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安装中的防雷接地技术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3
/ 2

建筑电气安装中的防雷接地技术应用

王炜

522222198708091219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加快发展,防雷接地技术是建筑用于防雷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为了确保防雷作业的合理性,需要提前对施工安装方案进行设计,综合各项要素做好防雷接地的准备工作,确保建筑电气防雷效果达到预期。而在实际施工作业中防雷接地技术应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使用正确的安装方法,才能确保各项装置的稳定运行,保护电气设备安全使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的防雷击能力,从被动防雷变成主动雷电防控,从而达到对建筑物及电气设备的保护。

关键词:建筑电气安装;防雷接地技术;应用

引言

为增强建筑功能,建筑工程内部电气设备种类繁多,在雷击灾害影响下,电气工程运行安全会受到影响。轻则诱发电气设备出现故障,重则导致严重伤亡事故。为避免此类问题发生,应提高防雷接地施工水平,强化各道工序协调控制,确保建筑工程内电气设备运行安全,提高建筑工程电气化水平,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稳定发展。

1建筑电气安装施工要求

电气系统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当前建筑电气系统的功能不断增多,复杂度也越来越高,这就给电气安装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电气安装施工前,应做好相关准备工作,认真分析施工设计图纸,熟练掌握具体的施工任务,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要求开展电气安装施工作业。第一,应结合土建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预埋件的深度与高度等相关参数,同时,应对建筑标高、装饰材料厚度等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第二,在敷设线管的时候,应对线管进行严密绑扎,根据电气安装施工作业需求,将暗配箱固定到提前设定好的位置,同时还要设置相应的标记,以便于明确暗配箱的位置。第三,如果预埋管线需要延伸至建筑物之外,则要根据建筑电气安装施工的实际需求,对预埋管线进行妥善处理,要确保管口密封严实。

2建筑电气安装中的防雷接地技术应用

2.1前期工作

2.1.1明确安装位置及安装流程

①明确电气工程涉及的各设备种类、参数及性能,以此为依据科学选择防雷接地装置的种类和参数。②开展防雷接地实验,明确防雷接地装置安装位置。在防雷接地系统运行过程中,受地震灾害等因素影响,防雷接地装置易出现位移现象。如位置选择不当,固定不严密,则会影响防雷接地系统的功能。③明确防雷接地安装流程,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展开安装作业,以提高防雷接地工作效果。

2.1.2电气设备调试

防雷接地系统关系到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如果电气设备存在运行隐患,会出现防雷接地设备信号中断现象,使接地装置受到损坏,防雷接地设备无法正常运行,电流无法正常引导。在高压雷击影响下,电气设备将受到损坏或直接报废,严重时诱发火灾及触电事故。针对这一现象,在防雷接力系统安装工作展开前,需做好电气设备调试工作,确保电气工程稳定运行,尽可能避免防雷接地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事故。

2.2接地方式

不同的建筑对于接地技术选择各有不同,但都需要符合接地施工的相关标准,防雷接地装置能够实现对雷电的引流作用,由接闪带、接闪器、防雷引下线以及接地网组成。在防雷接地施工作业中,为了确保作业的有效性,通常会采用人工接地的方式。而使用人工接地的方式则需要提前做好接地体的加工,确保接地体结构应用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通常情况下,接地体的材料主要是由钢管、角钢为主,需要结合实际应用需求,提前做好切割工作。一般接地体材料的长度需要控制在2.5m之内。而在施工时,将接地体插入地下时,则需要避免钢管出现倾斜,钢管要垂直入地,同时确保接地体的牢固性。如果使用角钢作为接地体,则其规格应当控制在400mm×400mm×4mm之内,切割长度要控制在2.5m之内。为了便于施工,需要将接地体插入地面的一端削成箭头,提高入地作业的有效性。在人工接地体作业中,会提前设置沟槽,且深度为1m左右,宽度则为0.5m左右,这样能够保障接地体的稳定性。

2.3铺设接闪器

接闪器主要是用于接收雷击的一种金属物体,其主要包含了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网、金属屋面等多种构件共同组成,通常在极易受到雷击的位置进行铺设。对于高层建筑来讲,主要利用接闪带和接闪网实现对建筑的防雷电保护,对于屋顶中一些较为突出的非金属设备来讲,则可以作用接闪杆、接闪线等对其加以防护。另外,在利用屋顶的永久性金属物作为接闪器使用时,需要保证其截面要与有关标准及规范相符合,且保证各部件均能够与接闪器进行有效连接。在高层建筑中,还需要注重侧击雷的防护工作,通常高度大于30米的建筑需要对超出部位水平突出的墙体铺设相应的接闪器;对于高度超出60米的建筑则需要在建筑物的表面的边缘、墙角及设备等区域铺设相应的接闪器。如果建筑外墙已经设置了金属幕墙、门窗等且与接闪器的规格要求相符合的情况下,就可以将这些金属物作为侧击雷的接闪器进行使用。

2.4杆塔接地电阻调整

(1)充分发挥接地电阻降阻剂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接地电阻降阻剂会设置在邻近输电线路塔杆接地极部位,借助接地电阻降阻剂可增加杆塔接地极尺寸,降低接地极与土壤之间的接触电阻值。相关研究显示,在降阻剂使用后,随着时间不断推移,塔杆接地电阻值会呈现下降特征。在小范围接地杆塔或小型接地网中,降阻剂能取得显著的电阻降低效果。(2)爆破接地技术。部分建筑工程占地面积大,为优化大面积土壤接地电阻,可实施土壤爆破处理,使土体中产生缝隙,然后应用专业设备将降低电阻的材料注入缝隙中,以此实现与杆塔接地电阻相接触的土壤电阻率降低的目的,还能减少接地电阻阻值,优化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效果,实现输电线路防雷接地目的。(3)提高接地网面积。在建筑防雷接地施工阶段,可通过提高接地网面积的方式,降低杆塔接地电阻阻值。(4)外引接地。部分施工人员会将接地网与附近低电阻率的土壤相连接,以此提升输电线路杆塔的接地效果,提高管线。利用Navisworks工具整合多个模型,检查碰撞、安排施工进度等任务,运行碰撞检查,软件将自动识别不同专业之间的碰撞和冲突,标记和记录碰撞的位置,导出碰撞检查报告,基于碰撞检查报告的分析,提出设计优化建议。在Navisworks中使用TimeLiner模块,创建施工进度计划,将每个构件和任务定义施工时间、日期、任务类型和构件费用等信息与相应的图元关联生成一个详细的施工顺序信息的5D信息模块,使用BIM软件中的动画展示工具,展示不同工序的顺序和进度,以及构件的安装和拆卸过程,制作一个5D施工模拟动画。使用进度模拟软件(如Fuzor或Navisworks)创建4D虚拟建造模型,将建筑、结构和设备专业的BIM模型与施工进度计划相结合。实时动态跟踪施工进度,与计划进行对比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必要的调整和决策。

结语

在进行建筑防雷接地施工作业时要严格依照相关行业标准以及作业方案设计要求进行,以确保建筑防雷施工作业的有效性。当然在作业之前做好防雷准备工作也是保障其施工顺利的前提。通过对方案设计的合理性的调整,能够确保防雷作业的质量,保障建筑电气的使用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小锋.浅析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防雷接地的施工技术[J].房地产世界,2022(2):114-116.

[2]许武杰.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防雷接地的施工技术探讨[J].四川水泥,2021(9):95-96.

[3]赵振云,赵斌.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防雷接地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1(5):200-201.

[4]王秀龙.建筑电气安装中防雷接地施工技术的应用与质量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34):27-28.

[5]常杰锋.基于建筑电气安装中防雷接地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资讯,2019,17(12):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