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旌阳区农村水系治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6
/ 2

德阳市旌阳区农村水系治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刘万松

    四川星悦绿水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四川 德阳 618000

摘要:农村水系主要指位于农村地区的河流、湖泊、塘坝、泉堰等水体组成的水网系统,承担着行洪、排涝、灌溉、供水、养殖等功能。目前农村水系普遍存在种类、数量众多,治理难度较大、水系边界、管护主体不明、产出、消耗链断裂,维护脱节、管护设施不足,现代化程度低等问题。针对农村水系治理存在的问题,应重点加强规划引领、部门协调、落实管护责任主体、增加人员经费投入、完善管护体系、引入现代化设备等措施,提升农村水系长效管护水平。

农村水系主要指位于农村地区的河流、湖泊、塘坝、泉堰等水体组成的水网系统,承担着行洪、排涝、灌溉、供水、养殖等功能。目前全国范围内的农村水系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着自然生态系统的特色,是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向往农村的自然风光、乡野情趣。良好的水系生态有助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促进农村产业绿色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必须做好农村水系保护与整治工作。

目前,农村水系散乱、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与美丽乡村建设和当地群众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亟须加快推进农村水系生态环境整治工作,为促进农村绿色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农村水系普遍存在河湖淤塞萎缩连通不畅、水域岸线侵占、水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针对农村水系治理存在的问题,应重点加强水系连通、河道清障、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河湖管护、景观人文等建设,提升农村水系长效管护水平。

问题一:种类、数量众多,治理难度较大

以德阳市旌阳区为例,德阳市旌阳区地处成都平原东北边缘,地处平坝区与丘陵区交界处,全区地形以绵远河为界可分为西部平坝区和东部丘陵区两部分,辖区幅员面积648km2,其中:丘陵占40.65%,平坝占59.35%。平坝区农村水系包括:农村河道、灌排渠道、泉堰等。丘陵区农村水系主要包括:山溪沟、山洪沟、渠道、小型水库、山坪塘、蓄水池等。据不完全统计,全区有天然河流15条,长度共计232.9km,人工干支渠17条,长度共计300.4km,民堰14条,长81.4km,泉堰103处,附属渠道118.4km,水库18座,其他各类小型蓄水设施6447处。作为农村地区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村水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近年来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种植结构变化、人口流动等原因,导致现有农村水系已不适应当下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急需采取系统治理工作。由于种类、数量众多,权属不明,管理范围不清,人员、经费不足等原因,导致农村水系治理举步维艰,治理效果差强人意。

解决方案一:将农村水系统一纳入水务管理范围,改造列入水利设施规划,分门别类进行设计、治理。下放管理、改造权限至乡镇,各权属单位在县级水利部门指导下开展整治工作,自负盈亏,让权属所有人享受应有的治理、管护效益。

问题二:水系边界、管护主体不明

农村水系数量众多,大部分未进行确权颁证,未明确具体的管护责任主体、管护范围,导致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侵占严重。一方面农村河道、灌排渠道、水库等正常行洪、蓄水范围长期受沿线耕地、民房及其他建设行为侵占,导致正常灌溉、防洪功能受损。另一方面近年来第三次国土调查陆续开展,在调查过程中部分管护不到位的农村水系合理范围因植被覆盖、淤积或长期未使用,被误划为耕地甚至是基本农田。受当下国家耕地保护政策限制,近年实施的部分农村水系改扩建工程,难以落地实施,或改造不到位,进而导致存在的病害无法消除,应有效益无法正常发挥。

解决方案二:实施分区管理,明确管护责任范围到村,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实施日常维护工作,进行年度考核,统筹区域涉农、涉水建设项目、资金,优先安排给维护工作有力、实施到位的村组。改变以往政府直接投资建设的模式,项目实施按照以工代赈的模式开展,由主管部门牵头开展前期勘察设计工作、协调施工技术指导、质量控制,受益村组投工、投劳进行实际建设。在解决农村水系维修养护难题的同时附带解决农村地区就业问题,提高当地农村居民收入。在改造达标的农村河道、灌排渠道设置公益岗位,吸引当地居民参与日常管护工作。

问题三:产出、消耗链断裂,维护脱节

农村水系治理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维持其自然平衡。在投入较少工程措施的情况下基本维持自身正常运行。农村水系最重要的平衡因素是农村人口,对水系的正常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旌阳区为例,2000年以前,当地农村主要以农业人口为主,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养殖工作。农村生产、生活高度依赖农村水系,作为维持生计的农村水系得到了极大的重视,维护工作分摊到村社,每年都能及时组织足够的维修养护工作。水域周边生长的速生乔木、灌木林作为生活必须的薪碳林需求量巨大,沿线居民甚至专门划分权属范围,在渠道、堰塘、河流沿线种植生长迅速的树木供自家生活使用。水系周边生长的杂草作为优质且储量丰富的牲畜饲料也供不应求,各家争相收割。灌溉、排涝渠道内淤积的土方大多来源于沿线的田地或高边坡,清理后可作为渠道加固之用,在渠道内清理的淤泥可作为的耕作土使用。早期沿线村民清理后的渠道淤积物均得到了妥善处理。持续稳定的人为干预使2000年以前的农村水系处于较高的维护之下,很少发生因植被过度生长、土石方堆积而导致的淤堵、破损现象。

自2008年以后旌阳区逐步从地震灾后重建过渡到高速发展阶段。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本地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数量骤降,且老龄化严重,种植业基本朝着农场化发展。农村地区户户通电、燃气、自来水。养殖业也逐步转变为工厂化养殖。至此农村地区生活必须的燃料来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过程中的散养模式也基本消失。原先自然生长、人为种植的薪碳林遭到遗弃,优质牧草再无人收割。水系周边水源丰富,加上当地优良的气候条件造就了植被生长的优良条件,各种植物在水系周边野蛮生长。逐步出现侵占农村水系现象,快速生长的乔木侵占河道行洪断面,根系破坏渠系工程,枯枝落叶堵塞渠道、河道,管护道路被藤蔓、灌木覆盖。渠系工程因维护不足在沿渠体现为渠系设施破损、水土流失,在水流平缓段形成淤堵。堆积的土石方因长期未清理逐渐形成淤积段,阻碍渠道、河道正常输水、行洪,渠道内长时间未清理的土石方逐渐形成滩地,生长植被阻碍正常过流。

解决方案三:为消除水系周边过渡生长的植被对农村水系的影响,可采取工程措施与管理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解决。

工程措施主要是通过整治工程彻底清理过流断面及管护范围内生长的植被,并在表面设置硬化衬砌措施,阻断植物生长所必须光照及水源。该方案适用于灌溉输水渠道的整治,可结合管护道路建设扩大衬砌范围,达到减小运行维护工作量的目的。定期组织渠道、河道、蓄水设施清淤、疏浚工作,清理影响工程效益的淤积物,保证设施正常运行。

非工程措施主要是采取恢复产出与消耗链的方式。将水系周边生长的植被进行资源化利用。前提是要完善管护道路等管护设施,明确落实管护责任主体及责任人。采取定期清理的方式对水系周边影响正常运行的植被进行清理。清理后的乔木、灌木经晾晒后集中回收用于木材加工、造纸、热力发电、菌类种植等用途,必要时可采取人工干预措施重点培养本地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植物,使其具备物种优势方便回收及进一步扩大经济效益,达到反哺工程维护的目的。

问题四:管护设施不足,现代化程度低

目前农村水系普遍存运行维护配套设施不完善的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农村水系的运行维护未得到充分重视,大部分未纳入政府投资计划,整治、维护以受益群众自发整治为主的居多。大部分农村水系未设置维修养护配套设施。以德阳市旌阳区为例,全区232.9km河道沿线设置有专用管护道路的河段长度约为112.5km,占总长度的48.3%;300.4km的干支渠沿线管护道路长度约为129.17km,占渠道长度的43%,丘陵区山坪塘通路率仅达到30%,民堰、泉堰附属渠道沿线基本无管护道路。满足日常管护基本需求的管护通道尚未实现全面覆盖,导致维护不到位。随着近年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地区劳动力大量外流。实际参与水系维护的青壮年劳动力更是进一步减少,参与实际维护工作的大多为留守农村的老年劳动力,维护过程主要以人力为主,极少采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目前单纯依靠人力进行农村水系维护已不切实际。

解决方案四:解决目前农村水系维护不到位主要可采取如下两方面的措施:一是加强政策至今及部门协调,完善重点农村水系沿线基本管护设施配套建设工作,保障项目用地需求,为运行维护创造基础条件,减小维护成本;二是引进现代化运行维护设备,实现运行维护机械化,减少人力投入、提升工作效率,对指定区域运行维护进行周期化作业,保证维护措施到位。

参考文献:

1、《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思路与对策研究》

——李原园 杨晓茹 黄火键 张继昌 徐震 姜大川-《中国水利》 –2019

2、《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

——杨璐璐-《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2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