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湖南木偶戏的数字化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6
/ 4

浅论湖南木偶戏的数字化发展

王靓   黄慧瑶   吴若茹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摘要:湖南木偶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发源于汉代,随着唐宋时期的市民音乐的兴起,湖南木偶戏在众多文化中大放异彩。湖南木偶戏在艺术形式上有着其独特的制作方法、舞台表现方式。在传统戏剧遭遇困难的当下,以科技赋能的方式对其进行造型艺术与传播方式的创新,为其传承瓶颈带来发展新活力。在提倡保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数字化的今天,湖南木偶戏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应成为文化传承视野中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文化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化

一、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强调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008年6月7日,“湖南木偶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木偶戏的保护与传承在当地乃至全国发展中成为必然。湖南木偶地方特色鲜明,具有艺术学、民俗学等方面的价值,是文化艺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艺术、文化、历史价值都值得我们去关注。但在发展过程中,湖南木偶戏同样陷入现实的窘境。本文将基于湖南木偶戏原有的历史背景及湖南木偶戏独有的造型艺术特色与表演艺术特色,结合”数字化“新业态,以科技赋能的方式为其发展注入新动力。

二、湖南木偶戏的源流与发展现状

《旧唐书 音乐志》云《窟碌子》亦云《魁碌子》作偶人以戏。善歌舞本丧家乐也汉末始用之于嘉会。齐后主高纬尤所好。高丽国亦有之[1]据此可以推断,木偶戏最初起源于汉代,并在各地广为流传。

木偶戏在民间流传的同时又吸收当地方言和民间小调等民间特色艺术特征以及流行的戏曲腔调,孕育出许多各俱特色的木偶戏流派,湖南木偶戏作为民间木偶戏中的重要一支,于汉代时期在民族艺术文化中崭露头角。

湖南木偶戏,最早被记录于史籍旧唐书崔慎由传,书中记载:唐咸通六年(865),桂州戍边官兵起事,经湖南“每将过郡县,先令倡卒弄傀儡,以观人情[2]据此可推断湖南木偶戏在唐代已达到兴盛时期,频繁出现在当时人们生活中。宋代,民间的杂技十分活跃,各色杂技艺人表演的现象在这个大环境下愈发繁荣,各种歌唱、杂技本领成为艺人谋生手段。随着各种技艺的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了“宋杂剧”,遍地开花的戏剧作品与稳定的社会局面为湖南木偶戏提供了天然的温箱,湖南木偶戏在宋代时期达到顶盛状态,其中多用于传统戏曲的的杖头木偶戏、表情灵动的提线木偶戏与富有神话色彩的布袋木偶戏最为普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娱乐产业更新迭代,大众化审美被当代新颖传媒艺术不断冲击,与精彩纷繁的新兴娱乐产业相比,湖南木偶戏的发展变得举步维艰,若如依旧停滞不前,则随时都有消亡的风险。

尽管湖南木偶戏有着其独到的艺术特色,但在其制作方法、表演方式与传播手段上已呈现落后状态,要想恢复昔日的风姿,木偶传承人需在保留木偶戏独特的特征基础上,将木偶戏进行时代性的更新。

三、湖南木偶戏的艺术特色

湖南木偶戏独特的造型艺术

木偶戏的种类繁多,各品类的木偶在造型设计上更是大相径庭,传统木偶大致分为三分雕七分画、雕绘结合、可塑性与随意性这三个阶段,意指第一步先雕头画脸,制造出木偶主要造型轮廓;第二步主要使用绘画来制造人物脸谱、神态;第三步可塑性与随意性则指对木偶进行夸张化,摆脱传统戏剧化,追求时代艺术化。湖南木偶从传统木偶制作出发,继承了三个主要步骤,但由于湖南木偶造型轻便灵巧,又富有湖湘气息,于是在与造型纹样的设计和造型材质的选取上进行了独特的制作改良。

在造型花纹上,湖南木偶多采用传统戏曲纹样,如以“龙纹”图样代表帝王与权力,以“梅兰竹菊”纹样代表君子,纹样通常象征人物身份、情感、人格品质;湖南木偶色彩运用丰富,如黑色表达心思深沉的人物,红色代表嫉恶如仇、脾气火爆的性格,白色寓意刚正不阿的品格等,色彩通常体现出角色的性格、身份地位。湖南木偶戏在继承了传统纹样与色彩特征基础上,也赋予了木偶独特的湘乡气息。湖南人性格火辣、热情、好客、精明,因此湖南木偶在造型上表现出一种粗犷豪放、不拘小节的美。

在制作材料上,传统木偶的制作材料多为梨木,梨木材质牢固坚硬。湖南木偶以灵巧轻便为特色,以梧桐木为原料,梧桐木软且轻,在轻便的同时又具有了易碎的缺点,因此湖南木偶在初刻时期要进行加工处理:将桐油作为粘剂,再涂上打磨后的桐油灰,这样不仅达到了湖南木偶追求的轻便,又不失牢固性。

湖南木偶戏在木偶制作上的纹样与本体制作上执行了“严筛选,重质量”要求,确保了木偶戏表演时的完整性,但同时也导致了木偶制作时耗材的浪费,而这种“非循环利用”的模式也对自然保护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

湖南木偶戏独特的表演艺术

湖南木偶戏是借木偶之身融戏曲之魂,在表演艺术上既体现了质朴淳厚的现实主义,又具有意味宏远、充满神话与幻想色彩的浪漫主义。如传统剧目《大禹治水》,磅礴浩荡的音乐张扬着上古洪水神话的雄浑气势,身着古服的木偶带领观众穿越千年领会原始时期的古老时光,从而现实主义的创作眼光与浪漫主义的内涵主题共同构成了湖南木偶戏独特的表演艺术风格。

湖南木偶戏在表演艺术上往往指掌直接操纵偶像进行戏剧性的表演,使之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既能够体现人戏的唱、做、念、打及喜怒哀乐的感情,又能表演一些人戏难以体现的动作[3]正因为的全程表演活动都需要通过艺人直接掌控操作,故而在表演木偶戏时需要演员具有对戏剧内容的深刻体会与十分娴熟的表演技艺。而在表演技艺上,湖南杖头木偶的操作的主要两部位即头部、身体。头部则分为面部与颈部,艺人通常以颈部的前后左右旋转来表达木偶演绎角色的面部表情,从而体现该角色的丰富情感与人物个性;身体则分为四肢与躯干,艺人通常需将木偶的四肢与躯干同时操作,从而保证木偶身体的协调,在动作的转化上衔接得更加自然。

在传统戏剧中不缺乏演员,可由于湖南木偶戏对演员要求“深感受、精技艺”,湖南木偶戏戏班内演员较为缺乏,通常由一人饰多角,导致了演员精力有限从而部分演出的粗略随意。

四、湖南木偶戏的“数字化”创新

湖南木偶戏的数字化造型艺术创新

湖南杖头木偶戏在人物造型具有独特艺术色彩,但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艺术审美的更新迭代,木偶戏造型的发展受到巨大的阻力。我们要在继承前辈技艺和老手艺的基础上,实行创新,将传统造型与当代主流相结合,为湖南木偶戏的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从原本湖南木偶戏“严筛选,重质量”的木偶造型制作中得以窥见传统木偶在进行制作时将会耗费大量材料与人力,而木偶戏的其他的装饰造型布置也将会产生大量的耗材,对资源造成一定浪费,因此木偶戏造型数字化的推出是时代发展下必然的趋势。

在木偶戏的外形造型数字化中最明显可以体现在木偶戏所需的使用材料上,将木偶的本体造型与木偶戏的装饰造型布置采用数字科技的方式进行创新,这不仅节约了木偶本体与木偶戏其他道具的成本同时也将使得剧目表演更加灵动多变。如把李白的豪放不羁体现得淋漓尽致的《李白醉月》中,传统水袖改为了长绸[4],白色丝绸与数字化的渐变灯光技术的结合,使得角色起舞时身姿摇曳、璀璨夺目;《月光仙子》中,为了展现月光皎洁下翩翩起舞的仙子,不仅木偶本身需要采用薄如蝉翼的制作材料,舞台上还使用了LED灯与3D立体效果将云层、月色展现得如真如幻,打造出梦幻的“月光仙境”。

湖南木偶戏的数字化表演艺术创新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传统木偶戏的“手持直接表演”的表演艺术形式在资源上显现出了复杂性,在观赏上显现出了枯燥性,在传播上显现出了地域性。

文化数字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起着重要作用,数字虚拟技术为文化创新提供载体、数字化传媒技术为文化的展示提供平台。湖南木偶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支,急需在“数字化”的加持下创新出表演艺术新形势。

创作者应当以坚持“内容为王,技术为辅”的理念,以湖南木偶戏的文化为内容核心,以运用数字技术的表演艺术形式为输出方式,让湖南木偶在科技的加持下脱离传统表演形式的局限性,提升当代生命力,融合形成出多元文化生机勃勃的文化原野,造就具有深刻思想和精湛艺术表现的文化高峰。

1.全息投影技术

全息投影技术(front-projected holographic display)属于3D技术,一种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技术。[5]全息投影被广泛地应用于舞台表演、户外演出、展览展示等活动中。

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全息投影技术最大的特色就是虚拟性,而这个特色也造就了全息投影技术的节约性。例如,在当前最火热的“文旅”活动中,全息投影的文化博物馆以投影技术展示了多个文物,还原了历史文化;在冬奥会迎接“立春”时,五环破冰而出,“数字火炬”实现了中国几千年文化精髓与现代科技的紧密结合。在“全息投影文博”与“数字火炬”的案例中不难看出这样的虚拟呈现方式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减少了材料与搭建成本,真正做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与时间精力的节省。湖南木偶戏在木偶制作上以桐木为主要原材料,再以桐油与桐油灰为其加固,耗费大量木材;在木偶戏舞台搭建上又需要用到桌椅、屏风等实体道具,不便于搬移、替换、重复利用和无法使用大型道具,这就造成了传统湖南木偶戏在制作时的资源浪费。全息投影技术的运用恰好能以其虚拟特性节约湖南木偶戏在木偶本体制作上与木偶戏舞台搭建时的实体材料成本,以投影而成的幻影替代实体道具,这时道具不仅具有可重复利用的节约性,还突破了道具使用的局限性,在场景中“筑造一落院子”瞬间变成了可能。

作为再现物体的三维技术,全息投影也增强了艺术表演的真实性。例如,2012年春晚中的节目《雀之恋》,在这个节目中运用了大量的三维技术打造云朵、月光、森林、摇曳的草株与夜中生灵,如此静谧的一副画面与舞者紧密融合,汇成了一副真实的、毫无违和感的浪漫画卷;在上海世博会的《清明上河图》中,数台投影机将这幅传世名画进行了放大与拼接,给观众置身画中世界之感。全息投影技术的运用与文化的结合让内容不再是单一死板的传统三维,而是突破了表演空间的束缚,使观众处于更具灵气与真实感的表演之中从而感觉事件如同真实在眼前发生一样。

在湖南木偶戏的艺术特色中我们可以得知,湖南木偶戏在木偶制作耗材与对演员的严要求上需要耗费大量的物质材料与表演者精力,并且传统表演具有的空间局限性会使得剧目表演显得乏味受限,而全息投影的360度记录并再现场景的技术恰好能解决这些问题。

湖南木偶戏可利用全息投影技术打造一个“3D超写实”艺术展馆,以长廊形式呈现湖南木偶戏发展史、湖南木偶的制作工艺等有固定顺序的内容,深度挖掘湖南木偶戏的文化内涵及艺术形式,沉浸式体验湖南木偶戏文化;亦可以用全息投影技术再现湖南木偶戏的经典剧目,将剧目中的每幕场景转换、剧目情节所需设施、意象景物、光影、木偶本体等进行全息投影再现,予以观众更生动的剧目体验。

全息投影技术极高的虚拟性与真实性能将木偶戏背后丰富的情感、充盈的剧目情节与宏大精美的场景共同呈现给观众,但全息投影技术在自身技术方面仍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全息投影技术是在真实空间内利用不防水全息膜、全息扇和全息柜投影展现所录制的剧目内容,全息投影技术不防水的性质就导致了湖南木偶戏只能在室内实现全息投影的演出,湖南木偶戏的传播也会因此受限。此外,全息投影技术虽然能调整全息投影效果并且重复使用全息投影的硬件设施,但全息投影的硬件设备在最初购置时仍存在较为昂贵的现象,这就对湖南木偶戏的创新者有了更高的资金能力要求。

2.打造文化元宇宙

文化元宇宙是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创造出一个完全虚拟的环境,人们可以在其中进行多样化的虚拟文化场景体验。这个虚拟环境不仅包括了特定的场景,还涵盖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通过元宇宙,参与者能够身临其境地参观、欣赏、学习和体验非遗传承项目以及传统技艺等。当湖南木偶戏与虚拟现实技术与增强现实技术相结合,湖南木偶戏就能利用流行的元素与最新的技术给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 VR)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视听仿真系统,虚拟技术的运用打破了传统的空间与时间的“在场”限制,将所想化为虚拟场景,让参与者身临其境,实现沉浸式交互;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 AR)是把造型材质色彩强度等原本在现实世界中的实体信息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高度的仿真还原。这种技术的适用于把虚拟世界关联现实世界进行互动。与VR技术不同的是,VR侧重于“增强现实”,即虚拟世界会与现实世界更为相像。而二者相同的是该虚拟技术都会创造一个能互动、具有触觉的高度真实虚拟世界。

例如,早在2003年开始,故宫文化数字化研究所就试图探索元宇宙以运用于全视角展现紫禁城,2020年时,《紫禁城·天子的宫殿——地下寻真》系列以元宇宙的形式推出,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该系列节目中,故宫博物院以介绍故宫古建筑为主题,以“像鸟儿那样看故宫”为宣传口号,打造了全方位、新视角、高真实的虚拟剧场,而“像鸟儿那样”这个口号更是突出了虚拟现实技术能为参与者提供身临其境的沉浸体验,而达到观看者在欣赏的同时变成参与者。

湖南木偶戏可以借助元宇宙技术创造一个全新的虚拟空间,使参与者完全进入剧本的世界。参与者可选择“主要身份”进入剧目与其他角色进行共同演绎,以保证体验的趣味性与高强度的交互性、真实性;同时,考虑到部分玩家会对与木偶共同演绎剧本产生抵制心理,因此也可以选择“次要身份”进入剧目中,以剧目世界的旁观者身份进行观看,保证了观看剧本高度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例如,在木偶戏传统剧目《嫦娥奔月》中,参与者可选择主要人物“嫦娥”的身份,与其他角色完成该剧本所需演绎的故事;参与者也可以是《嫦娥奔月》该剧本世界中的次要角色“被嫦娥造福的百姓”,以“旁观者”的姿态见证剧本故事演绎的全过程,同时由于该“次要身份”不会影响剧本故事主要发展流向,参与者更具自由属性去体验该世界;在著名故事《马兰花》中,参与者又可化身善良果敢的小兰通过重重困难实现愿望,又可以是王老爹等配角,在见证小兰成长的同时也能从平常未关注过的人物视角中开启一段未知的体验,更具自由度。总而言之,湖南木偶戏元宇宙所创造的虚拟空间具有无限的演绎可能,而参与者如何进行体验取决于剧目剧情的设定与参与者的喜好倾向决定。

湖南木偶戏通过元宇宙技术进入虚拟世界,不受天气等环境影响并且具有多个感官上的新奇体验,不仅打破了传统木偶演出的枯燥单一的剧情走向,节约了传统木偶表演所需的耗材与人力,元宇宙设备还价格适中、便于移动,是湖南木偶戏在进行数字化创新时的可行方案。

五、总结

湖南木偶戏作为民间艺术的瑰宝,植根于湖南民族、民间艺术沃土中,经过千年沧桑岁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地民间不可或缺的典型代表形式。在科技发展与社会变化的大背景下,湖南木偶戏逐渐淡出民间文化与艺术的舞台,急需做出“科技创新”的转变,在保留其独特的艺术特点上,创新者可从其演出方式与制作上运用数字化技术为其植入发展新动能。

参考文献

[1]侯莉.中国古代木偶戏史考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

[2]王卫恒.湖南偶人戏的历史探源与当代发展[J].艺海,2010,(04):100-102.

[3]陈炎森.在偶人世界中追求——浅析布袋木偶戏表演及人物塑造[J].中国戏剧,2004,(06):37-39.

[4]陈妮. 湖南木偶戏造型的创新与演变 [J]. 艺海, 2020, (04): 13-15.

[5]花建,陈清荷.沉浸式体验: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新业态[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9,21(05):18-32.

作者简介

王靓(2004-)湖南长沙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研究方向为民俗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双创”视野下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

黄慧瑶,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研究方向为“双创”视野下传统文化的去向,数字化营销,创意策划。

吴若茹,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研究方向为“双创”视野下旅游产业的发展,数字化营销,文创产品周边创意设计。

基金色项目:湘教通〔2023〕237 号 “两创”维度下传承国家级非遗湖湘木偶戏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