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及对IL-6、TNF-α水平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4
/ 2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及对IL-6、TNF-α水平的影响

韩昊

兴化市戴南人民医院       江苏泰州      225721

摘要目的:分析在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行手术治疗时,联合使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与点式剥脱术的效果,以及不同治疗方法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于我院展开对比实验,共选择10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选自2023年4月——2024年4月,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奇数的为对照组,在该组中使用联合治疗方式,即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传统剥脱术,偶数的则为实验组,给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每组均有50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IL-6、TNF-α水平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患者于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其术中出血量更小,下床活动时间更少,住院时间更短,恢复更好,效果更佳,数据均与对照组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实验组患者的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点式剥脱术的治疗措施,在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治疗中可以呈现出显著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患者恢复。

关键词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式剥脱术;大隐静脉曲张;治疗效果

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下肢静脉系统疾病,其发生率在成年人中相当高。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方法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1]。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点式剥脱术属于临床上应用效果较好的微创治疗措施,目前已经在行业内受到广泛关注。基于此,本研究以我院选取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点式剥脱术的治疗方式,分析其治疗效果,并在下文中进行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分析

于我院展开对比实验,共选择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选自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均为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研究分组方式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其中为奇数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为偶数的50例患者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资料,判断本次研究可开展性。实验组中,男性患者有25例,女性同样为25例,年龄(岁)在34~66之间,经计算实验组平均年龄(岁)为(52.34±4.34)。对照组中,男女患者的数量不一致,男26例,女24例,年龄(岁)范围是33~68,均值(岁)为(52.88±5.00)。使用专业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结果显示各项对比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本次研究符合相关要求,可开展。

1.2方法

研究中,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时使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传统剥脱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先帮助患者选择合适体位,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采用仰卧体位,行局麻操作,待局麻起效之后,于腹股沟内侧做一斜行切口,视情况将长度控制为3~5cm,并分离皮肤组织,以完全暴露大隐静脉主干。切断大隐静脉并实施结扎处理,结扎位置为大隐静脉与股静脉约0.5cm处。随后在患者内踝1.5cm处给予3-5cm的横切口,随后切断大隐静脉远端,再进行结扎即可。行传统剥脱术治疗时,应针对内踝远端做一长5~7cm的切口,将静脉剥脱器(北京中西华大科技有限公司,XF15)置入,剥离内踝大隐静脉断端,剥离操作直至另一个结扎断端结束,后续需要将发生病变的血管抽出,进行创面清洗,缝合切口,完成手术。

对于实验组患者,给予其应用新型的治疗措施,即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点式剥脱术。在实际进行临床治疗时,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部分的各项操作以及程度均与另一组完全一致,在点式剥脱术部分,需要首先确认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操作完成,之后针对大隐静脉做若干小切口,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切口长度,通常应为在0.5-1.0cm,再分离曲张静脉,分离方式为使用蚊式血管钳(江苏优医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缓慢剥脱,直至完全剥离结扎曲张静脉。最后清洗创面和缝合切口,完成手术。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主要比较的指标有三项,分别是术中的出血量,以及术后的下床活动时间,后续还需统计两组的总住院时间。

对比组间的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ɑ(TNF-α),即对比组间的炎症因子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专业统计学软件SPSS20.0针对计数、计量资料进行计算和统计,使用(n,%)表示计数资料,使用(±s)表示计量资料,计算验证值,计数资料验证值为X2,计量资料验证值为t,计算结果>0.05,表示结果无意义,计算结果<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患者在出血量、活动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三个方面,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恢复更好,效果更佳,数据均与对照组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治疗效果指标(

±s)

组别

术中出血量(ml)

下床活动时间(h)

住院时间(d)

实验组(n=50)

71.25±4.25

10.36±2.52

4.58±1.25

对照组(n=50)

122.56±4.58

19.65±3.52

8.55±2.69

t

58.068

15.174

9.464

P

0.000

0.000

0.000

2.2IL-6、TNF-α水平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IL-6、TNF-α水平差异性(±s)

组别

IL-6(ng/ml)

TNF-ɑ(mg/L)

实验组(n=50)

32.56±4.58

1.02±0.22

对照组(n=50)

48.56±4.22

2.35±0.55

t

18.167

15.876

P

0.000

0.000

3讨论

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下肢静脉系统疾病,患者常表现为下肢疼痛、疲劳、肿胀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传统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然而,效果参差不齐,且存在较多的并发症和复发率。因此,寻找一种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法成为医学界的关注焦点。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作为一种新型微创手术,具有诸多优势。首先,该手术能够直接处理大隐静脉,切断了曲张静脉的供血和回流,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症状。比传统手术相比,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具有更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更短的康复时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性和康复速度。IL-6和TNF-α是炎症介质,在大隐静脉曲张的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而本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后实验组患者的IL-6和TNF-α水平更低,这表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介质的释放,进而减缓疾病的进展[3]

综上所述,在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中将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与点式剥脱术进行联合应用,其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值得推广宣传。

参考文献:

[1] 梁志伟.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应用效果观察[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3,45(6):1003-1005,991.

[2] 贺广龙.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效果[J]. 医疗装备,2021,34(8):87-88.

[3] 高禄宽.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点式剥脱术联合腔内激光烧灼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观察[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1,38(6):638-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