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保护的水工环地质勘查思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3
/ 2

基于环境保护的水工环地质勘查思路分析

谭骏

安徽省核工业勘查技术总院  安徽省 芜湖市  241000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水工环地质勘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对比传统的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与新时期勘查方法的差异性,分析传统水工环地质勘查过程中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出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从优化勘查方法、完善环境评估机制、强化地质勘查过程管理及建立环境补偿机制四个方面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环境保护;水工环;地质勘查;思路分析

0引言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向环境友好性模式转换,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更加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城市经济规模的增加,也导致地质勘查工作逐步从单一的建筑工程勘查向超长线路、水文地质、矿山等方面转换,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地质勘查工作依赖于野外作业获得相应的地质参数,同时地质勘查也对自然环境带来了较大的破坏。基于此,本文从传统的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入手,分析了当前水工环地质勘查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改进策略,可为水工环地质勘查的环保问题提供参考。

1水工环地质勘查

水工环地质勘查是水文、工程及环境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总称,也是水力资源开发、工程建设及环境保护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步骤。当前,水工环地质勘查主要是通过数种技术手段,根据国家规范及技术标准对一定区域内的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及检测,为水文、工程及环境工程项目建设提供相关技术参数。

传统的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主要集中于技术人员通过野外实地考察,收集地质资料、岩土类型、水文地质等资料,并结合钻孔取样及室内试验结果确定工程建设所需要的数据,如地震参数、桩基参数、水位参数及地层数据等,最终形成水工环勘查报告,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出建议。传统的水工环地质勘查更多的依赖于勘查人员的经验,工作量较大,且工作效率较低,同时传统的技术方法存在较大的误差,容易出现地质参数过于保守、不准确等质量通病。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的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通过借助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勘查技术成果更为准确、效率更高。同时,现代水工环勘查技术具备更高的环境友好性,对环境的污染更少。

2传统水工环地质勘查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受传统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的影响,当前的勘查工作重点仍集中于地质钻孔、土工试验等传统的地质勘查手段,这些地质勘查方法对区域内的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首先,地质钻孔本身属于一种破坏性的钻探工作,特别是在野外工作时,由于地质钻孔所需要的人员多、物资多、机械大等需要运至指定地点进行长时间的地质钻探工作,势必会对沿途的植被资源、地下水、土壤等造成较大的污染。另一方面,地质钻孔钻进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土层采取不同的护壁措施,如黏土球、水泥、泥浆等,在浆液使用完成后,大分部的钻机均未进行有效的处理,而是随意丢弃,无法有效的回收利用,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最后,野外施工班组管理较为混乱,野外钻孔是一项施工难度高、技术难度大的工作,但当前的施工班组主要为以劳务为主,缺乏具备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参与,造成勘查人员在工作及生活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在特殊场地内不正确的钻孔方式会对地质情况、区域植被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综合而言,当前水工环的地质勘查工作技术较为落后,现场施工及人员管理落后,导致水工环勘查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

3基于环境保护的水工环地质勘查策略分析

3.1优化勘查方法

水工环地质勘查过程中引起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地质勘查手段过于落后,环境友好性较差,容易对地质环境造成破坏性的后果。例如,在边坡勘查中,地质钻孔、钻探施工振动等均会对边坡稳定性造成影响,在水文地质勘查中,地质钻孔容易引发水土流失、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因此,解决水工环地质勘查的首要任务是减少传统勘查手段及技术的应用,引入更先进的地质勘查手段,降低破坏性勘查对环境的破坏。

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全球卫星定位(GPS)是近期发展起来的地质勘查手段,在区域地形地貌、地质环境及水文环境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与传统的地质剖面图相比,借助3S技术可以生成更为直观的三维模拟图,且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3S技术降低了勘查技术人员技术难度,简化工作程序,减少野外钻孔数量的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特别是在勘查结构地质方面,借助先进的超声波技术及雷达技术,实现地质结构的快速模拟,减少对植物、土壤等破坏。

3.2完善环境评估机制

    水工环地质勘查是工程建设的必备步骤,涉及大量的野外作业,势必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是无法避免的,但通过有效的勘查前环境评估机制,可减小环境破坏,实现技术工作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目标。当前主流的环境影响评估模型主要为EIA,即根据水工环地质勘查的主要内容及目标,对勘查区域内的勘查技术手段、勘查周期、勘查方案、噪音污染等进行评估,分析勘查工作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问题。根据分析结果,可优化勘查手段、调整勘查方案,最终实现完成水工环勘查技术工作的同时对环境的破坏达到最小。

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按照环境友好型的目标确定勘查方案,在野外勘查过程中应对钻机队伍进行宣贯及培训,促使野外作业人员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于班组的管理,可采用责任制,确定责任人,根据环境评估机制的执行效果确定班组绩效,对于执行效果较好的班组予以奖励,而对于执行较差的班组应进行重新交底或及时更换班组。

3.3强化地质勘查过程管理

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一般需要较长的野外施工周期,野外作业人员较多,班组分布较为分散,且班组人员主要以文化程度较低的工人为主,技术及管理人员较少,无法及时对勘查作业实现全员管理,容易导致施工现场管理薄弱,作业人员环保意识差,无法实现有效监管,因此应强化勘查过程的管理工作。首先,加强人员的管理,根据勘查要求,选择技术能力强、团队合作能力强的班组,并做好人员培训工作,使其具备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其次,勘查作业过程中,加强事中监督,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进一步提高班组人员的环境保护责任感。在此,规范勘查作业过程中垃圾回收制度。钻探人员达到现场后,应与技术人员确定钻孔位置,尽量减小钻孔操作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做好防护工作;对于无法避免的环境污染问题,应采取技术手段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对于钻探过程中产生的泥浆、污水,可采用小型过滤设备进行处理或集中起来一起处理,泥浆可进行固快处理统一收集后进行处理,对于钻探人员的生活垃圾,应在钻孔结束后统一回收,确保勘查作业完成后对环境的污染达到最小。

3.4建立环境补偿机制

环境补偿机制在水工环地质勘查结束后,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评估,当对环境造成破坏时,采取一定的措施对环境损害进行适当的补偿及修复。首先,在地质勘查工作开展前,应对可能造成的环境破坏问题进行评估,并确定环境补偿的方法及标准,尽快消除勘查工作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其次,水工环地质勘查费用中应设立专门的环境补偿资金,从而更好的为环境损害的补充提供资金保障。最后,勘查作业完成后,对勘查作业过程中造成的环境问题进行评估,制定完善是生态修复计划,对受损环境及时修复。

4结论

    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在我国水文、工程及环境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传统的水工环地质勘查环境友好程度低,对环境的破坏较大。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传统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的环保问题,分析出现环保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过程中,应根据勘查技术要求,优化勘查方法,并对勘查工作造成的环境问题进行有效评估,强化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并在钻探结束后及时进行环境补充,降低钻探工作对环境的破坏。

参考文献

[1]马妍.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水工环地质勘查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1,39(05):135-137.

[2]张财务.基于矿山水工环地质勘查现状及地质灾害评估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24,36(02):92-94.

[3]李坊辉.环境保护下的矿山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的对策[J].冶金与材料,2023,43(10):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