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骨质疏松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4
/ 2

理解骨质疏松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严寒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宜宾医院 644000

骨质疏松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尤其是在老年群体中,出现骨质疏松的概率很大。那么遇到骨质疏松后应该怎么护理呢?下面对此进行简单科普。

1.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主要是指人体的骨骼组织出现持续破坏、流失的情况,从而出现骨样物质丢失,造成骨骼松动、骨骼变薄、纤维状骨组织增生等。骨质疏松是多发于中老年群体的疾病,会对患者本身的生活带来比较大的影响,骨质疏松不仅会降低患者本身的劳动能力,还有可能在跌倒、其他意外情况下引起骨折,从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平常我们需要对骨质疏松有充分认识,要积极的预防、治疗骨质疏松,特别是有骨质疏松家族史的中老年人,更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避免骨质疏松引起其他严重疾病。

2.骨质疏松的日常护理要点

2.1补充钙及维生素D

钙是维持骨骼健康的关键元素,在实际中如果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应该特别注意增加钙摄入,这样可以起到保护骨骼的作用,骨质疏松患者可以通过补钙以及饮食的方式来补充体内钙元素,如吃钙片、吃奶制品、豆制品等。骨质疏松患者在平常还要注意补充维生素D,能起到促进钙吸收的作用,具体来说,骨质疏松患者可以通过晒太阳、饮食、药物等方式补充维生素D。

2.2运动护理

通过科学的运动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控制骨质疏松的作用,体育运动有助于提高骨密度,降低骨折发生率。在平常,可以引导骨质疏松患者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同时也可以开展专业性的柔韧性、平衡训练活动。在运动过程中骨质疏松患者应该注意结合自身的情况来确定运动量,防止出现过度运动的情况,同时在运动期间骨质疏松患者还需要关注运动安全,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科学运动,达到保护骨骼的目的。

2.3戒烟戒酒

对骨质疏松患者来说,对其进行护理时还应该嘱咐患者注意戒烟戒酒,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患者的骨骼健康。在烟草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如果吸烟过多,很容易加大骨质疏松的概率;同时饮酒过多也容易造成跌倒,从而造成骨折。因此在平常生活中,加强烟酒限制更容易保护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骼健康。

2.4维持营养均衡

维持营养均衡对骨质疏松患者骨骼健康维护有很大帮助,在日常生活中要引导骨质疏松患者多吃一些含有丰富钙元素、蛋白质的食物,促进患者骨骼密度提升。同时骨质疏松患者应该注意尽量减少高糖、高盐、咖啡因、饱和脂肪等食物的摄入,这些食物会降低人体对钙元素的吸收及利用。骨质疏松患者在饮食上可以适当增加新鲜蔬菜及水果的摄入,并且要注意尽量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保证营养均衡,少食多餐,养成好的饮食习惯。

2.5不提重物

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日常护理时,还要特别注意患者有可能因提重物、过度劳累而引起压缩性骨折的情况,这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很大影响。所以在实际中,需要告知患者尽量不提重物,因为骨质疏松患者在提重物时,身体功能、骨骼都会受到比较大的负担,这就会加大患者椎体部位受压,从而诱发骨折。在平常,骨质疏松患者可以提一些比较轻的物品,如果是重物,应让家属帮忙拿,避免患者发生意外情况,保证护理的有效性。

2.6加强预防护理

骨质疏松患者在平常还需要做好预防护理工作,最大限度的防范患者发生摔倒的情况。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量相对比较低,骨骼强度、骨骼硬度也相对比较差,骨骼相对比较脆,如果出现跌倒的情况,或者是发生其他意外,就有可能出现肢体、脊柱等骨折的情况,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危害,因此在实际中,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护理时,要全面提高对预防护理的重视力度。平常多分析可能引起患者摔倒的因素,最大限度预防患者可能出现摔伤、跌倒的事故,做到防患于未然,以此保证护理效果,同时也减缓患者骨质疏松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7定期检查骨密度

在实际中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护理时,还需要叮嘱患者定期对骨密度进行检查。通过骨密度检查能全面了解患者当前骨质疏松发展情况,能掌握患者病情进展,判断骨质疏松并发症发生风险,这对于患者后续疾病的治疗及控制都有良好帮助。一般情况下,医生会结合患者个体的性别年龄、家族病史、骨质疏松风险因素等,确定患者检查骨密度的频率,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年龄超过65岁、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有骨折史的群体,更要增加骨密度检查次数。

开展骨密度检查更容易发现骨质疏松程度,从而为针对性治疗、预防等提供帮助,此外借助骨密度检查还能发现与骨质疏松相关的其他方面问题,如在骨密度检查中可以了解到人体激素水平,进而判断出人体整体健康情况。借助有效的临床检查,能帮助骨质疏松患者主动的进行骨骼健康管理、保护,减少了潜在风险发生。所以在实际中,骨质疏松患者有必要将骨密度检查纳入到自身日常活动中,便于自身身体健康的维持。

目前临床上用于骨密度检查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应用最多的是DECA扫描。而骨质疏松患者在进行骨密度检查之前,要注意将自己的实际情况告诉医生,包括生活习惯、饮食、用药、疾病史等,便于医生提出针对性更强的建议。而骨质疏松患者本身也要积极的向医护人员询问关于骨密度检查的相关注意事项,从而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检查,保证自身的骨骼健康。

3.骨质疏松患者的相关注意事项

对骨质疏松患者来说,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特别注意以下事项,确保自身健康。

(1)注意良好睡眠。人的睡眠情况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骨骼健康,如果人存在睡眠不足的情况,就会造成体内激素失衡,从而对骨细胞的正常功能带来影响。保持良好的睡眠可以维持身体各方面平衡,并且好的睡眠还能促进骨骼生长、修复,能减少骨折发生率。对骨质疏松患者来说,睡眠不仅是身体休息的过程,同时也是调节生理各方面功能的过程,所以在平常骨质疏松患者需要注意维持睡眠时间充足,要减少熬夜行为,如果存在失眠状况,还要采取科学的方式来改善睡眠状况,以此维护自身骨骼健康。

(2)严格规范用药。在实际中,有很多药物会对人体骨骼带来影响,所以严格规范用药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是激素类药物,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有可能导致骨密度降低,如糖皮质激素,会造成骨骼中的钙流失,加大骨质疏松严重性。如果骨质疏松患者需要服用这类药物,需要在医生监督下进行,尽量维持低剂量,并且要做好骨密度检测工作,加强钙剂、维生素D的补充。其次是抗癫痫药物,部分抗癫痫药物也有可能对钙的吸收、骨骼的形成带来影响,加大骨质疏松的严重性。骨质疏松患者如果需要服用抗癫痫药物,也应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严格按医嘱用药,避免出现意外情况。此外还有一些药物也有可能造成骨质疏松,如抗凝血药物、抗抑郁药物等,所以骨质疏松患者需要服用其他药物时,应及时将自身的情况告知医生,便于医生开具合理药方。

以上就是本次为大家科普关于骨质疏松护理的一些知识,在我们实际生活中,骨质疏松属于比较常见的疾病,如果骨质疏松不处理,很有可能在各种意外情况下引起骨折,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较大危害。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应该提高对骨质疏松的关注力度,并且要采取科学的方式对骨质疏松进行护理,降低骨质疏松带来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