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住宅建筑无障碍设计要点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7
/ 2

基于住宅建筑无障碍设计要点的探究

陈永胜

广东省建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510280

摘要:住宅建筑无障碍设计是体现城市精神文明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能够为弱势群体提供平等的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维护其人身安全,凸显人性化理念,进而维护社会关系的稳定。本文主要探究了住宅建筑无障碍的特征及其设计要点。

关键词:住宅建筑;无障碍;设计要点

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弱势群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住宅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住宅建筑的设计工作中,需要采用无障碍设计理念,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提供各方面的服务,满足弱势群体的居住需求,让弱势群体得到公平对待,这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体现社会文明的进步。

一、无障碍设计的理念

所谓无障碍设计,就是力求达到“无障碍”的最终目的。无障碍设计的研发者在对人类社会的实践、思想,即主观意识和客观动作进行了细致全面的研究后,本着服务人类生活为目的并改善客观的生存环境,使生存障碍不复存在,方便人们的生活,以上就是无障碍设计的主要理念与宗旨。无障碍设计主要针对社会公共空间、基础设施等,早期为强调对老人、孩童、病人、残疾人服务的“专门设计”,这些人都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工作,而进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可以健全公共场所内的服务设施,他们可以依赖这些设备完成自己无法独立完成的事情,为他们提供了便捷、安逸的生活环境,从而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无障碍设计恰当合理运用于住宅建筑中是有大有裨益的,这种设计理念集多种优点于一身,受到了建筑物设计人员与普通民众的青睐和欢迎,其发展前景极其广阔的。

二、住宅建筑无障碍的特征

伴随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建筑市场的日益成熟,人们对建筑工程中的无障碍设计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在建筑实践中的无障碍设计也暴露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对无障碍设计进行科学研究分析,在设计上不断进行大胆创新,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对于住宅建筑无障碍设计的特征研究,主要包括:

首先,安全性。设计人员在针对住宅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以保障住户的安全作为首要前提,让拥有行动能力障碍的住户能够安全生活在建筑中,防止设计中因存在安全问题给住户带来心理或生理上的压力。

其次,便捷性。住宅建筑设计应方便有行动能力障碍的居民进行日常生活,保障行动能力障碍人群可以更加轻松方便的前往目的地,由此让这些人能够更好的融合大众日常,让他们能够保持内心的积极健康。

最后,人性化。住宅建筑的设计人员必须根据使用对象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建筑中所涉及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和优化处理,完善无障碍设施,创造出最大限度满足使用者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的建筑产品。

三、住宅建筑无障碍的设计要点

1、出入口无障碍设计

住宅建筑出入口位置的标识要清晰醒目,以便残障人士能够快速提取信息。建筑设计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增大建筑出入口位置的面积,尽可能避免高差。地面坡度不得大于1:50,若设台阶,必须同时设置轮椅坡道和扶手,不仅可以解决残疾人士的通行问题,还为居民推运重物提供便利。无障碍入口和轮椅通行平台应设雨棚,这样既可以增强通道地面的干燥性,避免地面湿滑导致残疾人士摔倒,又可以避免残疾人士因行动不便被雨水淋湿。

2、通道无障碍设计

目前国内普遍设置室外盲道,但鲜有室内盲道设置的案例。然而,在日本等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室内盲道对行动能力障碍者的引导作用,也有相应的设计要求,综合起来包括:无障碍通道应保证从建筑入口到居住单元入口的连续性,保证地面的平整。室内无障碍通道宽度需要保证在1.2m以上,无障碍通道两侧需要设计靠墙扶手,给行动能力障碍者的出行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无障碍通道的材质需要具有较强的防滑性,保障行动障碍人士在出行过程中的安全。另外,为了进一步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行动不便人士的出行安全,无障碍通道的转弯处必须设计成圆弧形拐角,并让无障碍通道全程没有积水、障碍物。如果走道上有阶梯,必须要在一旁设计可以通过轮椅的无障碍坡道。

3、楼梯和电梯无障碍设计

楼梯和电梯是居住建筑中重要的垂直交通方式,宜位于光线较好的位置,并设置无障碍设施标志,以便易于发现。楼梯形式以每层2跑或3跑直线形梯段为宜,避免采用弧形或螺旋形楼梯,给残疾人、老人、小孩产生恐惧感,以至摔倒。扶手是残疾人在通行中的重要辅助设施,用来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协助使用者的行进,扶手的安装位置、高度及选用的形式是否合适,将影响其使用质量。扶手一般在坡道、台阶、楼梯、走道两侧设置,高度在0.85m,为了达到通行的安全,在扶手的起点及终点均要延伸0.3m,并安装盲文标志,提示残疾人注意位置及踏步等。

电梯、电梯前厅及轿厢尺寸要确保担架及轮椅的活动范围,电梯门开启时间应加长,不应小于15s,门扇关闭采用光幕感应的安全装置。选层按钮应采用触摸式,轻触即可反应,并应低位设置,楼层显示屏要字迹明显、易识别,宜设置报警语音装置。轿厢内应设置电视监控系统、呼叫按钮、报警电话。

4、室内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住房主要考虑老年人和身体有残疾人士。高层、中高层住宅及公寓,每50套住房宜设两套符合乘轮椅者居住的无障碍住房套型。多层、低层住宅及公寓建筑,每100套住房宜设2套~4套符合乘轮椅者居住的无障碍住房套型。宿舍建筑应在首层设男、女残疾人住房各一间。住宅房间内的布置应方便老人上下床及一些特殊情况的使用。厨房应留有1500mm×1500mm的轮椅回转面积。厨房的操作台面高不宜小于750mm~800mm,台面宽度不应小于500mm。

卫生间在设备选择和布局上应留出空间,使轮椅使用者在卫生间内能够自由活动。坐便器旁边的空间大小和配套设备的布局,应便于使用者无需从坐便器上起来,就可以洗手,并将手擦干,这样可以体现无障碍设计的周密性。为了增加使用者的稳定性,墙面应加装扶手,扶手的高度要便于使用者使用。洗脸台宜采用悬挂式,下面要留出轮椅脚踏板的空间,管道应考虑有隔热装置,防止烫伤轮椅使用者的腿部,两侧离地面700mm,水平长度不小于700mm,其中靠墙侧的安全抓杆应设“L”型,直径不宜大于42mm,材料采用不锈钢或抗菌尼龙材质。卫生间内排水要畅通,不能有积水,地面采用防滑材料;洁具宜采用白色或其它显眼的色彩;冷、热水混合龙头宜采用恒温龙头,易于控制。对于听力非常弱甚至丧失听力的人而言,要设置门铃声响报警以及灯光指示报警。例如:通过安装氙光灯,能不间断地闪烁灯光,以此提醒听力障碍者。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住宅建筑而言,为了做好无障碍设计工作,设计人员应该全面了解老弱病残群体的特点,使这部分人员能够有效适应住宅环境。目前,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无障碍设计也应该体现多元化特征,打破传统设计理念的约束,在无障碍设计方面实现一定的突破,并将无障碍设计理念逐渐应用于各个领域,推进我国无障碍社会的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孙莹.城市居住区老年活动中心设计研究[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6(10):60-62.

[2]方璇,付继强.老年人居住空间设计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7(01):115-116.

[3]汤帅帅,胡小祎,殷雄,张争,明月,吴凯.浅析老人居住环境户外景观空间之“无障碍”设计[J].艺术科技,2021(01):56.

[4]王洪羿,周博,陆伟.无障碍适老性住宅设计初探以北方地区农村家庭养老为例[J].时代建筑,2022,(06):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