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签约对农村老年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5
/ 3

家庭医生签约对农村老年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研究

盛晓

宜兴市新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无锡 214200

摘要:目的:家庭医生签约对农村老年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研究。方法:研究标本:本次研究以农村老年人(n=100)为主题研究对象,研究时间:2022年1月为研究起始时间,2023年12月该研究终止。将100例研究对象依据双盲法分为两组,每组样本各50例,命名组名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医生服务,研究组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两组实践效果、遵医行为、后续生活质量、实践满意度进行逐一对比。结果:(1)实践效果:研究组在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后实践有效率为93.75%,相较实施常规医生服务的对照组明显偏高,差异突出(P<0.05)。(2)遵医行为: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研究组自我监测、自主服药、饮食控制、自主运动的评分明显低于采用常规常规医生服务的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3)后续生活质量:研究组50例农村老年人后续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50例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具有较大差异(P<0.05)。(4)实践满意度:研究组情志体验、实际操作、服务态度的评分更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家庭医生签约对农村老年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较为显著,该措施应用后受益群体的遵医行为明显规范,同时提高了体验满意度,确保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有效性,应进一步将家庭医生签约的推进做全面覆盖,使得签约服务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共同发展。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影响研究

随着社会文明与医学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成为了国际社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曾有官方数据明确指出,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在2015年大约有一万四千多人,占比为10.5%,远超过了人口老龄化标准的7%[1-2]。有多项研究表明,老年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身体健康状态会伴随年龄的增长出现下降,为了进一步应对老龄化问题带给医疗体系的挑战,我国在2009年启动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明确将老年人的健康管理纳入了其中,该措施的应用充分体现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对于改善老年人健康具有重大意义。鉴于上述言论,本次研究提出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进一步探究家庭医生签约对农村老年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研究,特开展此研究,报告见下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研究时间段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阶段内,予以农村老年人共计100例展开此研究。依据诊疗序号的单双性将100例农村老年人分为2组,即研究组(n=50)、对照组(n=50)。研究组(n=50)中男性老年人共计抽取23例,女性老年人共计抽取22例;年龄取62-81岁范围,计算所得中位值(71.50±9.79)岁。对照组(n=50)中男性老年人共计抽取24例,女性老年人共计抽取21例;年龄取63-82岁范围,计算所得中位值(72.50±9.86)岁。汇总2组基准资料,存在均衡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医生服务措施。于农村老年人群体中开展相关知识宣传活动,提高老年人基础认知程度;后续定期寻访老年人,了解其基本情况。

研究组予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具体列举为:(1)前期评估:首先,对农村老年人进行基本情况评估,并分析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公共卫生因素,随后,为其建立相对应的电子档案信息。根据评估结果、个人基本情况、家庭环境及其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等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方案。其次,与农村老年人签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向其讲解该服务的主要作用,以往使用案例及其优势等,待农村老年人及其家属充分了解并完全同意后,根据协议内容为其提供一对一服务。(2)制度建设:为了有效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需将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进行融合考虑,随后对服务模式的各关键环节进行相应的制度规定,如医疗安全重点环节管理制度、回访制度及公共卫生管理质量评价制度、整体绩效评估制度等。(3)健康指导:家庭医生在进行健康指导时,需根据老年人生活习惯、文化程度向其详细阐述基础病的发生机制、危害性、注意事项、主要治疗方式及其用药不良反应等,指导过程中采用健康手册、图文及其短视频方式。对于饮食方面,根据老年人喜好为其制定饮食计划,确保每日膳食均衡,同时指导老年人日常饮食遵循低盐、低脂原则,可多进食新鲜蔬菜及瓜果,日常多饮水。此外,给予老年人运动指导,有氧运动主要以慢跑、健身操及太极拳等为主,每日运动时间不可超过一小时,具体以个人耐受为宜。(4)随访管理:可通过电话或上门等方式开展随访,电话随访每周进行一次,上门随访每两周进行一次,通过随访评估老年人基本公共卫生及健康状况,并了解日常生活及服用药物情况,若发现患者存在行为偏差,及时给予引导和纠正。除此之外,可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知识按时推送,以便他们更好的掌握相关信息。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从实践效果、遵医行为、后续生活质量、实践满意度四个方面分析。(1)实践效果:以糖尿病、高血压筛查情况、老年人保健次数及免疫接种数量明显增高表示为显效;以糖尿病、高血压筛查情况、老年人保健次数及免疫接种数量有轻微升高表示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指标视为无效。(2)遵医行为:评价维度包括自我监测、自主服药、饮食控制、自主运动。(3)后续生活质量:评价标准依据生活质量量表内容,评价维度以心理素质、健康认知、自控能力为主,得出分值与生活质量呈正比关系。(4)实践满意度:采用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情志体验、实际操作、服务态度三项,每项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提示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借助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用t检验计量资料、平方差[()]表示;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百分数(%)表示,当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时,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两组实践效果的对比

两组实践有效率的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相较对照组分值更高,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实践有效率统计(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护理有效率

研究组

50

29(58.00%)

19(38.00%)

2(4.00%)

96.00%

对照组

50

23(46.00%)

16(32.00%)

11(22.00%)

78.00%

2

--

--

--

--

7.161

P

--

--

--

--

0.007

2.2两组遵医行为对比

分析表2数据可知:两组遵医行为对比差异突出,P<0.05。对照组分值均低于研究组。

表2统计两组遵医行为(n,%)

组别

自我监测

自主服药

饮食控制

自主运动

研究组(n=50)

48(96.00%)

46(92.00%)

42(84.00%)

40(80.00%)

对照组(n=50)

37(74.00%)

38(76.00%)

33(66.00%)

30(60.00%)

t

9.490

4.761

4.320

4.761

P

0.002

0.029

0.037

0.029

2.3两组后续生活质量的对比

由表3数据可知:两组后续生活质量对比差异突出,P<0.05。对照组各项分值低于研究组。

表3两组后续生活质量数据分布(

组别

心理素质

健康认知

自控能力

研究组(n=50)

72.35±7.52

77.25±6.39

71.51±6.38

对照组(n=50)

65.27±5.38

69.32±4.37

63.27±4.25

t

5.414

7.243

7.601

P

0.000

0.000

0.000

2.4两组实践满意度的比较

两组实践满意度评分具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情志体验、实际操作、服务态度各项评分更优于对照组,具体数据见表4。

表4两组实践满意度数据统计(

组别

情志体验(分)

实际操作(分)

服务态度(分)

研究组(n=50)

93.56±4.25

92.78±2.91

95.62±2.73

对照组(n=50)

89.21±2.67

86.35±3.27

87.29±1.38

t

6.128

10.386

19.255

P

0.000

0.000

0.000

3讨论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起步较晚,且各地的社区服务水平各不相同。多数城市存在移民现象,市民之间缺乏相互信任度,且对医生上门服务接受度较低,同时多数社区门诊量大,医生工作内容繁多,没有充足时间进行上门服务及随访,因此,无法为后续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奠定良好基础[3-4]。调查发现,流动老年人的健康意识相对较弱,尤其是农村老年人尚未建立起预防、保健、康复等健康理念,普遍存在错误的公共卫生思想,且访谈发现,他们一致认为建立健康档案与健康体检对提升健康水平并无实际意义,该现象直接导致农村老年人无法享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维护公民健康的有力保障,而主动利用该项服务可以高效发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效率[5]。本文中,研究组实践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对比具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对比具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后续生活质量评分相较对照组均较高,统计学对比具明显差异,P<0.05;同时研究组实践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统计学对比具明显差异,P<0.05。该研究与他人的研究结果具有高度相似性,说明本次研究结果成立。上述研究结论提示应积极采取措施更好的完善家庭医生签约制度,进一步促进老年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以此改善老年人的健康水平。首先,针对不同人群差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认真分析不同健康人群的服务需求,重点考虑当地慢性病人群,后通过整合照料进行老年人长期护理制度探索[6-7]。其次,应多样化、多渠道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行宣传,也可通过电视、广播、短视频、微信等方式广泛宣传,全方位传播家庭医生签约促进健康的理念。

总结上述,家庭医生签约对农村老年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较为显著,该措施应用后受益群体的遵医行为明显规范,同时提高了体验满意度,确保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有效性,应进一步将家庭医生签约的推进做全面覆盖,使得签约服务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智敏,冯磊.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的内容分析及优化路径探索[J]. 中国全科医学,2023,26(4):453-459.  

[2]程春梅,陶洲,许忠琴,等. 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与需求研究[J]. 卫生软科学,2023,37(11):54-57.

[3]贾梦,管雪帆,孟禹呈,等. 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筹资与支付现状调查研究[J]. 中国卫生经济,2023,42(9):66-69.

[4]詹祥,周颖,许兴龙,等. 居民社会资本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研究[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3,40(1):34-37,57.

[5]杨国英,徐春平,许敏锐,等. 个性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老年人健康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3,37(1):78-80.

[6]周其如,李举双,郝春,等. 预约诊疗服务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结果质量的影响[J]. 中国全科医学,2023,26(10):1198-1204.

[7]刘春光,徐兴美,代震,等. 家庭医生签约对农村老年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研究[J]. 中国卫生统计,2023,40(5):703-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