河文化育人之校本课程资源,可以将黄河文化的精髓传承给广大学生,使其了解并热爱黄河文化,进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丰富学校课程内容

黄河文化育人之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可以丰富学校课程内容,增加课程的多样性和趣味性。通过引入黄河文化的相关内容,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黄河文化育人之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通过参与黄河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黄河文化育人之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在开发黄河文化育人之校本课程资源时,应坚持科学性原则,确保课程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同时,应注重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黄河文化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二)实践性原则

黄河文化育人之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应注重实践性原则,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实地考察等方式,使学生亲身体验黄河文化的魅力,加深对黄河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同时,实践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

(三)创新性原则

在开发黄河文化育人之校本课程资源时,应坚持创新性原则,注重课程内容的创新性和时代性。可以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生需求,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

三、黄河文化育人之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

(一)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资源

在开发黄河文化育人之校本课程资源时,首要任务是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资源。黄河文化源远流长,涵盖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元素。为了充分展现其独特魅力,我们应采取多种手段进行资源挖掘。

例如,无棣八大碗展现了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无棣八大碗不仅是一道源于黄河流域满汉全席“下八珍”的传统美食,更是黄河多民族交融历史和饮食文化繁荣的生动体现。通过深入研究其历史起源、传承技艺和文化内涵,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黄河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还能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同时,将无棣八大碗纳入校本课程资源,开展相关的教育推广和创新发展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黄河文化的魅力,还能够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种深入挖掘和传承黄河文化资源的方式,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能够推动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为黄河文化的育人功能发挥提供有力支撑。通过无棣八大碗这一具体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这种资源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中的独特作用。

(二)设计多样化的课程形式

黄河文化育人之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应注重课程形式的多样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首先,课堂教学是传授黄河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我们可以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课堂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将黄河文化的精髓呈现给学生。其次,实践活动是让学生亲身体验黄河文化魅力的重要方式。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黄河沿岸的古迹、博物馆和文化遗产地,让他们亲身感受黄河文化的厚重与博大。此外,校园文化活动也是营造黄河文化氛围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举办与黄河文化相关的主题讲座、展览、文艺演出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加深对黄河文化的了解和认同3

以“大山煎饼”为例,我们可以在课程设计中融入体验式和参与式的元素,首先,可以安排专门的课程让学生了解“大山煎饼”的历史、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通过讲述、图片展示和视频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这一传统美食的兴趣,接着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亲自观察“大山煎饼”的制作过程,感受其独特的色、香、味,并尝试亲手制作,还可以举办“大山煎饼”文化节,邀请当地的老手艺人来校展示制作技艺,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在参与中深入了解并体验黄河文化的魅力。

这样的课程设计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还加深了他们对黄河文化的理解和认同。通过多样化的课程形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将黄河文化的精髓融入校本课程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三)加强师资培训

教师是黄河文化育人之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关键力量。为了确保课程开发的质量和效果,我们需要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首先,组织教师参加黄河文化专题培训,让他们深入了解黄河文化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培训,教师可以掌握黄河文化育人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为课程开发提供有力支持。其次,邀请黄河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座或指导教学工作,与教师们进行交流和研讨。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还能够为课程开发引入新的理念和思路。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教师开展黄河文化相关的课题研究或教学实践活动,以研促教,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

结论:

黄河文化育人之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通过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可以将黄河文化的精髓传承给广大学生,丰富学校课程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施课程开发时,应注重科学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原则,设计多样化的课程形式,加强师资培训,确保课程开发的质量和效果。同时,应不断评估课程开发效果,对课程进行改进和优化,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秦川,肖丽霞.初中历史教学中黄河文化的育人价值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天津教育, 2023(12):80-82.

[2] 孟利军.农村学校音乐教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J].黄河之声, 2013(6):1.DOI:CNKI:SUN:HHZS.0.2013-06-036.

[3] 杨兆宝.黄河故道文化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探索[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