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性能改善策略及工程实践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5
/ 2

建筑结构抗震性能改善策略及工程实践探讨

柳子通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50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建筑结构抗震性能改善的策略和工程实践,旨在提高建筑物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的抗震能力。首先分析了建筑结构抗震性能改善的重要性和需求,然后介绍了改善策略和工程实践的具体方法和技术。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详细研究了提升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措施和技术,以推动抗震工程的发展和实践应用。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性能;改善策略;工程实践

引言

在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建筑结构抗震性能改善的策略和工程实践,为工程师和建筑设计者提供有效的抗震设计方法和实践经验,推动抗震工程的发展和应用,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建筑结构抗震性能改善的重要性和需求

(一)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意义

1.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最重要意义之一是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其破坏力可导致建筑物倒塌、结构损坏,从而危及居民的生命和财产。通过改善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可以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提高居民在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性。抗震性能强的建筑可以有效地减轻地震引起的结构损伤,从而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提高建筑物的韧性和抵抗能力

抗震性能的提升还可以增加建筑物的韧性和抵抗能力。在地震发生时,建筑结构需要能够适应地震引起的振动和变形,而不至于崩溃。通过采用弹性、柔韧的建筑材料和设计方法,建筑可以更好地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保持整体稳定性。提高建筑物的韧性意味着在地震发生后,建筑仍能保持一定的功能性,为紧急救援提供时间窗口,减缓灾害影响,提高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抗震性能改善的需求

1.地震频发地区的特殊需求

在那些地震频发的地区,改善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尤为重要。这些地区常常经历较强地震,因此建筑物面临更大的地震威胁。为满足这一特殊需求,建筑设计和建造必须考虑到地震的影响,采用抗震设计标准和技术。强化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可以在地震发生时提供更大的安全保障,减轻地震造成的灾害。

2.建筑物老化和抗震设防标准提升的要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物会因自然风化和老化而逐渐失去原有的结构强度和抗震性能。因此,对于存在一定使用年限的建筑,进行抗震性能改善变得至关重要。同时,抗震设防标准的不断提升也要求旧有建筑要进行相应的升级和改造,以符合新的抗震规范要求。这种需求不仅可以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也可以提高其在地震中的生存能力,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改善不仅关乎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还能提高建筑物的整体韧性和抵抗能力,特别是在地震频发地区和面临老化的建筑中,这一需求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二、建筑结构抗震性能改善策略及工程实践方法

(一)结构加固与提升设计

1.加固工程的概念和实施原则

结构加固是指对已有建筑结构进行改造,以提高其抗震性能和整体稳定性的工程过程。在实施结构加固工程时,需要遵循一系列概念和原则,以确保工程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首先,加固工程的概念涉及对现有结构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结构的材料性能、受力状态、缺陷和损伤情况等方面。基于这些评估结果,确定加固的必要性和优先级,以制定合理的加固方案。其次,实施加固工程时需要考虑结构的整体性和协调性。这包括避免对建筑原有功能和外观造成过大影响,同时确保加固部件与原结构协调一致。加固设计应当充分考虑结构的各个部分,确保整体性能的提升。

加固工程的实施原则主要包括:第一,材料选择与兼容性:选用与原有结构材料相兼容的新材料,确保其具有相近的力学性能,以防止材料之间的不匹配导致的问题。第二,结构连接与传力:加固部件的连接方式应考虑与原结构的良好传力,以确保力能够有效传递到加固部位,提高整体的抗震性。第三,施工技术与工艺: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确保加固工程的质量和效果。这可能涉及使用新型材料、先进的构件连接技术,以及专业的工程施工管理。

2.结构提升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结构提升设计旨在通过优化结构的布局、材料使用和构件设计,从而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包括抗震性能。首先,采用结构提升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的整体结构布局。通过合理的结构布局,如增加支撑节点、提高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可以有效地提升建筑的抗震性。这可能涉及到对建筑的原有平面和立面进行重新设计,以满足更严格的抗震要求。其次,优化材料的使用是结构提升设计的关键。采用高性能、高强度的建筑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和高强度钢材,可以显著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此外,考虑使用新型的结构材料和技术,如纤维增强材料等,以进一步增强结构的耐震性。在设计中,采用一些先进的数值模拟和分析技术也是结构提升的重要手段。通过有限元分析、模态分析等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并针对性地进行设计优化。

(二)抗震设计与建材选择

1.抗震设计的原则和指导标准

抗震设计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原则和指导标准在确保建筑结构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安全稳定的基础上,促使建筑行业不断提升抗震水平。首先,抗震设计要符合国家和地区的建筑法规与抗震规范,确保建筑结构的设计符合当地地震危险性。此外,抗震设计还需考虑建筑的用途、高度、结构形式等因素,制定相应的设计参数,以提高抗震性能。

在实际操作中,抗震设计的原则包括增强结构的整体性、提高结构的变形能力、降低结构的刚度差异等。增强整体性可以通过采用框架结构、剪力墙等形式,使建筑在地震作用下能够协同工作,而非出现局部破坏。提高结构的变形能力则意味着结构在地震中能够有一定的位移和变形,通过设置可变形构件和缓冲设施来实现。此外,降低结构的刚度差异有助于减小结构受力不均匀引起的破坏,可以通过合理设计结构的刚性布局和设置柔性节点来实现。

2.建材选择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建材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在抗震设计中,常用的建材包括混凝土、钢材、木材等。混凝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供压力性能,而钢材则具有较好的拉伸和弯曲性能。因此,常见的抗震设计中采用混凝土与钢材的组合,形成抗震骨架结构,以充分发挥两种材料的优势。

在建材选择过程中,需要考虑建筑的用途、结构形式、地震危险性等因素。同时,质量控制是确保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环节。严格按照国家和地区的建筑材料标准进行选择,保证建材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建材的存储、搬运、安装等环节也需要进行严格控制,以防止建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影响抗震性能。

三、结论

建筑结构抗震性能改善是确保建筑物安全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分析重要性和需求,研究了改善策略和工程实践的方法和技术,并通过实践案例和技术措施的讨论,提供了有效的设计方法和实施经验。希望本文能为工程师和建筑设计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促进抗震工程的发展和实践应用,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武均艳.装配式建筑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J].北方建筑,2024,9(01):19-22.

[2]李超,吴东豫.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优化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4,(03):117-119.

[3]张华敏.冶金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性能优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03):190-192.

[4]吴丽娟.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因素及改善策略[J].江西建材,2015,(09):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