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装备智能化自动控制技术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7
/ 2

消防装备智能化自动控制技术要点分析

常晓莉 

陕西秦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环保科技分公司 712085

摘要:为避免消防过程中设备应用效率不高、稳定性不足的问题,提高消防救援效率。本文将智能技术应用到消防装备自动控制中,致力于打造智慧消防系统,对消防设备集成管理,结合火情合理分配消防装备,确保灭火过程中的协调性、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消防装置智能控制系统利用通信通道发送指令,终端采集数据和定位跟踪装置,控制装备完成灭火过程,系统具备远程控制功能,利用人机界面反映信息,功能强大、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消防装备;智能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定位跟踪系统

引言:消防工作是一项复杂、险峻的工作,现场扑救环境瞬息万变,为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提高救援工作效率,将智能技术应用到消防装备控制中,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对火源自动追踪、识别、实现对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协助消防人员完成火灾救援工作。智能技术应用,有助于信息侦查工作的开展,快速扑灭火情,使灭火计划更加科学。

1消防装备自动化控制机理

消防装备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基于数据采集、数据分析、逻辑控制技术实现;其本质是基于自动化信息管理实现消防装备的有效调动,基于自动化控制精准分析控制安全隐患,针对性监管各种设备设施,进而实现消防装备精细化管理。数据采集则通过在装备前端安装数据采集传感器,采集火情视频图像、位置信息等。数据分析模块则负责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阈值判断,结合数据分析结果和现场变化预测结果,启动算法完成消防装备规则控制,最终利用逻辑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消防装备的喷水量、喷水位置等。目前,智慧消防体系的打造和应用为整个消防过程提供了辅助,实现了装备一体化、系统化、集成化部署,具备智能探测、智能防排烟、应急照明等功能,实现多种设备的联动管理。将装备接入到平台之中,运用RFID、感知技术、物联技术等,相关人员能够远程获取信息,判断火情及灭火救援方案,调动设备完成灭火救援的基本工作。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运用到火情信息监测之中,能够结合温度数据、建筑框架结构、现场火情信息等,制定最佳救援方案,精准远程控制和调动消防装备完成自动化救援[1]

2消防装备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

2.1控制系统架构

随着消防装备更新,消防设施的智能化升级不断加速,为实现系统化、集成化、自动化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当下,智慧消防系统建设环节必须做好各种智能化系统的全面布局与联动。火灾探测报警器不可或缺,消防水系统、疏散系统、应急照明系统以及防排烟系统缺一不可。依据智慧消防体系建设基本原理,在消防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期间,主要依据物联网技术完成装配的管控和调度。由于消防装备类型多样、数量较多,在各区域内分布较广,控制系统建设应满足集成化、分布式的基本要求。按照相关标准规范体系,将控制系统分为五个层级结构,其中包括感知层、传输层、系统层、应用层、服务层。其中,感知层负责消防水压、感应装置、消防栓等相关装配的监测,利用天网技术接入视频感知系统。传输则建立通信模块,利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完成网络部署,系统层则建立监控中心、共享数据库、系统接入平台等,实现数据的共享和远程监控。应用层则连接各消防装备、调度系统、指挥平台、管理系统之中,服务层则连接消防部门、社会单位、消防站等,实现救援过程中的全方位联动[2]。在此,建立系统结构模型,建立消防救援最优目标,即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就近对消防装备进行综合调度,实现救援效率的最大化,具体最优目标函数表达公式如下:

在系统之中,P表示最优目标解,24小时内持续对现场进行监测,Q、E分别表示了现有设备的状态,r则表示装备的可用参数,t表示时刻,w表示装备投入使用时的具体功率。基于最大效率模型,可在某时刻火灾发生时完成快速调度、快速救援的过程。该模型主要利用数据检测技术、物联网技术实现,在共享资源的集成化管理模式下,完成消防装备的最佳配置。

2.2系统终端设计

2.2.1传感器部署

传感器的部署是负责数据采集工作的核心,为保障数据采集内容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应用射频识别技术动态扫描消防装备信息,将装备基础信息上传至控制系统之中,实现对各类消防装备的集成管理。智能技术主要负责消防装备的集成控制,即在传感器发出预警信息之后,依据传感器采集的位置数据、装备信息等,自动完成特定区域的灭火救援工作。系统配置自动跟踪系统,与灭火器装置连接在一起,在火源初期,自动启动装置完成灭火过程。区域内安装气体检测装置和红外线检测装置,在定位火源位置后可识别火源的情况,调整可控制装备。例如,在水枪装备安装传感器设备,系统可在15s内完成射流操作,喷射范围可达到60m左右,完成灭火仅需要20s左右,能够在火势扩大之前完成灭火救援工作。区域现场配置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等,使得预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其中,烟雾传感器的检测范围可达到20-30平方米,检测灵敏度具有可调节性,响应时间为0.5s,工作电压为12V

[3]。传感器部署主要用于获取现场信息和设备信息,实现消防装备与现场情况之间的匹配。由于现场火情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利用传感器设备采集数据之后,应确保数据的自适应性,具体传感器优化函数如下:

公式中的t表示自适应程度,r表示传感器状态,q表示传感器数量,t表示某时刻的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信息,g表示传感器所处位置,t表示传感器采集数据的具体时刻。

2.2.2逻辑控制系统

传感器采集到数据之后,为实现对消防装备的精准控制,系统应内设逻辑算法,完成逻辑控制。依据传感器采集的相关数据,实现消防装备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火情扑灭工作。当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数据、烟雾数据等超过设定阈值之后,逻辑控制算法会触发报警系统并控制消防装置启动。系统内置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实现设备的精准控制为目标,并对算法进行求解。考虑到消防装备的参数并不相同,且连接消防装备包括消防水枪、灭火器、喷洒系统、消防车辆等,为实现控制的精准性,应建立线性优化模型,将原本的逻辑控制问题与参数问题结合,确保现场救援过程中对各装备控制的精准性,具体线性优化模型如下:

公式中的u、l属于消防装备的已知参数,Σ表示消防装备的可控参数。K表示调动的消防装备功率,Ax表示消防装备的控制利用效能。在自动化控制过程中,应确保消防装备的逻辑控制能够满足现场火灾扑救的基本要求,进而发挥装备在火灾救援中的辅助价值。

2.2.3智能消防机器人

近年来,机器人技术被广泛运用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领域,随着智能化技术普及智能机器人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自主型、交互型以及传感型机器人都成为辅助生产的重要工具,为生产智慧化提供有力支持。智能消防机器人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控制产品,作为一种特种机器人,智能消防机器人有着十分明确的使用场景,是专门用于灭火和救援抢险的机器人,具有替代和辅助人工的特殊价值。在火灾控制困难、环境比较危急时,智能消防机器人能够进入到现场完成火情扑灭、救援等工作。由于机器人的材质耐火性较高,可避免损坏;而且智能消防机器人的自我保护能力极强,拥有自动开启自我降温的功能,还能灵活躲避障碍物并在遇到危险时自动识别、决策,快速离开现场。在消防工作中,智能消防机器人扮演多种角色,它能充当“侦察兵”,基于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实时探查具体的现场火情及火源信息,机器人前端配置数据采集装置,将采集的数据信息上传至系统中,相关技术人员实时获取现场数据信息,完成机器人及相关装备的自动调度,为消防路线规划、轨迹预测等提供数据基础。在火场救援中,智能消防机器人也能担任“狙击手”精准制导,基于搭载的消防火炮快速扑灭火苗;还能与消防车水带连接,充当移动喷头,前往人力不可达的区域远程灭火。

结论:综上所述,消防装备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以数据采集为前提、数据处理为核心,实现对消防装备的调度及控制,及时消灭火情。在火情较大情况下,则可将机器人技术与智能控制技术结合,辅助完成救援工作。智能自动控制技术在火情救援中应用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使得消防救援效率、质量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丁淋钧,王卫俊.新型装备物资综合保障系统平台在消防装备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安全,2023,(08):78-80.

[2]孙艳.物联网技术下的消防装备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J].网络安全和信息化,2023,(06):23-25.

[3]郭学渊.物联网技术在消防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消防界(电子版),2023,9(01):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