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3
/ 2

探究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应用价值

赵晓蓉

旺苍县中医医院检验科  四川广元  628200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法,选择5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检查,对照组仅接受血常规检查。观察指标包括血常规项目和生化检验项目。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血常规指标和生化指标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占比、淋巴细胞占比相对较低,而对照组相反。在生化指标方面,对照组的总胆红素和丙氨酸转移酶水平明显高于实验组,而白蛋白和与球蛋白比值显著低于实验组。结论: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能够反映其病情严重程度和生理状态。因此,在临床实践中,综合考虑这些指标的变化,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及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应用价值

引言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不同的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等。这些病毒可以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多样,从无症状到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血常规检查是评估患者全身状况的基本检查之一,可以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和炎症反应。生化检验则是评估肝脏功能的重要手段,可以检测肝脏合成、分泌和排泄功能的异常。在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血常规和生化检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炎症反应;生化检验中的ALT、AST、ALP、GGT等酶类指标可以反映肝细胞损伤的程度。通过定期进行血常规和生化检验,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指导临床治疗。血常规和生化检验中的一些指标,如白蛋白、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等,与病毒性肝炎的预后密切相关。对于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血常规和生化检验,可以早期发现病毒性肝炎,及时进行治疗,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血常规和生化检验在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文采用回顾性研究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病毒性肝炎患者50例。然后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年龄范围分别为20到60岁和20到60岁。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44.5±1.2岁和43.9±1.6岁P值P>0.05。说明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可作比较。

(二)实验方法

为了探索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采用了对照试验的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相关血常规检查,这些检查通常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项目,以评估血液中各种细胞的数量和比例,从而了解患者的血液情况。

而实验组患者则接受更为全面的检查,不仅包括了相关的血常规项目,还进行了生化检验项目的检查。生化检验项目通常包括血清肝功能指标(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凝血功能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等)、电解质测定等,以评估肝功能、凝血功能以及电解质平衡等方面的情况。具体操作上,实验组患者会在进行相关血常规检查的同时,额外接受生化检验项目的检查,包括提取更多的血液样本进行生化指标的测定,或者在同一份血液样本中进行多项指标的测定。这样可以在相同的条件下,全面评估患者的血液情况及生化代谢情况。

(三)观察指标

1.血常规项目: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NE)占比、淋巴细胞(Lym)占比

2.生化检验项目:血清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与球蛋白(GLB)比值(A/G)、丙氨酸转移酶(ALT)

(四)研究计数统计

统计数据用SPSS22.0进行,用±s检验和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显著性。

二、结果

表1两组研究对象血常规指标对比

组别

WBC

PLT

NE占比

(%)

Lym占比(%)

实验组

4.09±1.08

98.31±28.14

41.01±10.13

40.05±6.20

对照组

4.82±1.04

101.28±22.11

54.36±4.86

25.15±4.00

P值

<0.5

<0.05

<0.05

<0.05

综合分析以上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血常规指标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占比以及淋巴细胞占比均相对较低,而对照组则相反。这些差异可能反映了两组研究对象在病毒性肝炎方面的不同生理状态或疾病程度。

表2两组研究对象常规生化指标对比

组别

TBIL

ALB

A/G

ALT

对照组

31.46±1.17

35.27±1.16

1.11±0.10

66.00±3.17

实验组

24.87±1.18

39.22±1.13

1.48±0.12

38.16±1.15

P值

<0.05

<0.02

<0.05

<0.05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常规生化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对照组患者的TBIL和ALT水平明显高于实验组,而ALB和A/G比值显著低于实验组。这些结果表明实验组的肝功能和蛋白质代谢出现异常,可能与病毒性肝炎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因此,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需要更加重视,以改善其肝功能和蛋白质代谢,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三、讨论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常规及生化指标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实验组的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占比和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白蛋白、A/G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表明实验组患者的肝功能和蛋白质代谢水平相对良好。相反,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占比高于实验组,但总胆红素水平、白蛋白水平和A/G比值则低于实验组。这可能反映了对照组患者的肝功能和蛋白质代谢出现异常。总体而言,这些数据为评估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疾病状态提供了重要线索。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占比和总胆红素水平的异常可能提示肝炎病情加重,而白蛋白水平的降低可能与肝功能受损有关。因此,通过这些血常规及生化指标的检测,可以更好地评估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疾病状态,并制定相应的治疗和护理策略,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四、结论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能够反映其病情严重程度和生理状态。因此,在临床实践中,综合考虑这些指标的变化,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及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伟,张睿.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应用价值分析[J].大医生,2023,8(04):87-89.

[2]王辉.血常规及生化指标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价值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22,29(10):1089-1092.

[3]谢伟波.病毒性肝炎诊断时采用血常规和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效果[J].智慧健康,2022,8(08):11-13.

[4]王德生.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22):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