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处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1
/ 2

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处理措施

湛阳云张权

430681199503047321  430681199506240610

摘要:道路桥梁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发展。软弱地基由于承载力低、沉降量大等特点,给道路桥梁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对软弱地基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成为道路桥梁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对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处理措施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软弱地基处理措施

引言

软弱地基处理技术是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处理效果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实践的深入,软弱地基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因此,采取有效的软弱地基处理措施,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1软弱地基的特点

软弱地基在道路桥梁建设中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软弱地基的承载能力较低。这类地基通常由松散的土壤颗粒组成,其内部结构不稳定,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以承受上部结构的重量。在道路桥梁工程中,这意味着地基可能无法满足设计荷载的要求,从而导致严重的沉降和变形问题。

其二,软弱地基的压缩性大。在受到荷载作用时,软弱地基的土壤颗粒会发生相对移动,导致地基体积减小,产生压缩变形。这种变形不仅会影响道路的平整度和使用性能,还可能导致桥梁结构的不均匀沉降,进而引发结构裂缝、变形甚至破坏。

其三,软弱地基的透水性差。由于土壤颗粒间的孔隙较小,水分难以有效排出,容易在地基内部积聚,形成积水。积水不仅会降低地基的稳定性,还可能在地震等外力作用下引发地基液化,导致地基承载力急剧下降,对道路桥梁工程造成灾难性后果。

2软弱地基对道路桥梁工程的影响

2.1承载力和稳定性问题

软弱地基由于其特有的物理性质,往往具有较低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在道路桥梁工程中,地基作为支撑整个结构的基础,其承载力和稳定性直接决定了工程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当软弱地基遇到上部结构的荷载时,由于承载能力有限,地基无法有效支撑,导致地基沉降、变形甚至失稳。这不仅会严重影响道路桥梁的平整度和使用性能,还可能对上部结构造成损坏,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具体来说,软弱地基的承载能力不足,会导致地基在荷载作用下产生过大的沉降和变形。这种沉降和变形是不均匀的,可能导致道路桥梁的某些部位出现开裂、倾斜等问题。此外,软弱地基的透水性差,容易在地基内部形成积水,进一步加剧地基的沉降和变形。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道路桥梁的正常使用,还会增加维修和加固的成本,降低工程的经济效益。

2.2施工难度和工期问题

软弱地基对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难度和工期也有显著影响。由于软弱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差,施工单位在进行地基处理时需要采取更加复杂和繁琐的措施。例如,需要进行换填、加固、排水等多种处理措施,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这些处理措施不仅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和复杂性,还可能导致工期的延长。同时,软弱地基的不均匀性和变化性也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地基处理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密切关注地基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这要求施工单位具备丰富的施工经验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3软弱地基处理措施

3.1换填法

换填法是一种常用的软弱地基处理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软弱土层挖除,然后用强度高、压缩性小的材料进行回填,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减少沉降。换填材料通常包括砂砾、碎石、矿渣等,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较高的承载能力。换填法的施工步骤通常包括: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换填深度和范围;其次,进行原土开挖,并确保开挖面平整;然后,按照分层回填的原则,逐层铺设换填材料,并进行压实,确保每层材料的密实度;最后,对换填后的地基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换填法的优点在于施工简单、成本相对较低,且能够有效提高地基的承载力。然而,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对于深层软弱土的处理效果有限,且大面积换填可能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在选择换填法时,需要综合考虑工程的具体情况和环境因素。

3.2强夯法

强夯法是通过重锤从一定高度自由落下,对地基土体进行强力夯实,从而提高土体的密实度和承载力的一种地基处理技术。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粘性土等软弱地基,尤其对于非饱和土的处理效果显著。强夯法的施工过程包括:确定夯击点位置和夯击能量;设置夯击设备,调整锤重和落距;进行夯击作业,通常采用点夯或条夯的方式;夯击后进行地基的检测,确保处理效果。强夯法的优点在于施工速度快、效果显著,且对地基土体的扰动较小。但是,强夯法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对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可能产生振动影响,且在饱和粘性土中的应用效果有限。因此,在采用强夯法时,需要对周围环境进行充分的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3预压法

预压法是通过在地基上施加预定的荷载,使地基土体产生预定的沉降,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减少工后沉降的一种地基处理技术。预压法主要包括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两种方式。堆载预压是通过在地基上堆放砂石等重物,施加荷载,使地基土体逐渐压缩固结。真空预压则是在地基表面铺设密封膜,通过抽真空的方式在地基土体中形成负压,促使土体排水固结。预压法的施工步骤包括:确定预压荷载和预压时间;进行地基表面的准备工作,如铺设砂垫层、密封膜等;施加预压荷载,并监测地基的沉降和固结情况;预压结束后,移除荷载,进行地基的质量检测。预压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控制地基的沉降,提高地基的稳定性。但是,预压法也存在施工周期长、成本较高的问题,且对于深层软弱土的处理效果有限。因此,在选择预压法时,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经济条件进行综合考虑。

3.4搅拌桩法

搅拌桩法,又称深层搅拌桩法或水泥土搅拌桩法,是一种通过将水泥或其他固化剂与软弱地基土体在原位进行强制搅拌混合,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稳定性的桩体,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沉降的地基处理技术。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砂土等软弱地基。搅拌桩法对周围环境的干扰较小,且能够有效改善地基土体的物理和力学性质。此外,搅拌桩法形成的桩体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和抗渗性,能够有效控制地基的沉降。然而,搅拌桩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对于含水量高、有机质含量多的土体处理效果不佳,且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固化剂的配比和搅拌质量。在实际应用中,搅拌桩法通常与其他地基处理技术结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例如,在软弱地基上建造高层建筑或大型桥梁时,可以采用搅拌桩法与桩基础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整个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结束语

软弱地基处理是道路桥梁施工中的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环节。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各有优势和局限性,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工程要求和经济效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实践的不断深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先进、高效的软弱地基处理技术问世,为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提供更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增廷.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处理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24,(06):57-59.

[2]陈吉利.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26):163-165.

[3]李迎刚.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手段[J].四川建材,2021,47(08):143-144+149.

[4]唐青青.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J].居舍,2019,(27):70.

[5]王念.道路桥梁建筑施工中的软弱地基处理方法研究[J].居舍,2019,(2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