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法的应用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3
/ 2

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法的应用体会

张绘敏王晶通讯作者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01403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法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抽选医院2023年1月至2023年8月期间的儿科临床实习护生4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22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儿科教学方式,观察组则通过实施多元化教学法。对比两组护生的理论考试以及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分数。结果 观察组护生的理论考试以及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法效果良好,护生的理论以及时间操作水平均显著提升。

关键词:儿科;临床护理教学;多元化教学法;理论;实践操作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服务需求的日益增加,儿科临床护理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备受关注。儿科护理作为护理学的重要分支,其独特性和复杂性要求护理人员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灵活应变和高效沟通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多元化教学法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多元化教学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策略,包括案例教学、模拟训练、问题导向学习(PBL)、基于团队的学习(TBL)等,旨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通过这些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儿科护理的核心知识,提升其在临床实际中的应对能力。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医院2023年1月至2023年8月期间的儿科临床实习护生4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22例,观察组男性4例,女性18例,年龄19岁至22岁,平均年龄(20.13±0.53)岁。对照组男性3例,女性19例,年龄19岁至22岁,平均年龄(20.36±0.47)岁。两组常规资料如性别、年龄均相近,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班级采用传统的儿科教学方法,主要由教师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以达到教学效果。观察组班级则通过分组讨论、竞赛对抗和课堂奖励等多种形式实施多元化教学法。(1)案例分析法,教师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提前一周准备相关典型临床案例,收集住院患儿病史和典型病例。在课堂上详细讲述具体方法,要求学生以4-6人为一组,共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深入的案例分析。课堂上,由各小组推荐的学生代表发言,分别阐述各自的观点。最后,教师对每个学生代表的观点进行评价,指出错误、遗漏及不妥之处,并肯定其正确认识,同时总结课堂上的难点和重点[2]。(2)思维点拨法,通过教师设置疑问,引导并启发学生,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此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和教学重点,教师通过提出不同的问题,使学生积极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授课过程中,通过使用“为什么”、“有什么”以及“怎么办”等词汇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活动,随着问题的逐步深入,将课堂知识逐步浅出,加强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例如,针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以在课堂上提出“这是什么病?”“患儿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病?”“发生这种病后该怎么办?”鼓励学生积极作答,同时详细讲解该病的发病原因、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护理措施及预后效果,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相关知识,并将护理方法融会贯通[3]。(3)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充分利用图片、视频、声音等多媒体手段,将临床抽象内容具体化给学生,如侵入性操作和各种临床阳性体征等,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深他们对抽象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多媒体教学法适用于儿科心肺听诊、儿科护理操作、先天性心脏病血流动力学、区别足月新生儿与早产儿等教学内容。(4)情景教学法,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按照事先选定的情景设定患儿就诊情形,要求学生分别扮演患儿、护士、家长等角色,在临床实际模拟情景下模拟患儿的病症表现、护理方法以及如何与家属沟通等,最后由教师逐一点评,指出不足和错误[4]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生的理论考试以及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分数。

1.4统计学方法
    SPSS26.0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各自使用均数±标准差、率表示,之后分别实施t检验、X2检验,P<0.05差异显著。

2结果

观察组护生的理论考试以及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护生的理论考试以及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分数

分组

理论考试分数

实践操作考试分数

观察组(n=22)

86.67±2.28

91.42±2.54

对照组(n=22)

80.63±3.36

82.31±3.43

t

6.977

10.011

P

<0.05

<0.05

3讨论

在儿科护理教育中,传统教学法主要依赖课堂讲授和书本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有其优点,如系统性强、知识传递效率高等,但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首先,传统教学法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种单向的信息传递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容易导致他们在实际操作中缺乏应变能力和创新思维。其次,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是传统教学法的另一大问题。尽管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学习到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在临床实践中,他们往往缺乏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导致在面对复杂的临床情况时感到束手无策

[5]

多元化教学法是一种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策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灵活调整教学方法的教育模式。它旨在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互动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增强其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多元化教学法包括但不限于案例教学、模拟训练、问题导向学习(PBL)、基于团队的学习(TBL)、角色扮演、翻转课堂等多种形式。这种教学方法具有几个显著特点。首先,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各种互动和实践活动,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知识探索者和问题解决者。其次,多元化教学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传统教学法中,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常常脱节,而多元化教学法通过模拟训练、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应变能力[6]。另外,多元化教学法强调个性化教学。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背景、兴趣爱好和认知能力,多元化教学法通过差异化的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帮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再者,多元化教学法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除了传统的笔试,还包括操作考核、案例分析、团队项目等多种形式,使评估更加全面和客观。最后,多元化教学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虚拟现实(VR)、在线学习平台和多媒体教学等手段,拓展教学的时空界限,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实效性。总的来说,多元化教学法以其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策略,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现代教育特别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方法。

    综上所述,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法效果良好,护生的理论以及时间操作水平均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侯志英.多元化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知识文库,2022,(12):100-102.

[2]白云峰,葸红,李婷.多元化教学法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8):171-172.

[3]李愿愿.多元化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茶叶,2020,42(03):228-229.

[4]李洪生,张梅,邓现梅,等.多元化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评估[J].现代职业教育,2019,(10):100-101.

[5]杨娜,刘翅琼.儿科临床护理教学改革中多元化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03):127-128.

[6]刘倩.多元化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中国人,2017,(1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