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护理模式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的影响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5
/ 2

系统性护理模式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的影响探讨

张媚

航天中心医院      北京市      100049

【摘要】目的系统性护理模式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的影响探讨。方法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筛选出6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不同进行分组,于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入院的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于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入院的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增加系统性护理模式。对比两组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口腔黏膜炎0~2级构成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性护理模式可减少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发生率以及降低严重程度。

【关键词】系统性护理;造血干细胞移植;口腔黏膜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多种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1]。由于患者在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前需经历预处理阶段,涉及大剂量化疗药物的使用。而在移植完成后,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以维持免疫系统的稳定。化疗药物和免疫抑制药物均不可避免的会对患者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产生直接刺激和损伤,进而增加口腔黏膜炎的发生风险[2]。口腔黏膜炎不仅给患者带来疼痛和不适,还可能影响其进食和营养摄入,甚至增加感染的风险[3]。因此,如何在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有效预防和减少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护理学的不断发展,系统性护理模式逐渐成为临床护理的重要理念。系统性护理强调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维度出发,全面评估患者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4]。本文探讨系统性护理模式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筛选出6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不同进行分组,于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入院的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于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入院的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本研究已经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比较两组患者基础资料(P>0.05),均衡可比。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12例,女性患者有18例;年龄介于3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76±5.15)岁;初中学历有4例,高中及中专学历有16例,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有1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有14例,女性患者有16例;年龄介于31~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12±5.28)岁;初中学历有3例,高中及中专学历有15例,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有12例。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存在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疾病;(2)患者口腔黏膜无明显疾病或损伤;(3)患者能够理解,愿意参与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存在精神异常或认知障碍无法配合研究者;(2)存在临床资料不完整者;(3)合并心肝肾肺等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者;(4)牙齿敏感者。

1.3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1)定期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告知患者手术后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及时发现是否有发热的情况,有发热的患者应及时给予退热处理。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2)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更换床单被褥,预防感染的发生。根据医嘱给予患者适当的饮食,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增强免疫力。(3)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必要的支持性治疗,如输液、输血、镇痛等。(4)给予患者良好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增加系统性护理模式。(1)成立护理小组。成立专门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小组,由经验丰富的护士、医生、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跨专业团队成员组成。(2)建立患者档案。为每位患者建立详细的档案,包括基础信息、病情进展、治疗方案、护理计划等。档案应定期更新,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为护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持。(3)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消化能力,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对于食欲不佳或消化能力减弱的患者,可考虑使用肠内营养支持或肠外营养支持。(4)微生物检测。定期对患者进行微生物检测,包括口腔、呼吸道、消化道等部位的菌群检测,予以潜在的感染风险患者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5)口腔护理。加强患者口腔护理,包括定期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使用口腔保护剂等。(6)心理护理。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和困惑,及时给予解答和引导;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组织患者参加康复活动、社交活动等,缓解患者的孤独感和无助感。(7)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前,为其提供详细的出院指导,包括日常护理、饮食调整、药物使用、定期随访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为患者提供联系方式,方便其随时与医护团队沟通交流。

1.4观察指标

干预14天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制定的口腔黏膜炎诊断标准对口腔黏膜炎的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评估体系涵盖0级~4级,严重程度由轻到重。

1.5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26.0分析数据,主要为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计数指标用例数/百分比(n/%)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指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口腔黏膜炎0~2级构成比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1比较两组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n%

组别

例数

口腔黏膜炎分级

0~2级

3~4级

观察组

30

28(93.33)

2(6.67)

对照组

30

21(70.00)

9(30.00)

χ²

-

5.450

P

-

0.020

3 讨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重要手段,可延长患者生存期。但患者在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前需进行预处理,如使用放疗、化疗和免疫抑制剂手段,以清除异常细胞,为供体细胞植入创造环境。预处理虽有效,但会损伤正常细胞,引发副作用,其中口腔黏膜炎最常见,表现为口腔黏膜炎症、干燥、溃疡和味觉改变等。有研究[5]指出,予以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适当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口腔黏膜炎的发生风险。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口腔黏膜炎0~2级构成比高于对照组(P<0.05)。系统性护理模式可确保患者得到全面、个性化的护理,从而减少口腔黏膜炎的发生风险。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和必要的营养支持,可以确保患者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从而增强口腔黏膜的抵抗力。定期对患者进行微生物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有助于减少口腔和其他部位感染的发生,从而降低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通过加强口腔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口腔炎症和感染的发生,有助于保护口腔黏膜的完整性,减少其受损的风险。在患者出院前,为其提供详细的出院指导,有助于患者在出院后继续保持良好的自我护理能力,从而降低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系统性护理模式可减少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发生率以及降低严重程度。

参考文献

[1]孙爱华,陶俊,吴芳芳,等.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护理干预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重庆医学,2023,52(7):1116-1120.

[2]柴燕燕,李潇,刘宁,等.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护理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护理学报,2023,30(3):63-67.

[3]陈默,李玲,吴娟.医用降温贴联合集束化护理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炎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12):118-120.

[4]杨红梅,姚宁.系统性护理模式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3,32(13):2473-2477.

[5]梁嘉欣.程序性护理模式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口腔黏膜炎患者护理中的作用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