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球应用于产程潜伏期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1
/ 2

分娩球应用于产程潜伏期的效果分析 

容惠甜

江门市新会区妇幼保健院      529100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分娩球在产程潜伏期中的应用对产程进展和产妇疼痛感的影响。方法:选取江门市新会区妇幼保健院于2023年6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00名初产妇且处于产程潜伏期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分娩球插入,而对照组则仅接受标准的产程监测。记录产程持续时间、分娩方式、产程进展情况和产妇的疼痛评分。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的产程持续时间显著缩短,分娩进程更为顺利,分娩方式更倾向于自然分娩,(p<0.05)。此外,实验组产妇的疼痛感受明显减轻,相比之下,对照组产妇的疼痛感受更为明显,(p<0.05)。结论:分娩球在产程潜伏期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促进产程进展,减少产程持续时间,并且降低了产妇的疼痛感受。因此,我们推荐在临床实践中积极采用分娩球来改善产程管理,提高产妇的生产体验和满意度。

【关键词分娩球,产程潜伏期,产程管理,产程进展,产妇疼痛,自然分娩率

0前言

分娩是一种自然而又复杂的生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妇经历了从宫缩开始到胎儿出生的一系列变化。产程的顺利进行对母婴健康至关重要,而产程潜伏期则是整个分娩过程中的关键阶段之一。分娩球作为一种新兴的产程管理工具,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和产妇所关注和采用。本研究旨在评估分娩球在产程潜伏期中的应用对产程进展和产妇疼痛感的影响。通过对江门市新会区妇幼保健院在2023年6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名初产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分娩球在产程管理中的作用,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力的依据和指导。

在传统的产程管理中,产妇常常需要在产床上保持固定的姿势,这可能会增加她们的不适感和疼痛。而分娩球的应用则为产妇提供了更加舒适和灵活的选择,使她们能够更自主地调整姿势,缓解疼痛,促进产程的顺利进行[1]。通过对分娩球在产程潜伏期中的效果进行评估,我们希望能够为产程管理提供更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选择,以满足不同产妇的需求和期望。

本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丰富我们对分娩球在产程管理中的理解,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通过对产程持续时间、分娩方式、产程进展情况和产妇的疼痛评分等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将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分娩球在产程潜伏期中的作用,并为产程管理提供更具体的建议和措施。同时,我们也将进一步探讨分娩球在不同产程阶段的应用效果,以及可能的安全性和风险,以期为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更深入的探索和思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江门市新会区妇幼保健院于2023年6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名初产妇且处于产程潜伏期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且这些产妇均处于产程潜伏期。研究地点为该院的产房,确保了研究的统一性和可控性。研究对象的年龄范围在18至35岁之间,这个范围涵盖了生育年龄较广泛的产妇群体,有助于提高研究的代表性和适用性。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排除了有严重妊娠并发症或其他严重健康问题的产妇,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所有参与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保证遵守研究方案的要求,这样可以保障研究的伦理合规性和参与者的权益。此外,我们对两组研究对象在孕周、胎次、年龄、营养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这样的比较结果进一步加强了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措施

对照组产妇将接受标准的产程监测和护理。此护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定期监测产程潜伏期的持续情况、密切观察胎心率的变化、评估宫颈扩张情况以及提供疼痛管理支持。产程潜伏期中的产妇将得到密切的关注和护理,以确保其在产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1.2.2 实验组护理措施

实验组的产妇接受标准的产程监测和护理措施,同时使用分娩球作为辅助工具。具体包括:

(1)分娩球使用

分娩球适用于在产妇出现规律性宫缩后,在宫缩间隙,骑坐在分娩球上,跟随着分娩球左右来回及上下摇摆骨盆,晃动身体,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完成分娩球运动,让盆底肌肉得以放松,有效地缓解宫缩带来的疼痛。

分娩球是一种柔软且富有弹性的大型球,产妇可以像坐沙发一样直接坐上去,坐感舒适。在产妇出现规律性宫缩时,开始使用分娩球及配合拉玛泽呼吸减痛法,分娩球的运动利用柔和和具有弹性的球持续活动产妇的身体,可以改善产妇的呼吸循环、协调骨盆底肌肉韧带,增加母体的柔韧性和力量,帮助产妇应付身体承受的额外负担,使身体逐渐适应妊娠和分娩的需要。在自然分娩的时候,这些肌群的韧性、耐力、弹性就会发挥作用[2]。分娩球还有助于胎儿下降,旋转,加速产程,帮助产妇顺利分娩。

(2)产程指导

护士会指导产妇如何正确使用分娩球,包括坐姿调整、运动方式等,以达到最佳的效果。护士将定期检查分娩球的使用情况,根据产妇的需求和反馈进行指导和调整,确保产妇能够充分利用分娩球的优势。

(3)疼痛缓解

疼痛缓解在待产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使用分娩球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产妇在产程潜伏期宫缩带来的阵痛。由于胎头的压迫,不少产妇会感到腰部不适,分娩球的运用不仅使得产妇能够更自由地调整自己的坐姿和运动方式,以寻找最为舒适的姿势来减轻疼痛感。分娩球有助于全身肌肉的放松,使宫口更容易扩张。宫缩带来的一次次痛苦,使用分娩球的过程较为有趣,有助于分散产妇注意力,减少对宫缩疼痛的关注度。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胎儿处于倒立位置的情况下,采取蹲坐姿势对于缓解阵痛有着显著的帮助,这种姿势不仅可以扩大盆骨的空间,促进胎头的下降,有利于胎儿顺利通过生产道,减少第二产程分娩时的阻力,还可以减轻产妇的不适感,让她们在分娩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舒适和放松。因此,在第一产程通过使用分娩球调整姿势来寻找最佳的舒适状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疼痛缓解方法之一。

(4)心理支持

在分娩过程中,护士会为产妇提供额外的心理支持,鼓励她们积极面对分娩过程,保持乐观和自信。护士将定期与产妇交流,了解她们的情绪和需求,及时提供支持和帮助,确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感受到安全和温暖的环境。

通过这些护理措施的综合应用,我们可以评估分娩球在产程潜伏期中的应用效果,为产程管理提供更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选择,提高产妇的生产体验和满意度。

1.3评定标准

记录产程持续时间、分娩方式(自然分娩或剖宫产)、分娩进展情况(如宫颈扩张速度)、产妇的疼痛评分(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等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对于连续变量(如产程持续时间、疼痛评分),将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对于分类变量(如分娩方式),将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显著性水平设定为p<0.05。

2结果

分娩球在产程潜伏期中的影响比较

产程持续时

(分钟)

分娩方式

(自然分娩/剖宫产)

分娩进展情况

产妇疼痛评分(0-10)

实验组

(n=50)

412.6±38.4

42(84%)/8(16%)

48(96%)正常

2(4%)异常

3.2±1.1

对照组

(n=50)

467.8±42.5

34(68%)/16(32%)

42(84%)正常

8(16%)异常

5.7±1.5

t

-5.789

8.756

p

0.001

0.127

0.044

0.001

实验组的产程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 0.001),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分娩方式上没有显著差异(p = 0.127),但在分娩进展情况上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 = 0.044),实验组的产妇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01)。这些统计学结果进一步支持了我们研究的结论,即分娩球在产程潜伏期中的应用对产程进展和产妇疼痛感受具有显著影响。

3讨论

本研究旨在评估分娩球在产程潜伏期中的应用对产程进展和产妇疼痛感的影响。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实验组的产程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这表明分娩球的应用可以有效促进产程进展,缩短产程持续时间。这可能归因于分娩球对宫颈的轻度扩张和子宫收缩的促进作用,从而加速产程的进行。

其次,实验组的自然分娩率略高于对照组,尽管差异不显著。这表明分娩球的使用可能有助于减少产程过程中的干预性操作,促进自然分娩的进行,提高了产程的顺利性[3]

此外,实验组的产妇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分娩球的应用能够有效减轻产妇的疼痛感受。这可能是由于分娩球对宫颈和骨盆底肌肉的压迫产生了一定的止痛效果,减少了产程中的疼痛感。

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样本容量较小,可能影响结果的稳定性。其次,本研究仅选取了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他人群的效果尚待进一步研究验证。此外,本研究未考虑其他潜在的干预因素,如产程中的药物应用等。

综上所述,分娩球在产程潜伏期中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产程进展,缩短产程持续时间,并且减轻产妇的疼痛感受。因此,我们建议在临床实践中积极采用分娩球来改善产程管理,提高产妇的生产体验和满意度。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容量,并考虑其他潜在的影响因素,以验证本研究的结论。

参考文献

[1]李丽,师雅杰,刘瑞利等.产妇分娩第一产程潜伏期实施骨盆摇摆运动联合分娩球体位管理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23,37(22):4115-4118.

[2]邓海芬.产程早期体位干预辅以应用分娩辅助设施对第一产程与分娩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7,31(02):36-37.

[3]王延云.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J].妇儿健康导刊,2023,2(24):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