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更新理论的旧城改造模式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7
/ 3

基于城市更新理论的旧城改造模式探索

张玉洁

江苏天润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 扬州 225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城市范围逐步向外扩张,城市规模逐渐增大,同时也容纳了更多的功能与服务。但整体而言,早期发展的旧城区会存在建筑老旧质量差、公共服务水平落后不均衡等问题,不能满足时代转变后市民的需求,旧城改造应运而生。城市更新作为城市空间品质提升的重要理论,近些年得到学者重视。将城市更新理论运用于旧城改造,提升旧城空间品质,解决旧城发展困境,存在深远意义。

关键词:城市更新;旧城改造;改造模式;实施策略

自2024年起,中央财政创新方式方法,支持部分城市开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重点支持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建立好社区、好城区,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由“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每座城市都有独特的发展历程和人文风貌,城市更新的看点也各不相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需要因地制宜、下一番功夫。我们通过保护和活化历史文化遗产,改善居住条件,展现片区的文化魅力;通过产业导入、提升城市软实力。盘活资源,释放高质量发展潜力。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而旧城则是城市历史与文化的积淀。随着时代的变迁,旧城逐渐暴露出基础设施落后、居住环境差、交通拥堵等问题,亟须进行改造和更新。城市更新理论作为一种全面的、系统的城市改造理论,为旧城改造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本文旨在基于城市更新理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旧城改造模式。

1城市更新理论概述

城市更新理论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欧美,主张通过规划、建设与管理,对城市进行系统性改造,以提升生活环境。更新方式有三种:重建、改建和维护。重建,即全面拆除破旧区域并重新建设,为城市注入新活力。改建则针对现有建筑和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旨在提升使用功能与环境品质。而维护则专注于保护和修缮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与地区,传承珍贵遗产。这三种方式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城市更新不仅让城市焕发新生,还保留了历史底蕴,使城市成为宜居且充满文化魅力的理想家园。通过这三种方式,我们能够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同时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

2旧城改造中城市更新理论的价值

目前我国处于城市扩张的关键时期,城市人口规模和产业结构产生巨大变革,依靠规划改革和固有的基础条件无法紧随时代的发展需求,城市发展面临重大挑战。第一是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特别是一线城市与特大城市,现有土地资源开发接近饱和;第二是早期城市建设没有体现空间的复合特性,不能充分调动城市产业活力,影响经济的提升。同时社会创新产生了诸多服务业,并对产业发展空间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第三是交通拥堵和公共空间的匮乏,影响到城市居民生活品质,尤其是居住空间品质急需提升。最后是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往往只关注经济效益,缺乏对空间品质的思考。城市更新作为解决城市空间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旧城改造中发挥重要作用。面对上述挑战,运用城市更新可在旧城改造中更多的挖掘和保存空间,当土地资源匮乏时,将旧城地区的资源进行多次利用和整合,便可有效的强化城市资源利用率,延伸产业发展结构,释放公共空间,为城市化建设奠定基础。其次城市更新也可用于提升居民的生活空间品质、改善交通拥堵、增加公共空间。从而完善基础条件,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感,吸引更多的人们参与到城市生活中。另外基于城市更新理论的旧城改造也为经济创新开创了有效途径,赋予城市更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从根源上调整居民现有的居住环境。因此应加强旧城改造过程中城市更新理论的应用,以提升改造效率。

3旧城改造的主要模式

旧城改造是城市更新发展的重要环节,其实施模式多种多样,各种模式都有其独特的运作方式和优缺点。以下是对旧城改造中三种主要模式的详细探讨。

3.1政府型运作模式

政府型运作模式是以政府为核心,全面主导旧城改造的各个环节。在这一模式下,政府不仅负责制定改造规划,还直接参与拆迁、安置、资金筹措等具体工作。这种模式的显著优点在于政府能全面把控改造的进度和方向,从而确保改造工程能够严格遵循城市规划,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然而,政府型运作模式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资金压力大。旧城改造往往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而政府财政有时难以承担这一重负。其次,行政效率低下。由于政府机构的层级性和官僚性,决策过程可能较为繁琐,影响改造进度。

3.2开发商主导型模式

开发商主导型模式则是将旧城改造的重任交给市场中的开发商。这些开发商通常具有丰富的房地产开发经验和雄厚的资金实力,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高效的改造工作。政府在这一过程中主要通过土地出让和政策支持来引导和激励开发商。开发商主导型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提高改造效率。开发商对市场需求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快速响应并调整改造策略。然而,这一模式也存在潜在的风险。由于开发商的主要目标是追求经济利益,他们可能会忽视改造工程的社会效益和公共利益,导致改造结果与政府的初衷相悖。

3.3政府主导下的开发商参与型模式

为了平衡政府型运作和开发商主导型两种模式的优缺点,出现了政府主导下的开发商参与型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政府仍然负责制定改造规划和提供政策引导,而开发商则负责具体的改造实施工作。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既保留了政府对改造方向和进度的控制权,又能充分利用开发商的资金和技术优势。政府通过制定明确的规划和政策来确保改造工程符合公共利益,而开发商则能发挥其专业能力和市场经验,高效地推进改造工作。然而,政府主导下的开发商参与型模式也需要政府和开发商之间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和有效的沟通机制。双方需要在改造目标、资金筹措、利益分配等方面达成共识,以确保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综上所述,旧城改造的三种主要模式各有利弊。政府在选择具体模式时,应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改造目标和资源条件进行综合考虑。通过合理的模式选择和实施策略,可以实现旧城改造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4旧城改造的重点问题和实施策略

旧城改造不仅是一个物质空间的更新过程,更是一个涉及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品质提升的综合性工程。在改造过程中,需要关注多个重点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实施策略,以确保改造的顺利进行和目标的达成。以下是对旧城改造中重点问题和实施策略的详细探讨。

4.1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旧城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首先,要对旧城内的历史文化建筑、古迹进行全面普查和评估,明确保护对象和保护级别。其次,制定科学的保护规划,确保历史文化遗产在改造过程中得到有效保护。同时,要加强对保护规划的监督和执行力度,防止因改造而破坏历史文化遗产。除了物质文化遗产,旧城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同样重要。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技艺、民俗活动、特色小吃等,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旧城改造中,要通过挖掘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特色。

4.2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是旧城改造的重要任务之一。旧城往往存在基础设施老化、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在改造过程中,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力度。具体来说,要改善道路交通状况,优化交通布局,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增设公共设施,如公园、绿地、文化活动中心等,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同时,还要关注供水、供电、排水等市政基础设施的更新和改造,确保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4.3优化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

旧城的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往往存在不合理之处,需要通过改造进行优化。在空间布局方面,要合理规划用地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这包括调整用地性质、整合零散地块、优化空间形态等。同时,要注重城市设计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在产业结构方面,要引导产业集聚和升级。通过政策扶持和优惠措施,吸引优质企业入驻旧城区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此外,还要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提高旧城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4.4加强社区参与和居民自治

旧城改造涉及居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必须充分尊重居民的意愿和需求。加强社区参与和居民自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在改造过程中,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参与平台,让居民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同时,要积极培育社区组织和居民自治机构,提高居民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参与度。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建立居民议事会、社区论坛等方式,为居民提供参与改造决策的渠道。同时,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活动和文化交流活动,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确保旧城改造真正符合居民的利益和需求,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总之旧城改造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关注多个重点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实施策略。通过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优化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以及加强社区参与和居民自治等措施的落实和执行,可以推动旧城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实现预期目标。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还能为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空间。

5实际案例

在作者参与的2017年扬州市国庆路街景改造工程到如今的广陵路城市更新工程,从一开始简单粗暴的穿衣戴帽的改造方式,到如今针对每个建筑本体个性化的研究策划方案。我们的改造不再是千篇一律的表皮装饰,而是更加注重传统韵味的当代表达,更多的包容与共享。我们通过传统的青砖、小瓦等材料来延续当地的建筑特征,同时又将不锈钢、PC阳光板等新的材料融入这一体系。以创造出富有现代感的同时又根植于传统的建筑表面。将传统与现代融合,打造出新旧交织的建筑,在碰撞中激发出新的火花。形成了整体保护、有机更新、活化利用、优化功能的古城保护新格局,保留了古城扬州的“历史印记”,也让扬州的古城“活”起来,再现生机和活力。

6结束语

旧城改造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城市更新理论,探索了旧城改造的三种主要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在未来的旧城改造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选择合适的改造模式和实施策略,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查伟,邓庆坦,王月涛.基于量化分析的旧城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以济南市柳行片区改造为例[J].城市建筑,2020(24):20-22.

[2]宋海娜.TOD导向的老旧社区交通空间品质提升策略——以宁波市鼓楼街道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1).

[3]李昊,崔国,周详.互联网时代下城市空间品质提升与特色保护[J].景观设计学,2020,v.8;No.047(05):110-119.

[4]侯晓蕾.基于社区营造的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探讨[J].风景园林,2019,026(006):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