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的世界意义——后冷战时期中东国家乱局的社会根源与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7
/ 3

新发展理念的世界意义——后冷战时期中东国家乱局的社会根源与启示

闫忠林1 张赟1 郝建英2

西安交通大学 军事教研室 陕西 西安 710049

陕西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2陕西 西安 710021

摘要:谋求生存、独立与发展,构成了中东国家近代社会历史演进的轨迹。近年来,不少中东国家进入社会转型的动荡期,根源之一在于“发展”的问题,是没有解决好“发展”问题而引发的问题,即由当地客观存在的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不发展或发展滞后亦或发展不均衡等状况所致。相应地,抓住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科学论断,践行“新发展理念”,改善民生,弘扬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成为中国在内的广大后发国家或地区发展的现实性启示。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中东;社会发展;启示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面临的很多问题,归根结底都和发展问题相关。发展也是实现公平公正的强有力支撑。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新的社会矛盾理论指引新的发展,不断的发展推动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时下,对比国内外形势,学习和领会“坚持新发展理念”的科学论断,理解其理论精髓,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近年来,不少后发国家或地区纷纷进入社会转型的动荡期,尤以后冷战时期中东国家的情况最具代表性。究其根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方面切入,可以从另一个视角解读当前中东乱局的根源,进而引发我们深层次的思考。

一、近代中东国家的社会历史演进轨迹

从阶段性的民族诉求来分析,“生存→独立→发展”,构成了广大中东国家近代社会历史演进的轨迹。其中,“生存”是前提,“独立”是保障,“发展”是最终目标。

(一)“生存”

“生存”是中东国家或地区近代早期的诉求。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快速兴起和全球扩张,以及东方社会发展的相对停滞,后者相继成为前者殖民入侵的对象,在社会丛林法则支配的时代,如何生存成为它们考虑的当务之急。当地的社会精英,特别是文化精英率先行动起来,主动或被动地“开眼看世界”,在和平或暴力的文明交往中,洞察东西方社会发展的差距,并在这种客观存在的强烈反差面前,带动全社会力量开始思考和探寻自身的生存之道。

(二)“独立”

“独立”是中东国家或地区近代中后期的诉求,是对“生存”问题的思考和东西方文明碰撞、交往的回应。其间,当地社会精英逐渐意识到,只有摆脱西方列强的束缚,谋求民族独立才是出路,这一点也逐步成为社会各阶层民众的共识。[13](P13)之后,在此目标的指引下,由社会精英领导的、广大民众参与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掀起一个又一个高潮,到20世纪后半期,西方国家构筑了几个世纪的殖民体系逐渐土崩瓦解,一大批国家由此获得新生,“独立”的目标在中东范围内得以实现。

(三)“发展”

“发展”则是中东国家独立后至今的诉求。在民族国家获得新生后,按照社会历史的演进,应着重于规划发展蓝图。如前所述,“生存”“独立”只是前提与保障,本质上不是终极目标。相应地,社会不断进步、繁荣,人民幸福以及国家富强、安定,并在综合国力较量日益激烈的世界民族之林中占有稳固的一席,进而实现新时期民族与国家的复兴,即实现几百年来为之奋斗的“民族梦”“国家梦”,这才是长远目标,也是这些国家前进的方向。

二、近年来中东国家乱局的社会根源

历史地看,这些国家独立以来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围绕如何生存、如何维护独立而构筑,发展并没有置于优先的地位,鲜有国家制定并落实系统的、协调的、可持续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中东国家乱局的根源,从社会发展和历史演进轨迹的角度透析,是“发展”的问题,是没有解决好“发展”而引发的问题,是当地社会不发展或发展滞后亦或发展不均衡等客观状况所致,在经济与文化等领域均有体现。

(一)经济领域

“经济”由于其传统的基础地位,事关国计民生,所以它最为敏感,最易成为乱象、乱局的导火索。近年来动乱的中东国家普遍存在经济问题。第一,经济不发展。以海湾战争后的伊拉克为例,由于长期的战乱和制裁,国民经济至2003年也没有恢复到20世纪70年代鼎盛时期的水平。1979年伊拉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710美元,到2003年战争爆发前降为500美元。第二,经济发展困难。如另一个两河流域国家,90年代后期经济发展失去了动力,且经济形势向不断恶化的方向发展,1998年以来,近10%的年均通胀率几乎抵消了5%的年均经济增长率。第三,经济发展不均衡。如利比亚的经济结构中,石油和天然气产业一头独大,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一直维持在65%以上,出口贡献率则在95%左右。产业单一,经济发展风险很大。90年代由于联合国的制裁,利比亚油气工业下滑,国家经济总量呈下降之势,年均增长率为-1.97%,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7311美元降到5896美元,居民生活水平显著下降。第四,财富分配不均。许多中东国家在推行私有化改革过程中,大量资财流向了权贵。以埃及为例,占人口总数20%的富人阶层拥有55%的社会财富,占人口20%的中产阶级拥有27%的社会财富,而占人口比例60%的低收入和贫困阶层只拥有社会财富的18%。

[2]广泛存在的贫富差距也拉大了领导人与民众间的距离,成为社会变乱的引线。2011年以来的中东国家的乱局大多是由经济、民生问题引发。

(二)文化领域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也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现实中,不少中东国家的“民族文化落后于时代的要求”,“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危机”。[3](P197)文化、意识形态的断裂往往会导致社会原有结构的松动,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各种文化、理念混杂,影响不同的人群,最终撕裂社会的完整,出现“碎片化”的趋势,意识形态领域也产生了信仰和认同危机,思想文化领域出现意识形态的多样化,主流意识形态遭遇挑战,整合力、引导力、认同度下降,伴随主流意识形态的淡化、弱化,执政者的权威、合法性也面临冲击。

此处,值得关注的是,“经济”与“文化”等互为关联,相互影响,发展中任何因子的缺失、滞后,都会成为社会稳定、进步的短板。近年来部分中东国家的乱局也应证了这一点:民生、经济普遍是它们的软肋,先进文化的缺失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边缘化加剧了族群的分裂,社会趋于动荡。

三、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与中东地区的许多国家一样,都属于后发国家,拥有相似的历史经历和共同的社会发展诉求,存在可以相互鉴戒的经验与教训。中国较早的认识到发展的重要性,也是“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拥有许多其他后发国家或地区学习的经验。然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中东国家的乱局无疑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社会发展风险课程,启示也是深刻的。

(一)坚定“发展才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的理念

对于“发展”,与中东部分国家的“迷茫”不同,我国有着深刻的认识与体会。四十年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敏锐地洞察到发展这一时代性的主题,并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在总结了人类社会发展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后,于1992年首次提出并确立起来“发展才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的指导原则,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并作为坚定的理念践行至今。

回首这几十年,围绕“发展”,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亿元到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126万亿元,广大人民群众也享受到了发展所带来的丰硕果实,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71元增长到39218元,生活水平、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同时,也正是在不断的发展探索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近年来世界乱局中呈现“风景这边独好”的可喜局面。显然,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坚定的发展理念是分不开的;今后也只有坚定地践行这一理念,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二)践行“新发展理念”

建设国家,除了坚定发展理念外,还需要研究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解决“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并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新的发展实践。在这方面,出现乱局的中东国家显然没有做足功课,未制定或落实中长期发展规划,整体上看它们进行的是一种“无序”、“失衡”的发展,使得各种社会问题滋生,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其教训值得广大后发国家或地区深思。社会主义事业新时代继承与发展了“发展才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的理论精髓,及时准确地抓住了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提出了“新发展理念”。这是新形势下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探索,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有助于规避和解决发展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与问题。在实践中,我们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

1.经济建设领域

经济问题特别是低收入人群以及欠发达地区的民生问题,是中东国家社会动荡的触发器。相应地,我们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收入分配改革,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改善民生,“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2024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信息显示,城(51821元)乡(21691元)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39。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依然明显,2023年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35673.16亿元,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仅为2392.67亿元和3799.06亿元。在今后发展中,应加大对低收入人群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关注,通过战略规划、政策扶持、财税制度倾斜、社会保障制度完善(覆盖)以及鼓励发达地区、高收入群体帮扶等方式,切实提升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缩小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2.文化建设领域

在文化、思潮多元化的冲击下,先进文化的缺失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边缘化是中东国家社会动荡的文化诱因。全球化打破了国界的藩篱,文明间的互动越发的频繁,各种文化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应看到引发的冲突、西化的倾向,特别是不良文化以及极端思想所造成的负效应。因此,处理好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关系,坚决抵制各种不良文化以及极端思想的侵蚀就显得尤为必要。当前重中之重在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和意识形态建设,使其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自觉抵制外来不良思潮腐蚀的屏障,并且还要发挥“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8]的导向作用,正确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动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

3.社会建设领域

在共享理念指引下,重视社会公平正义。多年来国内经济高速增长,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社会问题,随着经济新常态的逐步适应,这些问题逐步显露出来。例如,部分腐败官员不作为、不敢斗争,反而以身试法,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为此,国家做出重大决策,自2018年开始,全国开展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这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行动,是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举措。各地政府、政法系统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推进专项行动,既抓涉黑组织,也坚决打掉其背后的“保护伞”,取得了显著成果,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和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这句名言再一次得到验证。

4.生态文明建设方面

中东地区的生态环境一体两面,一方面拥有丰沛的油气资源,另一方面严重缺水,农业不发达。部分中东国家虽然拥有油气资源,但因为极端的贫富分化,普通民众不仅享受不到油气资源的红利,水贵如油的厄运却无一幸免。与普通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态问题、农业问题日益突出,这也是造成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十分严峻,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的理念得到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可持续发展理论、两山论、绿色发展系统的理论支持和人民的拥护。因此,自上而下都将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结语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总书记这句话不仅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奋斗方向,也为中东乃至全体后发国家指明了发展方向。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古今中外,其揆一也。过上好日子,这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愿望。中国道路的实践检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真理性,也为后发国家提供了借鉴。环球世界,无论民族、种群、贫富、文化,本能的美好愿望是互通的,这为各种文明互鉴互学提供了坚实基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伟大之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也成为中国在内的广大后发国家或地区发展的现实性启示。

参考文献:

[1]彭树智.文明交往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2]蒋生元.埃及社会贫富分化严重,两成富人拥有五成无社会财富[N].检察日报,2001-02-15.

[3]刘一虹.当代阿拉伯哲学思潮[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后冷战时期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潮与运动研究”(2020G005)。

作者简介:闫忠林(1979-),男,博士,西安交通大学军事教研室副教授,主要从事中东问题及国防教育研究;张赟(1990-),男,西安交通大学军事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国家安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郝建英(1980-),女,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