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播出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6
/ 2

广播电视播出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

谭明

新疆广播电视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830019

摘要:在社会的迅猛发展形式下广播电视领域也迎来新的事时期,为了提升工作质量与广播安全性等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这个网络化、此带来的广电网络系统的网络威胁也在增加。从习近平的讲话中得知,国家对安全的重视程度是十分高的。因此,广电对网络安全保护的意识需要加强,安全等级保护建设也迫在眉睫。

关键词: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信息安全

引言

在我国,广播电视担负着把党和国家的声音优质安全传入千家万户、维护国家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任务。因此,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是广播电视的生命线,是广播电视行业极端重要的工作。广播电视播出安全与广播电视业务活动相生相伴,有广播电视就有播出安全,有广播电视业务就有播出安全风险,安全播出发展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广播电视的影响在不断演进。

1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意义

广播电视实现安全播出目标,才能让受众有效接收广播电视播出内容,完成信息的传播。在此基础上,广播电视单位可以获得受众对于播出内容的反馈,进而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质量做有效提升。广播电视作为一种渠道,将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以及各种社会信息提供给受众。安全播出在其中承担重要责任,保障党和国家的声音可以有效传递给受众,进而引导社会各个领域的稳定发展。广播电视拥有较大规模的受众群体,信息传播速度快,是我国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能够引导社会舆论。如果广播电视无法实现安全播出目标,可能导致社会舆论失控,不利于社会稳定运行。

2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安全播出技术发展不均衡

由于各级广电部门分块化管理,各个省级广电发展状况极不均衡,自然导致资金能力、技术能力的不均衡,各级广电部门、各个地区广电部门之间采用的技术并无统一标准和规划,都在依据各自的不同情况独自谋求道路,安全播出技术的应用因各地区设备水平、资金支持能力、技术支持能力的不同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2.2广电行业大数据应用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不容忽视

广电行业大数据应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数据安全性、数据质量、数据共享等问题。其中,数据安全性是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广电行业必须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避免数据泄露和滥用;在数据质量方面,广电行业必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因数据质量问题而影响业务决策和用户服务;在数据共享方面,广电行业必须加强数据共享和开放,促进数据流通和共享,实现更好的业务决策和服务。

3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有效策略

3.1客户端软件设计

客户端软件的设计其软件编写主要以微软系统为主,并以VisualBasic为软件的编程语言。其功能的设计主要实现了对广播电视综合监测仪测试卡进行了音频、视频以及场强等多个方面的功能测试。并对停播值以及回传测试通过显示器进行显示。同时,客户端软件还具备电台管理、场强下限、播音时间、场强停测时间以及定时测试时间等多个方面的参数配置。让用户可以利用客户端实现对上述参数的修改、删除等操作,从而为广播电视播出安全监测管理工作的实时提供便利。

3.2安全播出指挥调度控制技术

在大数据时代下,广播电视行业需要采取有效的安全播出指挥调度控制技术来保障广播电视播出的安全。指挥调度系统是广播电视行业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的核心系统,能够对全国范围内的广播电视节目进行调度,协调各地广播电视局的播出安排和资源分配。预案管理系统则是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危机和突发事件制定的应急预案进行管理和调度,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应急响应系统则是为了响应突发事件和危机而建立的应急响应机制,能够快速响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广播电视系统的正常运行。在安全播出指挥调度控制系统中,指挥调度系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指挥调度系统需要具备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能够保障广播电视节目的正常播出。同时,指挥调度系统还需要具备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快速的调度和升级。此外,应急响应系统需要具备高速响应能力和高效应对能力,能够快速响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广播电视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应急响应系统还需要具备智能化和自动化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和定位问题,并自动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3.3加强安全技术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工作技能

为了保障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广播电视台需要加强相应人员的培训。尤其是在融媒体时代,要对安全播出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技术应用能力。要让工作人员熟悉相应的制度和流程,对应急预案进行反复演练,可以每一个季度实施一次应急预案演习,通过这样的办法,能够有效提高工作人员应对播出事故的能力,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3.4实现互联互通,构建分级监管格局

各级广播电视管理部门应当基于监测监管平台,不断拓宽监测数据收集广度、强化数据收集深度,实现监测数据的有效整合,并据此构建起监测数据库、监测信息发布平台,根据中央部委的相关要求及技术标准,建立起统一化的数据接口、联通方式,实现监测数据的有效互通与共享,从而建立一个覆盖全国的监测数据共享管理系统。终极目标是构建起一套针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省、市、县分级监督管理模式,融合节目内容监测、网络内容发布、新媒体领域监督管理、技术支持、信号安全等多元化的功能与职能,从而实现资源的深度整合、标准的高度统一、数据的有效共享。

3.5完善电脑网络安全有关制度

为了确保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可以从法律角度入手,确保广大群众的利益。对于有关政府机构来说,应当认识到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重要性,完善电脑网络安全有关制度,用法律的手段来制约不法分子的行为,一旦发现扰乱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行为,就应严厉打击,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环境,确保广播电视播出有据可依。

3.6加强机房设备运维管理

为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电视台在管理过程中,提升相应IP网络机房、设备的运维管理工作质量。第一,对IP网络机房、设备运维工作根据重要程度进行梳理和总结,形成IP网络机房设备运维工作总体目标;建立包括运行维护工具、备件库、知识库、资产库等相关保障资源,定义运行维护体系各要素关键指标,运行维护过程可测量、可追踪、可评估。第二,制定IP网络机房、设备年度运维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运维过程强调人工与智能化运维工具的有机结合,并逐步利用IT智能化运维工具替代重复性、基于经验的人工运维;形成运行维护实施结果交付物,包括故障报告、运维事件分析报告、运维总结报告等。第三,建立IP网络机房、设备运维管理质量检查机制,评估机房、设备运维过程是否按照年度计划执行,各执行内容是否与关键指标符合。第四,通过检查机制发现IP网络机房、设备运维工作的问题,进行运维工作改进。改进内容包括运维目标改进、流程改进以及对发现的问题和不符合项如何处理的改进等。

结语

网络安全防护的手段和部署方案还有很多,然而互联网病毒也在不断演化,网络入侵和攻击方式也层出不穷,需要创新开发各种杀毒软件、安全设备,调整优化网络安全部署,不断提升系统安全防御能力。网络安全防护任重道远,如何保障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向全国人民传递党和国家的声音,需要我们一代代广电人牢记使命、开拓创新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古兰拜尔·阿巴白克.分析广播电视同步播出智能监管系统设计[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1):148-149.

[2]杨淑娟.关于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的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2013(13):57,59.

[3]苟斌斌.大数据形势下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24):189.

[4]赵海鹏,康俊恺,杨泰.广播电视安全播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J].有线电视技术,2017(4):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