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选线在公路路线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3
/ 2

生态选线在公路路线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钱志伟  

南通景成交通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 南通  226500

摘要:公路路线规划是公路设计的关键一环,它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公路的行驶安全和效率,也将威胁或带动区域的生态环境。传统的公路规划方法一般重视经济效益和技术适应性,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为此,引进生态选线思想,重视综合地质、地形、社会经济和生态等因素,进行发展。此研究基于生态选线模型,采用环境敏感性指数法、自然分布图法等为核心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对公路规划选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生态破坏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规遍策略。研究结果显示,生态选线在公路规划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公路建设对环境的破坏,提高公路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满足公路的功能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本研究为相关人员在公路路线规划中增加生态选线思路并平衡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公路规划;生态选线;环境破坏;科学性和合理性;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平衡;

引言

公路设计中的路线规划部分是工程的关键阶段,其决策的影响范围不仅涵盖公路的实际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还跨越到周边的生态环境领域。传统的选择方法主要侧重于经济和技术可行性,而对于那些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决策却往往视而不见。然而,随着社会对生态保护意识的日益觉醒,如何在公路规划设计阶段引入生态选线的理念,优化选线策略,从而达到尽可能减小破坏的目标,已经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来探讨生态选线这一新颖理念在公路路线规划中的应用,并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期达到更好地平衡公路建设和生态环保的目标。

1、公路规划与生态选线的基本理论

1.1 公路规划的定义和意义

公路规划是指在考虑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公路线路、断面、标准及设计要求的过程[1]。公路规划的意义在于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满足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提供基础设施保障。其核心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选择和设计,以便达到经济、快捷、安全、舒适的运输目的。公路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合理布局、合理线型、合理断面、合理标准以及合理的工程造价,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来制定和实施规划方案,为未来交通运输发展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从生态角度来看,公路规划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公路规划需要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而非仅仅是交通运输效益的最大化。只有合理利用生态选线,将公路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才能实现公路建设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

1.2 生态选线的理论和方法

生态选线是指在公路规划中,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考虑,通过综合分析地质、地形、社会经济和生态等因素,选取最合适的公路线路。其核心理论是在公路规划的初期阶段就将生态环境因素纳入考虑范围,以实现生态环境与公路建设的协调发展。生态选线的方法包括环境敏感性指数法和自然分布图法[2]。环境敏感性指数法通过对道路周边环境敏感程度的综合评价,量化分析不同选线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从而指导公路规划中的选线选择;自然分布图法则是基于生态系统对区域内地形、水系等自然条件的依赖程度,通过绘制自然分布图,确定公路选线的优劣。

生态选线的理论和方法的提出,为公路规划注入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有利于避免或减小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3]。通过科学运用环境敏感性指数法和自然分布图法,能够为公路选线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确保公路规划更加合理和可持续,从而实现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

2、生态选线在公路规划中的应用

2.1 环境敏感性指数法在公路选线中的应用

环境敏感性指数法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可以帮助评估公路选线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该方法通过对选线区域的地质、水文、生态等因素进行评价,并结合权重分配,计算出环境敏感性指数,从而指导公路选线的决策过程。在公路规划中,环境敏感性指数法的应用能够有效地识别出对环境影响较小的选线方案,为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4]

以实际案例为例,研究人员对公路选线区域的地质、地形、水系、植被覆盖等因素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根据各项因素的重要程度确定相应的权重,并运用环境敏感性指数计算公式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分析不同选线的环境敏感性指数,可以明显看出各个选线在环境影响上的差异,为公路选线的最终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敏感性指数法在公路选线中的应用能够客观地评估不同选线对环境的影响,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支持,也为公路规划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2.2 自然分布图法在公路选线中的应用

自然分布图法是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空间分析方法,在公路选线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方法通过对区域内地质、地形、水系、土壤类型等自然要素的空间分布图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有效评估不同选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并辅助确定合理的公路规划方案。

自然分布图法能够综合考虑各类自然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公路选线提供客观的环境背景资料[5]。通过GIS空间分析技术,可以对不同选线方案影响区域内的生态敏感区、生物多样性分布等进行精细化识别和评估。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地形数据和植被信息,结合自然分布图法进行的空间分析,还能够评估选线对雷击、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潜在影响。

自然分布图法在公路选线中的应用,能够为规划者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公路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符合生态选线的理念。

3、基于生态选线的公路规划策略建议

3.1 增加生态选线思路的公路规划策略

生态选线思路的引入将是公路规划的重要创新。需要通过生态敏感性分析,评估潜在建设区域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重点考虑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景观连通性等指标,从而在早期规划阶段就可以避免对脆弱生态系统的影响。在公路规划中,引入生态廊道设计理念,合理安排生态廊道位置,以促进动植物的迁徙和避免生境破碎化。针对不同区域特点,可以采用生态补偿措施,例如进行生态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加固等投入,以保证公路建设过程中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最小化干扰。

总的来看,增加生态选线思路的公路规划策略,不仅可以有效减轻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还有助于提高公路设计的可持续性和适应性,从而实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利益的统一。未来在公路规划实践中,应当更加积极地倡导生态选线思路,引导决策者和规划者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到公路规划的全过程。

3.2 平衡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公路规划策略

在实际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此,可采取一系列策略,比如在公路规划中引入生态补偿机制,对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区域实行相应的补偿措施,以保护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应该注重公路规划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和经济发展状况。在规划过程中,可以采取充分调研的方式,了解当地居民对公路建设的期望和需求,确保公路规划能够服务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减少可能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还可以通过促进当地产业发展、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从经济上促进公路建设与当地社会经济的良性互动。

平衡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公路规划策略包括生态补偿机制和公路规划与社会经济相结合,以此推动公路规划在既满足交通需求又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本研究以生态选线在公路路线规划中的应用为出发点,运用环境敏感性指数法、自然分布图法等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探讨了生态选线思想在公路规划中的实际运用。结果表明,引入生态选线思想的公路规划,能够有效降低对环境的破坏,提高公路规划的科学性,并满足公路功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然而,如何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运用生态选线思想,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其在公路规划中的效果,是目前还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期望这一研究能为公路路线规划相关工作人员在处理路线规划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支持。

参考文献

[1]程国宏.生态选线理念在公路路线设计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21,(Z1).

[2]李继冰.生态选线理念在公路路线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22,(17).

[3]路璐.生态选线理念在公路路线设计中应用分析[J].运输经理世界,2023,(07).

[4]辛嵘花.生态环境改善与社会经济发展[J].中国外资,2020,(11).

[5]范子铮.生态选线理念在公路路线设计中的渗透[J].四川建材,2022,4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