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的循证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3
/ 3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的循证护理体会

陈担担  侯营营   双莹

广东省深圳市儿童医院   邮编:518000

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EBN)在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48例行择期介入手术的CHD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EBN组(观察组74例)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74例)。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EBN干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期间并发症(心率失常、术后出血、封堵器脱落)情况差异,并比较两组术后1d和3d的舒适度[舒适度-行为量表(Comfort-B)]及疼痛程度[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均<0.05)。术后1d时,观察组Comfort-B、FLACC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3d时,两组Comfort-B、FLACC评分均较术前1d时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HD患儿行EBN管理,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且增加患儿术后舒适度,利于患儿预后。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循证护理;效果

先天性心脏病(CHD)病情发展迅速,且致死率较高,若不及时手术治疗,患儿可发生心衰、缺氧等严重并发症,对患儿生命健康造成威胁。CHD患儿在入院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常因陌生环境、术后疼痛等因素哭闹不止而使其依从性与配合度极低,不利于患儿预后,故给予患儿科学且系统的护理方案对其预后恢复非常重要[1]。本研究为探讨循证护理(EBN)在CHD患儿围术期的应用效果,选取我院148例行择期介入手术的CHD患儿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于我院行择期介入手术的148例CHD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医学检验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CHD,且符合介入手术适应证患儿;年龄为0~3岁患儿;患儿家属均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且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患儿;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或感染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EBN组(观察组74例)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74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n(%),(±s)]

组别

例数

性别

年龄/岁

疾病类型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观察组

74

35(47.30)

39(52.70)

1.48±0.37

17(22.97)

43(58.11)

14(18.92)

对照组

74

33(44.59)

41(55.41)

1.54±0.42

15(20.27)

46(62.16)

13(17.57)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入院宣教、术前准备、术后病情观察、用药指导及出院指导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EBN管理:成立EBN小组,遵循EBN基本原理、查阅相关资料,并联合高年资护士临床经验,制定护理方案[2]。①患儿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不安及恐惧心理,需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向患儿家属讲解手术流程、优点及相关注意事项,与患儿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使患儿与患儿家属保持积极治疗的心态;指导患儿家属与医务人员共同安抚患儿,缓解患儿在陌生环境中的不安情绪。②术前完善各项检查,辅助术者确定合适的封堵器以降低术后封堵器脱落发生风险,并落实禁饮禁食等术前准备工作[3]。③入手术室时给予患儿抚触、言语安慰等措施,维持室温于25~26℃;并在术中辅助术者完成手术,尽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血栓发生风险;术中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情况,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④术后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使患儿对术侧肢体进行8h制动,并使用压力器按压切口,避免发生渗血;对躁动的患儿需给予适当的镇静处理以防止封堵器的脱落、移位等并发症发生;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降低呼吸系统感染发生风险;每隔15~30min评估患儿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局部皮温,确保静脉回流通畅,避免血栓形成[4]。⑤指导患儿家属给予患儿心理安慰,以鼓励的语言或抚触缓解患儿术后不适及疼痛;并指导患儿家属对患儿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出院时给予用药指导,并嘱咐患儿家属按时复查。

1.3 指标评估方法

1.3.1 舒适度评估方法

在术后1d和3d时,根据舒适度-行为量表(Comfort-B)评估患儿舒适度,量表总分为6~30分,分数越高,舒适度越低。

1.3.2 疼痛程度评估方法

在术后1d和3d时,根据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估患儿疼痛程度,量表总分为0~10分,分数越高,疼痛程度越大。

1.4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期间并发症(心率失常、术后出血、封堵器脱落)情况差异,并比较两组术后1d和3d的舒适度(Comfort-B评分)及疼痛程度(FLACC评分)差异。

1.5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数据分析用SPSS19.0软件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表2)。

表2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d

观察组

74

81.39±13.24*

5.17±1.15*

对照组

74

87.56±13.76

6.74±1.2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术后1d和3d时Comfort-B、FLACC评分比较

术后1d时,观察组Comfort-B、FLACC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3d时,两组Comfort-B、FLACC评分均较术前1d时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表3)。

表3两组术后1d和3d时Comfort-B、FLACC评分比较(±s)

单位:分

组别

例数

时间

Comfort-B

FLACC

观察组

74

术后1d

18.54±2.17*

5.17±0.84*

术后3d

15.84±3.22#*

3.14±0.53#*

对照组

74

术后1d

20.18±2.05

5.72±0.75

术后3d

17.63±2.49#

3.94±0.62#

注:与本组术后1d比较,#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住院期间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表4)。

表4两组住院期间并发症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

心率失常

术后出血

封堵器脱落

总发生率

观察组

74

1(1.35)

2(2.70)

1(1.35)

4(5.40)*

对照组

74

4(5.40)

5(6.76)

3(4.05)

12(16.2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介入手术已成为目前治疗婴幼儿CHD的一种常用方法,但术后仍可发生封堵器脱落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手术效果,故给予CHD患儿高效且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提高手术成功率有积极意义。EBN为根据临床证据制定并实施针对性护理方案的新型护理模式,具有科学性、高效性特点[5]。另外,CHD患儿年龄较小,其住院期间情绪与依从性与患儿家属的情绪密切相关,故本研究在对患儿进行相应心理及行为干预的同时还对患儿家属进行相关知识讲解,促进护患间有效沟通,增加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以间接影响患儿住院期间情绪及舒适度。本研究结果也显示,给予EBN管理的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舒适度均较给予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高[6]。提示EBN模式可同时满足患儿及患儿家属的心理需求而缓解患儿术后焦虑、不安等负性情绪,利于增加患儿住院舒适度。

此外,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疼痛程度也较对照组轻。分析其原因可能与EBN模式在术前缓解患儿负性情绪且在进入手术时给予患儿安抚等措施对降低患儿手术应激反应有利有关。本研究结果也表明,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考虑与EBN模式在术前完善各项检查,于减少术者重复操作有利;术中严密观察患儿体征指标且积极配合术者手术,利于降低手术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有关。

据陈北涛等学者研究发现,在CHD患儿介入手术过程中,导管的刺激易诱发患儿出现心律失常,而术后压迫止血不当可使患儿发生出血或血栓等并发症,术者封堵器选择不合适也增加封堵器脱落发生风险,影响患儿手术效果。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提示EBN模式对CHD患儿术前完善检查、帮助术者选择合适封堵器、术中辅助手术、术后压迫切口并制动患肢等干预方法均利于降低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于改善患儿预后有一定影响。不仅如此,观察组住院时间也短于对照组,究其原因可能与EBN模式降低手术并发症、且减轻患儿应激反应,对促进患儿身体机能恢复有利有关。

综上所述,EBN模式应用于CHD患儿围术期护理工作中,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且能缓解患儿术后疼痛及不适,降低手术并发症,对促进患儿康复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海浩,胡慧娴,张露露,陈若燕. 护理风险管理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围术期中的应用[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4,14(02):87-89+93.

[2]闫丽伟,谌启辉,李坤,白希玲,吴振宇,王明伟,王杭. 围术期不同营养支持方案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临床转归的对比分析[J]. 医药论坛杂志,2023,44(22):43-46+50.

[3]王晓梅,尚丽丽. 优质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黑龙江医学,2023,47(19):2418-2420.

[4]钟惠真,邱宏,章征兵,李斯斯,张盛,朱玉凤,余雯.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呼吸系统不良事件预测模型的构建[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23):3981-3984.

[5]邓润迪,张凤文,张戈军,潘湘斌. 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围术期管理[J]. 中国循环杂志,2021,36(09):933-936.

[6]马新平,刘彩霞,秦珍珍. 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围术期治疗策略[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7):2978-2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