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性分析妇产科护理安全中存在的隐患及针对性护理管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3
/ 2

回顾性分析妇产科护理安全中存在的隐患及针对性护理管理措施

周昌羽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回顾性分析妇产科护理安全中存在的隐患,并探讨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措施,以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妇产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识别护理安全隐患,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措施。结果:经过分析,发现妇产科护理安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管理因素、患者个人因素、护理人员因素等。实施针对性护理管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产科护理安全中存在多种隐患,通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回顾性分析;措施

妇产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其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母婴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妇产科护理安全仍存在诸多隐患,如患者因素、管理因素、护理人员因素等[1-2]。因此,对妇产科护理安全进行回顾性分析,识别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护理管理措施,对于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我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妇产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50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分布在26至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1.23)岁;而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则在25至3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1.20)岁。经过对各组基本情况的详细比较,发现两组患者在年龄方面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可以认为这项研究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包括:年龄18-60岁;符合妇产科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接受我院妇产科治疗。

排除标准包括: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无法配合完成本研究者。

1.3方法:

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护理安全隐患情况。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

对患者因素进行相应的分析。患者普遍对病情认知不足,病痛与心理压力易引发恐惧与焦虑。多数患者不了解护理流程,对操作过程产生恐惧心理,影响护理效果。因此,需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首先,开展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病情及护理流程。对年轻、理解力强的患者,口头宣讲健康手册;对年长、记忆力差的患者,则采用视频宣传。其次,全面分析患者的焦虑、烦躁和恐惧心理,实施心理干预,分享成功案例,增强患者信心。同时,介绍医师团队经验与能力,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最后,护理人员应多给予患者鼓励与安慰,加强沟通,让患者倾诉内心感受,从而提升整体护理效果。(2) 针对护理人员,应明确影响其护理安全性的主要因素。护理安全性在护理工作中至关重要,因此,护理人员需从自身出发,提升安全意识,增强应对能力,以优化护理质量。组织统一培训,使护理人员认识自身问题,采取合理措施解决安全意识薄弱问题。尽管妇产科护理工作量大,护理人员仍应明确职责,转变态度,重视护理工作,避免疏忽引发纠纷。医院应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与考核,确保其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护理人员在妇产科护理中,应深入了解相关疾病,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风险,采取合理应对措施。为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应了解法律法规和医德医风标准,严格约束自身行为,确保在法律框架内展现高尚医德。护理人员还应明确妇产科护理的工作流程,遵循规章制度,确保护理工作有章可循。(3)管理因素是导致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主因。医院管理对维护运行秩序至关重要,需加强重视。当前管理制度存在不足,影响妇产科发展;人力资源短缺则降低护理质量。因此,应高度关注妇产科管理,完善制度,引入科学管理条例,提升工作质量。制定奖惩制度,激励护理人员积极性,合理安排排班,提升科室效率。

1.4观察指标

本研究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等。其中,护理风险事件包括跌倒、坠床、药物不良反应等;在进行护理质量评分时,应当从护理态度和护理操作技能这两个核心维度进行细致评估。护理态度的最高评分设定为10分,而护理操作技能的最高评分也同为10分。评分的高低直接反映了整体护理质量的优劣,分数越高,说明护理的综合表现越出色。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IBM SPSS26.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处理。对于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验证,并以(±s)的形式呈现结果。对于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进行分析,并以[n(%)]的形式呈现结果。当P值小于0.05时,认为这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

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跌倒

坠床

药物不良反应

发生率

观察组

50

1

0

1

2(4.00)

对照组

50

3

4

2

9(18.00)

X2

-

-

-

-

5.005

p

-

-

-

-

0.025

2.2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情况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要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操作

护理态度

观察组

50

9.89±0.72

9.02±0.28

对照组

50

7.64±1.37

7.15±1.14

t

-

10.279

11.264

p

-

<0.001

<0.001

3讨论

妇产科作为医院核心科室,其护理质量和医疗水平至关重要。鉴于患者群体的特殊性,不良事件频发,需采取合理的防范措施及应对方案。同时,针对患者个人因素、护理团队及管理水平等影响因素,需全面分析并明确安全隐患,采取针对性治理措施[3-4]。加强患者沟通,提升其对疾病和护理流程的认知,配合护理人员工作;护理人员应转变态度,提高操作熟练度,确保在满足护理制度要求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

本研究结果显示,妇产科护理安全中存在多种隐患,但通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由此说明,该护理管理措施在护理工作中的实施十分重要。提升妇产科护理质量,关键在于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护理人员需丰富基础知识,强化实践操作能力,确保服务质量显著提升。随着医疗水平提升,护士应加大自我要求,通过继续教育和学习提升业务水平。分析护理工作中可能的安全隐患,转变思维方式,增强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工作中需提升观察力,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及时沟通疏导,增强患者信心。医院应组织专业培训,制定针对性培训方案,提升护理人员专业能力[5-6]

综上所述,妇产科护理安全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研究的回顾性分析和对比研究,识别了妇产科护理安全中存在的隐患,并探讨了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妇产科护理质量、降低了护理风险,还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应继续加强妇产科护理安全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赵文萍. 产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临床护理措施研究[J]. 长寿,2023(3):222-223,226.

[2] 程士霞. PDCA循环用于产科护理管理中效果及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母婴世界,2022(5):16-17.

[3] 王丽钠,谈小雪,李貌,等. 基于Kaiser模型的灾害脆弱性分析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22,52(10):837-840.

[4] 江文. 产科护理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相关预防对策[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2,7(33):11-14.

[5] 李莉. 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 健康女性,2022(20):211-213.

[6] 周艺伟. 产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 养生保健指南,2021(28):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