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林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3
/ 2

营林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

杨晓丽

重庆市江津区四面山森林资源服中心,重庆市 江津区 402296

摘要:火灾是森林资源遭受破坏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旦产生着火点火势则会在短时间内扩大燃烧范围,严重影响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因此相关部门应当重视林木的可燃性特征,利用现代化技术动态化监督管理森林情况,从而最大化规避森林火灾风险。营林技术是当前广泛应用的火灾防范技术,相关部门利用这一技术方式,可以全面提升森林防火能力,有效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频次。随着林业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技术人员需要提高营林技术的应用效率,提高森林防火工作的科学性水平,同时应当根据区域森林资源环境情况,采取多元化措施进一步优化营林技术,全方位贯彻落实森林防火工作。本文基于森林防火工作,进一步分析营林技术应用现状,在开展森林防火工作实践中深入挖掘营林技术应用价值,精准掌握技术在各个环节的应用要点。

关键词:营林技术;森林防火;技术要点

引言:经济建设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在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前进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不可避免的环境破坏性影响,造成空气质量严重下降,自然灾害发生频次升高等后果,对于森林资源建设管理而言提高了火灾发生概率,不仅大面积破坏森林资源,同时被火灾烧毁的土壤难以恢复种植效益,火灾燃烧的气体导致空气严重污染,因此应当加强森林防火的重视程度,在工作中严格控制可燃物,利用营林技术从源头上杜绝火灾的发生。

一、营林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一)林地病虫灾害严重

病虫害问题是森林资源受到侵害的重要因素,一般程度较轻的病虫害问题不利于林地的树木长势情况,树木生长质量严重降低,过于严重的病虫害则会导致树木成活率降低,久而久之变成干枯树木,成为诱发火灾的导火索。在林业建设发展全过程中,如果未能加强林业资源的维护与管理,一旦出现病虫害问题则会导致树木种子在开始发育阶段受到侵害,严重影响树苗后续的健康生长,在这一病虫害影响条件下,相关部门难以稳定顺利地开展营林工作。在营林工作开展中,病虫害问题是导致森林资源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因素,由于森林环境相对复杂[1],病虫害问题向着多样化方向演变,给林业建设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技术人员要提升营林技术的应用效率应当首先确定病虫害类型,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化的解决方案。

(二)营林管理疏忽

在营林工作开展过程中,管理工作是否符合标准是影响林业建设的关键因素,管理工作在营林当中占比较大,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加大营林管理力度,严格执行管理标准。但是当前部分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忽略了营林管理,可能成为森林火灾形成的导火线。此外,为了降低森林火灾发生概率,相关人员在选择不同类型的种植植被时,应当结合区域环境和防火工作条件,避免在选材方面出现盲目跟风的现象,根据林业建设相关资料分析,如果树木品种引入上存在被动问题,过于依赖市场需求开展种植工作,不利于降低火灾风险。

二、营林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价值

营林技术体系在现代化森林防火工作体系当中,呈现出相辅相成的作用关系,相关部门提高营林技术应用效率,有助于全方位优化林区的生态环境情况,突破森林防火工作困境,以天然方式最大化地降低火灾对森林资源的影响。当工作人员按照森林防火规定以及营林技术应用标准开展工作之后,采取营林措施的区域发生火灾情况,由于营林工作在前期阶段的有效干预,火灾会在防火树种以及森林防火生物阻隔带等技术方式的支持下达到缓解火势的目的,最大化缩减火灾受损范围,将火灾在森林当中产生的有害气体物质控制在响应范围内[2]

三、营林技术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应用措施

(一)混交耐火种设立生物防火隔离带,提高森林自我防护能力

从林区树木种植类型总体情况分析,通常包括乔木、灌木以及草本植物等,一旦周围环境形成燃烧条件则会在短时间内扩大火势,不同类型的树种本身依赖程度有所区别。根据相关森林火灾事故数据调查研究结果分析,火灾产生根本原因与林区树木性能结构有直接的联系,如果相关人员在工作开展中选择油脂性高、保水性差树种,一旦造成起火点火势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造成严重的林业资源损坏、空气环境污染等生态性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技术人员需要利用营林技术有效缓解火势蔓延速度,耐火树种本身具有耐火性强、含水量高的性能特点,在林地种植耐火树种有助于在火灾发生时,最大化地发挥其阻燃或缓燃功能,达到控制火情的目标。具体来看技术人员在选择树种时,应当增加楠木、冬青、女贞、油茶等耐荫树种的种植量,采取混交种植的方式形成混交林,从而利用生物阻燃性能降低火灾事故风险等级,从源头上提升森林资源本身的防火能力,避免受到严重的经济损害。

(二)加强森林抚育管理减少林区可燃物堆积,降低受灾程度

开展森林防火工作应当从根源问题上考虑,技术人员需要强化森林抚育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全面提升林地的生产能力以及树木的生长质量。森林抚育是指从幼林郁闭成林到林分成熟前,按照不同区域林业建设培育目标,采取与区域环境相应的营林措施,根据工作开展实际情况来看,通常包括采伐、补植、修枝、浇水施肥等工作内容,同时需要利用割灌、割藤以及除草等相关的林业活动进行辅助,从而为优化区域林业树种组成结构提供条件,以达到丰富生物多样性的目标,使得林业建设过程中生态、社会以及经济效益之间更好地协调。纵观林区总体种植情况,幼林林地环境中容易生长出多种类型的杂草,其本身的干燥程度极易引发森林火灾,当前相关林业部门开展森林防火工作将中幼林林地作为预防重点,林木在幼年生长状态下无法形成树形与树冠

[3],甚至会被其他丛生的杂草掩盖,因此本身防火能力低,一旦产生火灾情况,火源则会借助林区当中的杂草增强本身的破坏能力。因此为了提高林区火灾预防控制效率,技术人员应当依托营林技术强化林木科学管理成效,按照一定的周期及时处理杂草等问题。例如,工作人员在夏季和秋季这一时间段内,采取割灌除草措施并且清理干枯树木,有助于减少林区内部可燃物的承载量,严格控制火灾发生概率,为树木的成长提供良好条件,加快其生长速度以保证在短时间内达到郁闭水平,实现森林植被的科学化管理和保护。

(三)控制火源介质

    林区内部的林木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足够的水源补充,在正常生长状态下的林木本身含水量达到相应的标准,因此在未有相关燃烧介质的条件下,森林当中的林木通常不会发生燃烧风险,火源一般需要借助杂草杂灌以及干枯的树木等介质,当达到可燃温度之后形成不同程度的火灾。为了有效防止森林火灾的出现,根据森林抚育技术规程在杂草杂灌较多的种植区域,利用清除杂草杂灌、补植等清林施肥措施,有助于提高苗木生长能力,将可燃物介质转化为生物有机肥。

四、结束语

根据相关森林防火工作研究报告,技术人员利用营林技术可以降低火灾的发生概率,在短时间内严格控制火灾的蔓延情况。为了提升营林技术应用水平,技术人员需强化森林防火工作质量,总结分析营林技术在各个环节当中的应用现状,进而提出当下存在的工作问题,另一方面应当结合林区实际情况综合分析评估问题类型,在此基础上制定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案。随着林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森林防火工作应当向着现代化方向迈进,不应当过度局限于传统化的补救措施,需要在火灾发生之前从根源问题上开展防火控制工作,营林技术正是从根源上降低火灾风险等级的重要技术方式,应当在实际工作中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晓霞,张建华.营林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及管理建议[J].园艺与种苗,2023,43(10):63-65.

[2]梁茂雄.营林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及管理策略[J].农村科学实验,2023(2):92-94.

[3]朱德兵.营林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2023(3):0170-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