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信息科技学科如何开展STEAM教育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6
/ 2

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信息科技学科如何开展STEAM教育浅析

王圣英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四小学 017000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信息科技学科如何有效开展STEAM(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教育。首先,设计了大单元视域下基于STEAM教育的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教学框架,并提出了实施策略,包括跨学科整合、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技术工具的应用,本文详细阐述了STEAM教育在小学信息科技学科中的具体实践。本文旨在推动STEAM教育与小学信息科技学科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大单元视域;小学信息科技;STEAM教育;跨学科整合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科界限正在逐渐模糊。在这样的背景下,STEAM教育(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模式,因其强调跨学科整合、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小学信息科技学科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与STEAM教育的理念高度契合。

大单元视域下的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知识体系,提升综合素养。因此,在大单元视域下开展小学信息科技学科的STEAM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小学信息科技学科的STEAM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两者之间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我们也希望本文能够引起更多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对STEAM教育的关注和重视,共同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二、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信息科技学科的教学设计

在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信息科技学科的教学设计应当打破传统的章节限制,以核心知识点为基础,构建具有连贯性和系统性的学习单元。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对知识形成整体性的认识,提升学习效率,并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以下是基于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信息科技学科的教学设计思路:

确定大单元教学的核心目标:在设计大单元教学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本单元的核心教学目标。这些目标应当围绕学生的信息素养、科技创新能力以及STEAM素养展开,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构建大单元教学的知识框架:在确定了核心目标之后,教师需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构建大单元教学的知识框架。这个框架应当包含本单元的所有重要知识点,以及这些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构建知识框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设计跨学科整合的学习任务:在大单元视域下,教师需要打破学科界限,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设计跨学科的学习任务。对于小学信息科技学科而言,可以与其他学科如科学、数学、艺术等进行整合,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这样的学习任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以“智能机器人”为主题的大单元教学项目。在这个项目中,学生需要了解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和构造,学习编程和传感器技术,并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和制作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智能机器人。同时,学生还需要从科学、数学和艺术等角度对机器人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

实施项目式学习:在大单元视域下,项目式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实践探究和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达成项目目标。

在智能机器人项目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设计和制作机器人。学生需要自行分工,分别负责硬件搭建、软件编程、外观设计等方面的工作。在项目过程中,教师需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项目进展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效果。

注重学习评价和反馈:在大单元视域下的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教学中,学习评价和反馈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师需要设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教师还需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制定改进计划。

在智能机器人项目中,教师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学生可以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和分享制作经验来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项目过程和成果来给出评价和建议。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性地提供指导和支持。

三、STEAM教育在小学信息科技学科中的实施策略

在小学信息科技学科中实施STEAM教育,需要一套科学、系统的策略来确保教育的有效性和创新性。以下是在小学信息科技学科中实施STEAM教育的具体策略:

明确STEAM教育的核心要素:首先,教育者需要深入理解STEAM教育的核心要素,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和数学(Mathematics)的有机融合。在小学信息科技学科中,这五个领域应当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构建跨学科的教学体系:为了有效实施STEAM教育,需要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构建跨学科的教学体系。在小学信息科技学科中,可以与其他学科如科学、数学、艺术等进行有机融合,共同设计跨学科的教学项目。例如,可以结合科学课程中的物理原理,设计基于传感器的智能小车项目;或者结合数学课程中的算法知识,设计基于编程的动画制作项目。

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方法:项目式学习是STEAM教育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在小学信息科技学科中,可以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来达成学习目标。项目式学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

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在STEAM教育中,学生应当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因此,在小学信息科技学科中实施STEAM教育时,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和自主实践;同时,还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强教学效果:信息技术是STEAM教育的重要支撑工具之一。在小学信息科技学科中实施STEAM教育时,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在线资源、虚拟实验室等工具来辅助教学;或者利用编程软件、3D打印技术等工具来支持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创新实践。

加强教师培训和团队建设:为了确保STEAM教育在小学信息科技学科中的有效实施,需要加强教师培训和团队建设。教育者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掌握跨学科的知识和教学方法;同时,还需要加强团队合作和交流,共同设计和实施跨学科的教学项目。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在STEAM教育中,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除了传统的笔试成绩外,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践操作、项目成果、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潜力,为教学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结论

通过对大单元视域下小学信息科技学科实施STEAM教育的策略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教育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激发创新思维和跨学科学习能力的重要价值。实施STEAM教育,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工程实践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和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强调了跨学科的教学体系构建、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方法、学生主体性和实践性的注重、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教师培训和团队建设的加强以及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建立。这些策略的有效实施,能够确保STEAM教育在小学信息科技学科中的有效推进和深入发展。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实施STEAM教育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需要教育者不断探索和创新,同时也需要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配合。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够让STEAM教育在小学信息科技学科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晓霞.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4,(17):83-85.

[2]薛晓梅.STEAM教育理念视域下小学语文跨学科融合探讨[J].考试周刊,2024,(19):29-34.

[3]刘劲芳.大单元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整合教学——评《语文教育现代性的建构》[J].语文建设,2022,(24):81.

[4]潘若兰.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的教学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2,38(12):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