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矿山地质灾害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5
/ 2

浅谈矿山地质灾害防治

陈绪东

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大屯锡矿  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  661000

摘要:在当前新的社会与经济形势下,矿山地质灾害问题愈发凸显,其不仅直接关系到矿山生产的安全与效率,更对周边生态环境及居民生活构成严重威胁。矿山地质灾害是矿山开采过程中常见的自然灾害,对矿山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造成了严重威胁。本文首先对矿山地质灾害类型进行分析,接着探讨了防治技术,以期能够对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有效助力。

关键字:矿山地质灾害;类型;防治技术

引言:矿山地质灾害,通常指的是由自然或人为因素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恶化现象,包括冒顶片帮、深部岩爆、采空区垮塌等多种形式。这些灾害不仅类型多样,且分布广泛,其潜在的危险性不容忽视。因此,对新形势下矿山地质灾害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有效的防治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这不仅是保障矿山安全生产的需要,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1、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1.1矿井塌陷

矿井塌陷主要是由于地下开采导致的矿体空洞化。长时间、大规模的矿物提取后,若不及时采取支撑或填充措施,上覆岩层会因失去支撑而发生断裂、垮落,最终形成塌陷。此外,地下水位变化、地震等自然因素也可能诱发或加剧塌陷。矿井塌陷不仅威胁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还会对地表建筑、设施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其影响范围可能从塌陷中心扩散至周边地区,涉及土地沉降、裂缝、水体污染等多方面。

1.2矿井热害

矿井热害主要是由于地层深处的高温热源及岩石放射性衰变产生的热量引起。此外,矿井通风不畅、机电设备散热等也是导致热害的原因。表现形式为矿井内部温度升高,超出人体耐受范围,同时可能伴随有害气体释放。矿井热害不仅威胁矿工身体健康,降低工作效率,还可能导致机电设备故障频发,影响矿山正常生产。

1.3岩爆(矿震)

岩爆是岩石在应力作用下突然释放能量并发生破坏的现象。在高地应力区,开采活动导致岩体应力重新分布,当应力超过岩石的承受极限时,就可能发生岩爆。此外,岩石的物理性质、结构特征等也会影响岩爆的发生。矿震是矿山开采过程中由岩石破裂或错动引起的地震现象。其特点是震动强度大、持续时间短。矿震不仅对井下人员构成直接威胁,还可能破坏矿井设施、引发瓦斯突出等次生灾害。

2、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2.1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技术

在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中,预警预报技术的运用至关重要。目前,TSP预报系统以其高精度和高效率在矿山预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系统通过采集和分析矿山中的微震信号,能够准确判断地质结构的变化和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此外,直流电法和超前钻孔等技术方法也在矿山地质灾害预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流电法通过测量地下岩石的电阻率变化,可以推断出地下水的分布和岩石的破碎情况,为预防突水和塌陷等灾害提供重要依据。超前钻孔技术则可以在矿山开采过程中提前发现前方的地质异常情况,为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赢得宝贵时间。

2.2地质灾害控制技术

在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中,控制技术的运用同样重要。控制爆破技术通过精确计算炸药的用量和爆破的位置,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爆破对矿山地质结构的破坏,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同时,环境岩土工程学在地质灾害防治中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学科综合运用地质学、力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和治理设计,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手段。

2.3地质灾害治理技术

对于已经发生的地质灾害,治理技术的运用同样不可忽视。塌陷区治理技术主要包括填埋、注浆加固、支撑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恢复塌陷区的地质结构稳定性,防止灾害的进一步扩大。滑坡与泥石流治理技术则主要采用排水、减载、加固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降低滑坡与泥石流的发生概率和破坏程度。此外,水土流失与土地沙化治理技术也是矿山地质灾害治理中的重要方面,这些技术主要包括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矿山的生态环境,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风险。

2.4加强立法与监管

在矿山地质灾害频发的当下,加强立法与监管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我们需要制定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责任主体、防治措施和法律责任,为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与监管力度,确保各项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形成有效的震慑力。

2.5推进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是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准确、全面地公开矿山地质灾害的相关信息,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影响范围、应对措施等,有助于保障公众的知情权,消除恐慌情绪,维护社会稳定。同时,鼓励公众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通过举办讲座、培训、演练等活动,提高公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地质灾害防治的良好氛围。

结束语:在深入研究了新形势下矿山地质灾害的表现形式、类型及其防治策略后,不难发现,地质灾害作为矿山生产过程中难以完全避免的现象,其防治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过去的实践经验表明,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治不仅需要科技支撑,还需要政策法规的引导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涛. 浅谈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J]. 世界有色金属,2022(12):205-207. DOI

[2] 杨洪海. 浅谈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合理利用[J]. 科学与财富,2019(1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