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检查在职业性噪声聋防治中的运用价值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07
/ 2

职业健康检查在职业性噪声聋防治中的运用价值探究

蔡欣

遂宁市大英县人民医院  四川  遂宁  629300

摘要 目的 探究职业健康检查在职业性噪声聋防治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接受检查的30例噪声作业人员为分析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5例实施纯音测听,观察组15例实施40Hz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对比两组人员的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不同单耳语频听力阈值检查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单耳语频损伤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职业健康检查在职业性噪声聋防治中的运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职业健康检查;职业性噪声聋;运用价值

职业性噪声聋是指人们在工作中长期接触噪声而出现的渐进性感音神经性聋,可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并可引起头晕、失眠等情况,严重影响工人的生活,并导致沟通困难、社会孤立和生活质量下降等危害,影响工人的身心健康[1]。职业性噪声聋发病隐匿,早期主要影响高频听力,对语言听力的影响较小,所以损害的早期个人感觉并不明显,需要通过特殊的仪器才能及时发现,因此,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异常,避免进一步接触噪音环境、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极为重要。遂本文以我院接受检查的噪声作业人员为分析对象,探究职业健康检查在职业性噪声聋防治中的运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接受检查的30例噪声作业人员为分析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5例实施纯音测听,观察组15例实施40Hz听觉诱发电位检测。

对照组:男女例数比为13:2,年龄25-55岁,中位值(27.52±11.31)岁;

观察组:男女例数比为12:3,年龄26-56岁,中位值(27.91±10.53)岁。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不具有差异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纯音测听:受检者在测试前应脱离噪声环境48小时(包括耳麦),经医生作过耳镜检查,并将耵聍栓塞取出;测试者和受检者取舒适的坐位,检测前不要进行没有必要的活动;同时避免受到其它事物的干扰,告知受检者只要听到纯音,哪怕再小的声音也要做出反应,听到声音立刻做出反应, 听不到时立刻停止反应;受检者在测试过程中应注意听指令规范操作,如有不适可提出中断测试。纯音测试为主观测试,受试者的配合与否直接影响结果的可靠性[2]

观察组:实施40Hz听觉诱发电位检测:首先室内环境的背景噪音应低于30dB,询问受检者的相关情况,进行外耳道的检车,然后清洁皮肤,防止耳机,红色在右边,蓝色在左边,放置电极,记录电极-前额发际线正中-白、参考电极-乳突*2-蓝左红右、接地电极-鼻根-黑;设置参数,最后 判断波形和阈值。听觉诱发电位是客观听力学检查,测试过程中需要受试者平静放松,头面部肌肉运动会影响图形的信噪比,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同时图形的识别各个操作人员之间也存在有差异[3]

1.3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受检者单耳语频听力检查结果、单耳语频损伤检出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对比数据指标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5.0中的卡方值与t值处理,数据对比结果中以n(%)为单位表示的为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的为计量资料,观察数据对比中的P值,若<0.05,说明具有差异性。

2结果

2.1单耳语频听力阈值检查结果对比

观察组不同单耳语频听力阈值检查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一。

表一 单耳语频听力阈值检查结果对比(dB,

组别

例数

500Hz阈值

1000Hz阈值

2000Hz阈值

观察组

15

35.58±4.09

48.98±8.68

66.88±10.78

对照组

15

23.09±2.11

38.11±8.13

55.15±10.54

t

10.511

3.540

3.013

P

0.000

0.001

0.005

2.2耳语频损伤检出情况比较

观察组耳语频损伤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二。

表二 耳语频损伤检出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

耳语频损伤

观察组

15

6(40.00)

对照组

15

1(6.67)

4.658

P

0.031

3讨论

我们的耳朵内部有非常精细的细胞和组织结构,它们负责将声音信号转换为大脑可以理解的电信号。当耳朵暴露在高分贝的噪声中时,这些敏感的细胞会受到声波的冲击而受损。随着持续的损伤和细胞的死亡,耳朵失去将声音传递给大脑的能力,导致听力下降。职业性噪声聋是法定职业病之一,是由于人们在工作过程中长期接触生产性噪声而发生的一种进行性感音性听觉障碍[4]。严重者还会在临床上出现鼓膜穿孔、内耳出血、耳痛、耳鸣、眩晕、耳聋等、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等也可出现不同的症状。噪声性耳聋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开始以影响高频听阈(3000、4000、6000HZ)为主,这时患者感觉不到听力下降,只在纯音听阈测试时能被发现;但随着进一步发展,日常语言频率(500、1000、2000HZ)的听阈提高,患者会感觉到听力下降,日常语言交流会有一定影响。根据个体差异性每个人听力下降的程度是不同的,最严重的就是全聋,且不可恢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同单耳语频听力阈值检查结果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单耳语频损伤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通过40Hz听觉诱发电位检测,能够对受检者的听力水平做出客观的判断,使检查的结果更加精准,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坚持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体检、在岗期间体检和离岗时体检,上岗前体检应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不适于从事接触噪声作业者避免从事噪声岗位的工作,在岗期间定期进行听力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综上所述,职业健康检查在职业性噪声聋防治中的运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谭燕霞,熊英,何素芳,等.有效沟通在职业健康检查纯音电测听力测试中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4,39(02):230-232.

[2]肖文联.职业性噪声聋防治研究进展[J].应用预防医学,2020,26(02):171-174.

[3]翟琳.职业性噪声聋患者依法享有的职业病待遇[J].安全与健康,2014,(05):34-35.

[4]邱毅,杨超敏.职业性噪声聋防治研究进展[J].应用预防医学,2012,18(01):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