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气管切开术后递减负压吸痰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2
/ 2

脑卒中气管切开术后递减负压吸痰护理

孙永秀

青海红十字医院,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气管切开术后递减负压吸痰护理,为脑卒中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气管切开术后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吸痰法,观察组实施递减负压吸痰法。比较两组吸痰前、吸痰后1、2、5min的SpO2、吸痰间隔时间、痰液吸净时间、气道损伤状况、吸痰彻底评分及患者家属护理满意率。结果吸痰后1、2、5min,两组SpO2均明显高于吸痰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痰液吸净时间短于对照组,吸痰彻底评分及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吸痰间隔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护理总满意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9,P<0.05)。结论:对脑卒中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实施递减负压吸痰护理,能减少气道黏膜损伤,加快痰液的吸净,提高患者家属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递减负压吸痰护理;脑卒中;气管切开术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脑卒中早期,患者存在脑水肿会损伤呼吸中枢功能,进而对肺部气体交换产生影响,特别是意识障碍患者难以有效咳嗽,不利于痰液的顺利排出,从而对通气状况造成影响,因此需及时给予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术能解除呼吸道梗阻,可维持呼吸道通畅,在这样的情况下,会破坏患者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丧失呼吸道的保温、保湿功能,增加分泌物的黏稠,易侵入细菌,造成感染。这就需要给予吸痰操作,借助合理的负压吸引,吸出潴留的分泌物确保呼吸道的通畅,改善通气状况减少感染。临床上常规吸痰法,通常压力控制在-0.02~-0.04MPa,有着较大范围的可控压力,过大的压力会对呼吸道黏膜造成损伤,而压力太小会影响吸痰效果,为了帮助气管切开者更安全、有效地清除痰液,给予患者递减负压吸痰护理十分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气管切开术后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49~80岁,平均(61.72±8.38)岁;平均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5.55±1.41)分;平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24.52±2.31)分。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50~79岁,平均(62.07±8.29)岁;平均GCS评分(5.32±1.43)分;平均APACHEⅡ评分(25.22±2.03)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借助中心负压吸痰设备及痰管来进行吸痰操作。需要进行培训后,熟练掌握相应吸痰方法的护理人员进行。吸痰指征:患者存在憋气或出现咳嗽时;气道存在痰鸣音;血氧饱和度(SpO2)快速降低。在开展吸痰之前,需要对气道用5mL生理盐水进行湿化。并且每次的吸痰,需要先反折吸痰管,调至中心负压到相应的位置后,在气管套管中插入吸痰管。对照组实施常规吸痰法,设置的吸痰压力,每次控制的范围为-20~-40kPa,抽吸的顺序,要从下到上,间隔2h进行1次吸痰,痰多的时候,需要对吸痰的次数进行调整。观察组实施递减负压吸痰,在吸痰器表面,标识好3个层次压力范围,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吸痰操作,自上而下实施抽吸。两组总吸痰时间,<15s/次,总吸痰的次数≤3次。若是痰液太多,需要间隔一定的时间,再进行抽吸。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吸痰前、吸痰后1、2、5min的SpO2,借助末梢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对SpO2进行测量和记录。(2)比较两组吸痰间隔时间、痰液吸净时间。(3)比较两组7d内气道损伤状况,若出现血丝、鲜血为损伤。(4)比较两组吸痰彻底评分,在吸痰前后,对胸骨上方痰鸣音变化进行听诊,痰鸣音消失为1分、痰鸣音减轻为2分、痰鸣音未改变为3分。(5)比较两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率,利用我院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评价患者家属护理满意率,从多个方面进行评分,总计100分,90~100分为满意、70~89分为基本满意、<70分为不满意。护理总满意率=(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吸痰前后SpO2比较吸痰前,两组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1、2、5min,两组SpO2均明显高于吸痰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吸痰前后SpO2比较(x±s,%)

组别

例数

吸痰前

吸痰后1min

吸痰后2min

吸痰后5min

对照组

40

95.36±1.23

95.89±1.37

96.16±1.42

97.14±1.73

观察组

40

95.39±1.25

96.78±1.56

97.15±1.45

98.78±1.64

t值

0.108

2.711

3.085

4.341

P值

0.914

0.008

0.003

<0.01

2.2两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率比较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护理总满意率

对照组

40

13

20

7

33(82.50)

观察组

40

20

19

1

39(97.50)

t值

5.029

P值

0.025

3讨论

相关研究显示,选择科学合理的吸痰负压,能有效减少受损情况,提高呼吸道护理质量。以往常规吸痰方法,采取不带负压的插管进行吸痰,从下而上进行抽吸,并严格遵医嘱间隔一段时间进行吸痰处理,若气管套管内的痰液量比较多,会对气道造成阻塞,虽然吸痰管的外径小于导管内径的一半,但吸痰管、痰液所占的气管空间比较大,会限制气体交换,造成患者的SpO2出现变化,严重的情况下,会引发低氧血症等问题。

递减负压吸痰法以压力依次递减为原则,气道内的痰液量越多,吸引负压会越大,两者呈现正比关系,痰液减少吸痰压力也就会随之降低。在进行操作过程中,吸痰需要从上往下进行,依据变化的痰液量对压力区间进行适宜的调节,在进行吸痰之前,需要先湿化气道,使痰液的黏稠度下降,改善呼吸道的情况,借助较大的负压,尽量在短时间内吸出痰液,大部分痰液通过首次操作就能够被清除,只有少量会在气道内残留,之后借助逐渐降低负压的方式,开展吸痰操作,一般均能够将痰液吸净。对于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能够明显降低负压吸痰引起的气道出血、黏膜受损等情况。相关文献指出,成人吸痰的时候,压力需要<-33.3kPa,逐渐增大吸痰负压,会延长吸痰的时间,对气体交换会产生更为明显的影响,从而引起低氧血症。

本研究显示,吸痰后1、2、5min,两组SpO2均明显高于吸痰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提示,递减负压吸痰法能减小血氧变化,吸痰负压的大小,会对气道黏膜的损伤产生一定的影响。相关报道显示[14],对气管切开患者,采取由外向内吸痰,并且一边吸引,一边向内进行插管,与由内向外吸痰相比,在吸痰管插入的同时,就能够吸出痰液,避免插入的吸痰管在气管深部带入浅层的痰液。本研究中,观察组的痰液吸净时间短于对照组,吸痰彻底评分及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吸痰间隔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

4结论

综上所述,在治疗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的过程中,安全、有效的递减负压吸痰法,可使吸痰深度、范围变大,改善吸痰时患者的缺氧状态,减少呼吸道黏膜的损伤,同时配合气道湿化干预等措施,能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编写组《.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概要[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22,19(2):136-144.

[2]周艳,许利红,方琴琴,等.气切套管隐匿性移位1例原因分析与护理建议[J].中国乡村医药,2020,27(24):76-77.

[3]侯爽.气管切开病人吸痰负压的研究[C].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3.

[4]王立童,靳丹,王利凯,等.气道廓清技术联合囊上吸痰对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管理的疗效观察[J].沈阳医学院学报,2022,24(5):504-507,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