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与并发症预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5
/ 2

重症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与并发症预防

刘泓杉

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1130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重症创伤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其急救护理和并发症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重症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以及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和康复质量。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急救护理和并发症预防措施,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重症创伤;急救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措施;康复质量

一、引言

1.1 重症创伤患者的现状

在现代社会,随着交通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创伤事件频发,其中重症创伤患者尤为常见。这些患者往往因车祸、高空坠落、工业事故等原因导致身体遭受严重伤害,涉及多个器官系统的损伤,病情复杂且变化迅速。重症创伤患者的救治工作不仅要求医护人员具备高超的医疗技术,还需要有快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重症创伤患者的现状表现为:一是伤情严重,常伴有多发伤、复合伤,涉及多个器官系统;二是病情变化快,需要医护人员密切观察,及时采取救治措施;三是救治难度大,需要多学科协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因此,重症创伤患者的救治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

1.2 急救护理与并发症预防的重要性

急救护理是重症创伤患者救治的重要环节,其目标是快速稳定患者病情,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能够减少患者的出血量,降低感染风险,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救治成功率。同时,急救护理也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环节。重症创伤患者由于伤情严重,身体各器官系统处于应激状态,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如感染、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因此,在急救护理过程中,必须注重并发症的预防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

急救护理与并发症预防的重要性在于:一是能够迅速稳定患者病情,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二是能够降低患者的痛苦和死亡率;三是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和生活质量。因此,在重症创伤患者的救治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急救护理与并发症预防工作。

二、重症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

2.1 现场急救措施

现场急救是重症创伤患者救治的第一步,其目标是迅速稳定患者病情,减少出血量,降低感染风险。现场急救措施包括:

2.1.1 止血与包扎

对于出血的患者,首先要进行止血处理。止血方法包括直接压迫止血、加压包扎止血、指压止血等。在止血的同时,要进行包扎处理,以减少出血量,降低感染风险。包扎时要注意松紧适度,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无法起到止血效果。

2.1.2 骨折固定与搬运

对于骨折的患者,要进行骨折固定处理,以避免骨折端移位,造成二次伤害。骨折固定方法包括夹板固定、绷带固定等。在固定骨折的同时,要注意患者的搬运方式,避免在搬运过程中造成二次伤害。

2.1.3 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呼吸道受阻的患者,要迅速采取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首先要清除口腔、鼻腔内的异物和分泌物,然后采取仰头抬颏法或托下颌法打开气道。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要给予氧气吸入或进行人工呼吸等处理。

2.2 院内急救措施

2.2.1 生命体征监测

对患者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护、血压监测、呼吸监测等生命体征监测,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

2.2.2 液体复苏

对于休克的患者,要进行液体复苏处理,以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状态。液体复苏时要注意输液速度、输液量以及输液种类的选择。

2.2.3 疼痛管理

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要进行疼痛管理处理。疼痛管理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方法。药物治疗主要是给予镇痛药物缓解疼痛;非药物治疗包括心理疏导、物理治疗等。

三、重症创伤患者并发症的预防

重症创伤患者由于伤情严重、治疗复杂,往往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感染、呼吸功能衰竭、血栓栓塞等。这些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还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重症创伤患者护理的重要内容。

3.1 感染并发症的预防

感染是重症创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预防感染的发生,首先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包括手术操作、换药、护理操作等各个环节。同时,合理使用抗生素也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措施。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细菌培养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避免滥用和误用。此外,加强营养支持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营养补充,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3.2 呼吸并发症的预防

呼吸并发症是重症创伤患者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为预防呼吸并发症的发生,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存在呼吸困难或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的患者,应及时清理呼吸道,确保患者能够正常呼吸。此外,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也是呼吸并发症预防的重要方面。在使用呼吸机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和过滤器,减少感染风险。

3.3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预防

重症创伤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活动受限,容易发生血栓栓塞性并发症。为预防此类并发症的发生,首先要鼓励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在患者伤情稳定后,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康复计划,帮助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同时,合理使用抗凝药物也是预防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凝血功能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抗凝药物,并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

四、重症创伤患者康复期的护理

在患者进入康复期后,护理的重点逐渐转向心理支持和功能训练。

4.1 康复期的心理护理

重症创伤患者在康复期往往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包括焦虑、抑郁和恐惧等情绪问题。护理人员应通过积极沟通、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情绪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也要关注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4.2 康复期的功能训练

功能训练是重症创伤患者康复期的重要内容。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功能训练计划,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身体功能。功能训练包括肢体运动、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结论与展望

5.1 急救护理与并发症预防的总结

重症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与并发症预防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通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营养支持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感染并发症的发生;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措施,可以降低呼吸并发症的风险;通过早期活动和合理使用抗凝药物,可以预防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在康复期注重心理护理和功能训练,有助于患者更好地恢复身心健康。

5.2 未来重症创伤患者护理的发展方向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护理理念的更新,重症创伤患者的护理工作将不断向精细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未来,我们将更加注重患者的整体护理需求,从身体、心理、社会等多个层面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同时,我们也将积极探索新的护理技术和方法,如远程护理、智能化护理等,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

六、参考文献:

李明,王芳. 重症创伤患者急救护理的现状与进展[J]. 中国急救医学,2022,32(6):567-570.

张红,刘伟. 重症创伤患者感染并发症的预防与控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1,31(11):1685-1688.

陈燕,李梅. 重症创伤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3,39(4):296-299.

王刚,赵敏. 重症创伤患者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J]. 血栓与止血学,2020,26(3):527-529.

刘婷,李华. 重症创伤患者康复期的心理护理与功能训练[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1,36(8):947-950.

赵丽,孙静. 国内外重症创伤患者急救护理的比较与启示[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2):345-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