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对产后抑郁症患者不良情绪及满意度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1
/ 2

综合护理对产后抑郁症患者不良情绪及满意度效果观察

孟玲俊通讯作者

重庆市永川区妇幼保健院  重庆市  402160

【摘要】目的:  研讨综合护理对产后抑郁症患者不良情绪及满意度效果。方法: 2022-12~2023-12产后抑郁症患者62例,比对组31例开展常规护理操作;分析组31例实施综合护理策略;比较不同方案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分析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比对组,在护理满意度高于比对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效果确切,针对产后抑郁症患者应用可保障其心理健康水平,还易获得较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满意度;综合护理;不良情绪

产后抑郁症在临床中也称作为产后抑郁障碍,是指产妇产后4周内出现抑郁情绪,该病的形成诱因尚不明确,但多与神经生化因素、遗传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方面有着紧密性关联[1]。产后抑郁症一旦形成可导致产妇出现精力疲乏、情绪低落、兴趣与愉快感丧失等症状,这对产妇机体恢复及心理健康水平非常不利,采取积极且有效的干预措施非常有必要[2]。综合护理具有全面性、高效性、系统性及规范性等特征,对疾病不仅可发挥辅助干预作用,更重视心理健康的调节,依据实际状况而落实相对应护理服务,从而予以临床患者更舒适护理体验,该护理措施对产后抑郁症患者应用利于帮助其释放心理压力,还可促进良好的、信任的护患关系建立,护理效果确切。因此,本文就针对产后抑郁症患者落实不同护理策略,重点分析综合护理效果与临床应用价值。

1基础资料与护理方法

1.1 基础资料

2022-12~2023-12产后抑郁症患者62例,因具体实施的护理手段不同将其划分为2个小组,比对组31例,26-38岁,平均年龄(31.23±1.00)岁;分析组31例,25-38岁,平均年龄(31.04±0.91)岁;各组基线数据较比,无差异性P>0.05。

1.2护理方法

比对组:开展常规护理操作:加强对患者情绪的观察与评估,多与其沟通,做好引导工作,确保患者情绪处于稳定、乐观状态。

分析组:实施综合护理策略:①基础护理:为患者安排安静舒适的病房,并对室内温、湿度加以调节,做好室内卫生清洁工作,督促患者多休息,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同时在其情绪稳定的状况下开展育儿知识宣教,比如新生儿脐部、臀部的护理、母乳喂养姿势以及会阴清洁等方法。②宣教指导:在患者情绪稳定的状况下对其开展宣教,向其讲解产后自我保健知识,辅助患者尽快适应母亲角色,帮助其多开展母婴接触。详细讲解产后抑郁症的病因、疾病进展以及对自身健康的危害性,提高患者对产后抑郁症疾病的认知度,学会调理自我情绪。同时为避免患者出现自伤、自杀情况,室内不可放置尖锐物品、桌角需应用防护垫。③心理关怀;护理人员督促家属多陪同、多关爱患者,同时增加护患沟通次数,指导患者在心情烦闷、烦躁时可通过聆听音乐、观看书籍、与朋友同事多沟通等方式加以调节。对于严重的抑郁症的患者可引导其将内心负性情绪释放,再对其进行针对性语言方面的鼓励、相关治疗成功案例的讲解,予以患者被尊重、被理解的感受,从而提高其自我控制能力。④用药管理:遵医嘱予以患者药物,并告知患者与家属药物正确的应用剂量、频次与相关注意事项,并在患者用药后加强巡视,询问患者机体是否有异常状况。

1.3 观察指标

应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均100分)对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后患者的不良情绪加以评估,分值低则说明情绪状态越佳。同时,对患者发放调查表,让其对自身接受护理服务是否满意加以评估,总分100分,分值与满意度为正相关。

1.4统计学方法

SPSS 25.0统计对本文数据处理,计数资料%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S表示,t检验,,以P<0.05,说明数据比较存在差异性。

2结果

分析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比对组,在护理满意度高于比对组,互比,存在差异性,P<0.05。具体见表1

表1组间不良情绪与满意度的比较(±S,分)

小组

例数

焦虑

抑郁

满意度

比对组

31

54.15±3.33

56.65±4.01

80.51±5.01

分析组

31

40.12±1.64

41.56±3.96

91.69±7.32

t

21.044

14.908

7.018

P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产后抑郁症是指女性分娩后可能出现的情绪问题,常感觉到闷闷不乐,严重者无法照顾婴儿,这对母婴机体健康非常不利。所以,提高对产后抑郁症的重视度,并及时予以患者护理服务非常有必要。

常规护理措施形式单一化,缺乏人性化,过于重视疾病而未能对患者的心理情绪达到高效调节作用,从而导致整体护理水平有限。此外,随着医疗服务的持续性进步,综合护理模式在临床中应用率持续增加,针对产后抑郁症患者应用不仅可促进良好的、信任的护患关系建立,还可调节其心理负担,提高依从性,从而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促进产后机体尽早康复[3]。本次开展的综合护理模式中基础护理可确保患者机体舒适度,在安静、整洁的病房中休息可提高睡眠质量,而且通过讲解育儿知识利于缓解其慌乱、紧张等心理问题;宣教指导有助于提高产妇自我保健能力,对产后抑郁症有一定的了解后学会控制自我情绪,并尽快适应母亲角色,消除抑郁程度;心理关怀可辅助患者能通过注意力转移、沟通交流等方式调节、宣泄心理负性情绪,这对病情好转非常重要,也可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真切的关怀与呵护,进而提升自我控制能力;用药管理可提高患者遵医用药行为,也可保障药物治疗安全性,定期询问患者机体状况便于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后能及时进行处理,提高对疾病干预效果。通过本次研究所得结果为:分析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比对组,在护理满意度高于比对组;这充分证明综合护理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

综上所述:产后抑郁症是产科常见疾病,予以患者综合护理服务可消除其不良情绪的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满足临床需求,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安玲. 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12):2462-2464.

[2] 徐静静. 综合护理干预与培训解决问题方式缓解产后抑郁症的护理效果[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8):199-200.

[3] 李金玉. 产后抑郁症病人进行身心综合治疗及护理的效果[J]. 妇幼护理,2023,3(16):3860-3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