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间十分钟,双向衔接巧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6
/ 2

聚焦课间十分钟,双向衔接巧融合

李琼英

柯桥区华舍中心幼儿园 浙江 绍兴 312000

摘要:《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提到大班正处于幼小衔接的重要阶段,应通过多种方式,指导幼儿做好个人生活管理,引导幼儿逐步树立时间观念,让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感受时间,学会按时作息,养成守时、不拖沓的好习惯。

关键词:幼小衔接;课间十分钟;日常活动;游戏活动

随着幼小衔接主线的推进,孩子们对课间十分钟的话题最为感兴趣,幼儿园和小学作息制度有着很大的不同,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尤为重要。课间十分钟俗称小课间,其基本功能是让幼儿从上课状态放松下来,舒展身体、舒缓疲劳,避免身体紧绷、久坐伤身;其拓展功能是让幼儿开展满足心理需求的社交活动,如同伴交流、互动游戏、交朋结友。因此,我们针对课间十分钟展开了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们走进时间、感受时间、珍惜时间,以此来帮助孩子们深入了解和熟悉小幼儿活。

一、暖心回访 彼此为光

在孩子们眼中课间十分钟是快乐的、自由的,短暂的,我们要合理安排好时间,让自己成为时间的小主人,不让这十分钟悄悄溜走

课间十分钟,600秒,时间很短。要保证其足额供给,教师要有基本的规则意识,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规则意识的教师,心中不仅要有课,还要有幼儿,要做到上课不迟到、下课不拖堂,课前准备充分,不丢三落四。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板有眼,杜绝天马行空,跑题滑边。这样一来,课堂效率提高了,教学任务的按时完成就有了保障,当堂练习、当堂完成也有了可能。

课间十分钟,就是让幼儿去游戏、交流,实在不需要精心的组织安排,放手让幼儿一会儿又何妨。

为进一步了解孩子各方面发展情况,深入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的双向衔接工作,共同实现幼小两方科学衔接价值。

二、联合课堂 见证成长

幼儿园教师们深入小学课堂,观摩小幼儿的教育活动,了解他们升入小学后的学习状态以及适应情况。与孩子们零距离互动,充分参与到课堂当中,体验小学课堂的氛围,感受小学课堂的魅力。

同时,课间十分钟的足额供给还需要有制度保障。有部分学校喜欢设置课前两分钟,对教师来说是候课,对幼儿来说则是课前读。教师候课也许有必要,幼儿课前读则是明目张胆侵占了五分之一的课间时间,还美其名曰课前收收心。这样不得人心的两分钟,是教学管理上典型的形式主义。考虑到上课的必要准备,具体实践中,可以把上课铃声调整得长一点,比如20 秒。铃声前一段舒缓些,后一段紧张些。师生彼此都有默契,学校不侵占,教师不拖堂,幼儿不迟到。

此外,专业课需要转场,有学校就规定必须由任课教师到班带幼儿前往目的地。之所以这样做,关键还是为了安全。其实,学校完全可以规定幼儿专业课前的课间十分钟就在专业室场附近活动,比如,体育课就应当到操场活动,上课时间到,直接进入上课的环节。

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它的文化品质。一所死气沉沉、拘谨呆板的学校谈不上文化,也谈不上教育,在这样的学校读书、工作,没有丝毫幸福感可言。划清课上和课间分界线,学校领导、教师要增强行动自觉,要从做好校园文化、做目中有人的教育这样的高度来认识,自觉维护课间十分钟的量和质,使幼儿有生气、校园有活力。

三、课间十分钟的正确打开方式

孩子的时间观念与其自主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是孩子一生发展的基础,也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近来,课间十分钟成为了大家最感兴趣的话题之,课间十分钟到底有多长,可以做哪些事情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孩子们的探秘活动吧!

其实,不需要组织安排,本身就是科学规划的关键要求。有了组织安排,势必就需要整齐划一,协调幼儿个体就必定有时间成本,这显然与十分钟足额供给的要求相悖。所以,课间十分钟要想完整地交给幼儿自主支配,就不要搞有组织的任何活动。下课时间到了,教师就宣布下课。幼儿可以呈现出多种样态:伸伸懒腰,收拾学习用品,走出教室玩游戏。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要科学把控教学节奏,临近下课时间就要及时收尾。

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坐好一分钟,计时接水喝水等小游戏,预想十分钟的时间分配,初步形成课间十分钟的概念。尝试制定自己的课间十分钟计划,设计一个安全、轻松、快乐、有意义的课间十分钟。此活使孩子们开始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管理的小主人。最终形成有序、安全、快乐、有意义的课间十分钟

四、玩转课间 十分

一般来说,课间不提倡剧烈的运动。跳跳皮筋,打打乒乓球,跳跳绳,观察花花草草,看看小虫子,哪怕就是坐在树底下说说闲话,都很有意思。学校可以开发室内有趣活动,比如,可在宽敞走廊拐角处打造自取游戏玩具区,放置各类魔尺、乐高、拼图、象棋、五子棋等有趣的益智玩具,随手可取,随时可玩,益智融趣;也可以打造室外精品项目。比如,开发一米菜园,让幼儿自己种植各种蔬菜,并为自己种的植物浇水、松土。总之,学校要多从幼儿的角度想问题,综合考虑幼儿课间玩耍的兴趣和需要,让他们有可玩的东西。

老师们别出心裁的准备了两个神秘百宝箱,瞬间点亮了孩子们的激情。花样皮筋绳,五彩飞盘,羽毛毽子,方形格子,手指沙袋,各色沙包这些宝物原来不就是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小时候玩的东西么!这些都属于传统游戏。

老师通过图片、视频、亲身示范等方法,发散孩子们的思维,游戏的热情进一步高涨,大家看了新奇的玩法,连连拍手称赞。

孩子们经过前几阶段游戏经验的积累,纷纷跃跃欲试,孩子们都已饱满的姿态参与到了活动中来,这些传统游戏在他们这里不仅得到了传承,还得到了创新,孩子们积极开动脑筋,研究出来了更多新的玩法。

铃铃铃课件铃声再次响起,这一次孩子们不在走廊上犹豫徘徊,他们很默契的推着百宝箱,来到了更加宽敞明亮的室内体育场,大家纷纷相视一笑,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玩具,不知疲倦的在操场上跳着、笑着、奔跑着,他们深深地爱上了传统游戏,原来传统游戏竟然这么好玩。

五、园校一体 全链融通

为园校双向衔接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双方约定今后将树立联合衔接意识,倾听孩子需求,努力围绕社会交往、自理能力、规则意识、专注坚持、语言发展等入学所需关键素质共同携手合作,让幼儿的入学期待自然迸发。

大班幼儿即将离开幼儿园,奔赴小幼儿的生活当中去。课间十分钟是孩子们步入小学每天都要经历的时间,短短的十分钟包含着孩子们对时间的概念和感悟,同时也是幼儿的自理能力、计划与执行力以及自制力等方面的把握。在此次活动中,短暂的十分钟给予了孩子们一场新奇的体验,这对于他们来说意义非凡。通过一次次体验,从了解课间十分钟的意义、讨论十分钟的长短、十分钟的用途等活动,孩子们在真实的经历当中逐步学会更加周全地去考虑一件事情,对于自己认为的十分钟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建立起事件与时间的联系,时间管理能力有所提升,形成有序、安全、快乐、有意义的课间十分钟,相信在一次次体验、审视过程中孩子们将会为未来的小幼儿活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建立时间观念,成为时间的小主人

课间玩什么、怎么玩,虽然发生在学校,但家庭也影响学校的决策。比如,课间十分钟的管理,学校应当通过家长会、公众号等形式发布有关信息,获得家庭的理解和支持。学校还可以邀请家委会成员进校参观幼儿的课间活动,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比如,我所在学校采取相对固定分配和轮换班级活动空间的做法,就是家长提出的建议。一般情况下,楼上每个班级教室外的空间就是他们的活动场,几个大一些的平台大家轮流使用。家长了解了幼儿课间活动的情形,就会在家里面有针对性地加以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也更能体谅学校和教师的不易。

我们始终追随幼儿的兴趣点,从他们的经验入手,逐步深入探究,在充分尊重幼儿的同时,也从中支持了他们的学习,拓宽了他们的经验。短短的十分钟包含着孩子们对时间概念的把握能力,从中培养了自理能力、计划与执行力以及自制力,这些能力的发展将有助于孩子们顺利开启小学生活,也为他们的成长储备力量。

教育是一场诗意的修行,幼小衔接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成长之约,是一个慢慢熏陶,逐渐内化的过程,尊重儿童的生长规律,深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因为我们用心的陪伴而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