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2
/ 2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李卓儒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224000

摘要: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痉挛型脑瘫患儿72例,按随机数表方式分为各36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前组患儿常规康复治疗,后组患儿则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GMFM-88)]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痉挛评分量表(CS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MFM-88、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CSS评分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治疗运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和自理能力,值得推广。

关键词: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痉挛型脑瘫;康复治疗;运动功能

脑瘫患儿主要表现为智力低下、肌肉痉挛、精神行为异常等症状,严重影响患儿及其家长的生命质量,需给予积极康复治疗[1]。常规康复治疗主要通过悬吊训练、引导式教育等方式增强患儿协调性运动能力,促进其恢复认知能力。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可通过刺激肌肉规律性运动,改善患儿肌肉痉挛症状,重建四肢生物力线,提高运动功能[2]。本文观察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痉挛型脑瘫患儿72例。纳入标准:符合《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分型和诊断条件》中痉挛型脑瘫的诊断标准[3];无严重感觉障碍,可配合简单指令完成研究;无脑部手术史。排除标准:入组前6个月接受肉毒素治疗;入组前接受抗痉挛药物治疗;合并恶性肿瘤。患儿家长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男性与女性各23例、13例;年龄3~7(5.04±1.24)岁。观察组男性、女性有21例、15例;年龄3~7(5.11±1.15)岁。两组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1)关节训练:将患儿双踝以悬吊带固定后,保持髋关节30°屈曲,膝关节自由伸展后,下肢缓慢左右摆动。(2)骨盆和脊柱纠正训练:将患儿双膝以悬吊带固定后,依据患儿实际脊柱侧弯、骨盆倾斜情况调节悬吊高度,以纠正关节形态。(3)核心肌群训练:协助患儿取仰卧位后,双臂自然抱于胸前,悬吊带固定双膝进行伸膝、抬臀等动作训练。(4)步态训练:患儿床下站立,确保环境安全后,家长搀扶指导患儿进行前方、后方、旋转等重心转移训练。上述训练环节40 min/次,1次/d。(5)日常生活训练:鼓励患儿生活自理,包括洗脸、穿衣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评估患儿病情,对功能异常的肌肉进行刺激治疗。采用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广州市三甲医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粤械注准20162260062,WOND2000F2)进行治疗,依次于斜方肌、竖脊肌、股四头肌、肱三头肌、桡侧腕长伸肌、胫骨前肌等主要运动障碍肌群上用胶布固定电极,根据患儿敏感度及进度调节强度,以肌肉兴奋性反馈及协调运动功能训练为主,20 min/次,1次/d;1周后,指导患儿作指定动作并在运动时关注显示屏肌电信号变化;鼓励患儿增加运动努力程度以最大程度增加信号变化幅度,并以此为基点,鼓励患儿再次运动,当肌电信号强度超过基点时,系统释放电刺激协助患儿完成动作;每个动作训练间隔20 s;治疗时间20~30 min/次,1次/d,6次/周。两组均持续治疗12周。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关节伸展及肢体摆动度显著缩小,肌力显著增加为显效;关节伸展及肢体摆动度有所缩小,肌力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为有效;未能达到以上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GMFM-88)]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痉挛评分量表(CSS)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予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予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观察组

36

20

15

1

97.22

对照组

36

14

15

7

80.56

X2

-

-

-

-

4.4257

P值

-

-

-

-

0.0375

2.2两组GMFM-88、ADL与CSS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GMFM-88、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CSS评分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见表2。

表2两组GMFM-88、ADL与CSS评分比较(x±s,分)

组别

例数

GMFM-88评分

ADL评分

CSS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36

115.24±6.96

138.42±11.96

31.42±5.45

51.31±5.40

11.45±0.96

9.53±0.95

对照组

36

114.58±7.88

123.79±10.20

631.08±6.22

48.84±4.32

11.55±0.99

10.57±0.54

t值

-

0.4721

4.1471

0.3148

4.0146

0.2147

4.2488

P值

-

0.5147

0.0000

0.7561

0.0000

0.8124

0.0000

  1. 讨论

受到各类因素影响,近年来痉挛型小儿脑瘫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常见的小儿疾病。痉挛型脑瘫的常见症状为肢体异常及运动功能低下,包括足内外翻、屈膝、屈髋等,对患儿身心及家庭带来较大压力。脑瘫患儿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智力发育缓慢,临床多通过康复治疗以改善患儿肢体肌肉痉挛症状[4]。已知悬吊训练可通过不同位点的悬吊运动,激活肢体神经肌肉组织,帮助处于异常兴奋或休眠状态下的肌肉重新获得运动稳定性,刺激大脑、脊髓、肌肉内运动感受器发出及接受信息,重建神经控制模式,帮助患儿逐渐适应自身肌肉控制行为状态。同时增加日常生活训练可逐渐提高患儿生活能力,但其治疗过程中存在情绪和训练配合度等较多主观影响因素,使训练效果存在一定局限性[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MFM-88、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CSS评分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将患儿肌电运动状态以数字信号方式显示后,通过实时监测肌电变化,帮助患儿掌握肌肉主动运动,可提升其对肌肉收缩、舒张的控制能力。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悬吊运动可通过反复强化训练不断增强患儿肌肉运动记忆,提升患儿自主肢体运动能力,使其准确掌握站立、翻身、行走等运动技巧,从而帮助肌肉组织及脑神经组织重新建立联系,促进肢体功能康复。此外,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可通过肌电信号差异自动设动动态阈值帮助患儿设立康复目标,提升康复训练客观性,刺激患儿重新建立运动神经网络,提升神经整体性调控能力,提升患儿大运动能力、精细运动能力,加速其脑神经网络重建,并促进其血脑屏障自我修复[6]

综上所述,在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治疗运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和自理能力,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松娜,王悦.肌电生物反馈联合悬吊运动训练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 23(8):30-33.

[2]周宇航.肌电生物反馈联合悬吊疗法对小儿痉挛型脑瘫的治疗效果分析[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 45(5):890-892.

[3]刘乐坤,周方舟.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1(15):147-149.

[4]王珊琼.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痉挛型脑瘫康复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11):0446-0447.

[5]徐万举,杨磊磊.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18):82-85.

[6]邓晓青,黄秀红,邹华娅.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疗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3):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