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数学练习的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6
/ 2

双减政策下数学练习的设计研究

张堡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潘口乡中心学校         442200

摘要: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教材教授学生关于数的认识、四则运算、图形和长度的计算公式、单位转换等一系列知识,为初中和日常生活的计算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如何优化小学数学练习设计,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同时保证学习效果,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议题。本文针对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展开研究,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有效的实践指导。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练习

双减政策旨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练习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传统的练习设计往往存在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形式单一等问题,导致学生负担过重,效果不佳。因此,在双减政策下,优化小学数学练习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一、精简练习数量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控制练习数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练习的数量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然而,过量的练习不仅会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还可能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倦情绪,进而影响其学习动力和兴趣。因此,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控制练习数量。首先,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了解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确保练习能够覆盖到所有重要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年龄、认知水平、学习进度等,合理调整练习的难度和数量。其次,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应注重练习的多样性和趣味性。通过引入不同题型、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将游戏、竞赛等元素融入练习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练习任务。最后,教师在布置练习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时间安排和学习能力。避免一次性布置过多的练习任务,导致学生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或产生应付心理。教师可以采用分批次布置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在不同阶段完成不同难度的练习任务,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自信心。

二、优化练习质量

教师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练习,避免重复机械性的练习,同时注重题目的难易程度和层次性在双减政策下,优化练习质量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师在选择练习题时,应注重题目的代表性和针对性,避免重复机械性的练习,同时注重题目的难易程度和层次性。教师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练习。这些题目应能够涵盖到本节课的所有重要知识点和技能要求,能够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这些题目还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示范性,能够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思路。过多的重复练习不仅会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还可能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教师应选择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目进行练习,避免让学生陷入无休止的重复练习中。并且,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难度和层次的练习题。通过逐步提高题目的难度和层次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挑战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融入生活元素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将生活元素融入练习设计是一项重要而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这种设计策略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还能在实践中学习、应用中巩固知识,从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扇形统计图》一课为例,我们可以深入探讨如何有效地将生活元素融入练习设计中。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来引入扇形统计图的概念。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一个关于学生日常饮食的扇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并理解不同食物类别在饮食中所占的比例。这样的引入方式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使他们意识到扇形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比例方面的作用。接下来,在练习设计环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一系列与扇形统计图相关的练习题。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调查自己家庭的日常开支情况,并将各类支出(如食品、住房、教育、娱乐等)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来。这样的练习题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加深对扇形统计图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练习题,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给出一个关于城市人口分布的扇形统计图,并要求学生根据图中的数据提出一些问题或假设。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数据、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等过程,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当学生遇到困惑或难题时,教师可以鼓励他们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寻找解决方案。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通过表扬、鼓励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四、开展评价反馈

评价反馈是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课堂积极性,促进思维生长的重要手段,特别是练习课中有一些习题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比如对知识的理解、思维的运用、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等。课上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反馈不及时,那么很容易造成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因此,课堂上教师除了要关注知识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之外,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状态,利用高效的评价方式,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持续思考,保持持久动力。首先,数学练习课上教师要让鼓励性的评价语成为反馈评价的基调。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评价标准,采用个别化评价方式,使所有学生都能在教师的评价与反馈中有所收获。其次,学生之间实行互评。同桌之间和小组之间进行评价具有如下作用:及时批阅;人人参与;彼此学习,取长补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多看别人的优点,让更多的学生在同伴的帮助和欣赏下不断进步。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双减”背景下,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每堂课的练习,在练习题的内容和形式上下功夫,注意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出发,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组织丰富、有趣的练习活动。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在练习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参考文献:

[1]张爱军.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J].才智.2015,(29).7-7.

[2]王利敏,朱忠华.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和使用[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