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矿产冶炼渣中贵金属的回收利用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7
/ 2

金属矿产冶炼渣中贵金属的回收利用技术

李荣武

45042119870201783X

摘要:在现代工业生产中,金属矿产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冶炼渣常常含有大量未被充分利用的贵金属,如金、银、铂等。这些贵金属的回收不仅有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本文将深入探讨金属矿产冶炼渣中贵金属的回收利用技术,分析现有的回收方法,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金属矿产冶炼渣;贵金属;回收利用技术

一、引言

金属矿产冶炼渣中贵金属的回收利用是当今世界面临资源短缺和环境压力下的一项重要课题。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速,金属矿产的开采和冶炼活动日益频繁,随之产生的大量冶炼渣中蕴藏着丰富的有价资源,尤其是贵金属,如金、银、铂族元素等。这些元素在地壳中的储量稀少,但却是许多高科技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如电子、半导体、航空航天等。因此,从冶炼渣中高效回收这些贵金属,既是对自然资源的深度开发,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然而,贵金属在冶炼渣中的存在形式多变,往往以低浓度或与其他矿物紧密共生的状态存在,使得其提取过程复杂且成本高昂。当前,火法冶金和湿法冶金是回收冶炼渣中有价金属的主流技术,但各自存在局限性。火法冶金能耗高,运行成本大,适用于贵金属含量较高的废渣处理;湿法冶金则更适用于处理贵金属含量较低的废物,但过程繁琐,试剂消耗量大,易产生二次污染。

为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的回收方法,如生物浸出、氯化过程、溶剂萃取、离子交换和沉淀等。这些技术各有优缺点,需要针对不同冶炼渣的特性进行优化选择。例如,生物浸出具有环保、能耗低的优点,但受微生物活性限制,对某些金属的提取效率不高。而溶剂萃取和离子交换能够有效分离稀土元素,但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

二、贵金属在冶炼渣中的存在形式与分布

在炼矿过程中,由于元素之间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分离,贵金属在冶炼渣中的存在形式呈现出复杂且多样的特性。这些形式决定了其在回收过程中的可提取性和难易程度。通常,贵金属在冶炼渣中可以以以下几种形式存在:

金属态:部分贵金属,如金和铂,可以在冶炼过程中以游离金属或固溶体的形式存在。尤其是在火法冶金中,高温下这些元素可能以单质形式存在于渣中,相对较易回收;

硫化物:大多数贵金属与硫结合形成硫化物,如金的硫化物(如AuS)和银的硫化物(如Ag2S)。这些硫化物在冶炼渣中常见,但由于其亲硫性,回收时需要通过还原或氧化反应,将其转化为可溶于酸的金属离子或金属蒸汽;

氧化物:贵金属还可能以氧化物形式存在,如金的氧化物(如Au2O3)和银的氧化物(如Ag2O)。氧化物形态的贵金属回收难度相对较大,需要在特定的还原条件下将其还原为金属或金属离子;

硅酸盐和碳酸盐:一些贵金属与硅或碳结合形成硅酸盐或碳酸盐,如铂的硅酸盐或碳酸盐。这类形式的贵金属通常存在于渣的硅酸盐相或碳酸盐相,提取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溶剂或化学反应将其溶解或分离;

伴生矿物:贵金属常与其它金属伴生,形成复杂的矿物结构,如铜矿中的金银、铅锌矿中的金等。伴生矿物的提取通常需要通过高效分离技术,将贵金属与伴生金属有效分离。

贵金属在冶炼渣中的分布并非均匀,它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矿物组成、冶炼条件、冷却速度等。矿物组成决定了贵金属初始的赋存状态,而冶炼条件如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会影响冶炼过程中元素的迁移和反应,最终影响贵金属在渣中的分布。例如,在高温条件下,某些贵金属可能更容易以气态形式挥发,而在冷却过程中又可能重新凝结在渣中。此外,渣的物理结构,如颗粒大小和孔隙度,也会影响贵金属的分布,因为这些特性可以影响浸出剂的穿透性和扩散效率。

理解贵金属在冶炼渣中的存在形式和分布规律,对于优化回收工艺至关重要。首先,它帮助确定最有效的提取方法,如选择合适的溶剂或化学反应条件;其次,通过分析分布特征,可以预测哪些渣段或渣相可能含有更高比例的贵金属,从而实现有针对性的资源回收;最后,掌握这些信息有助于人们设计有效的预处理技术,如机械活化或化学活化,以提高贵金属的浸出效率。

深入研究贵金属在冶炼渣中的存在形式、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因素,是提高回收率、降低回收成本和实现高效资源利用的基础。这不仅为现有的回收技术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未来开发更高效、环保的回收方法指明了方向。

三、回收技术综述与比较

在金属冶炼渣中回收贵重金属的过程中,一系列技术被广泛应用,各有特点,适应不同的渣质和贵金属组分。本文将对这些回收技术进行综合概述,并依据其优势、局限性以及适用场景进行比较,为实际操作提供参考。

物理分离法凭借其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的特点在粗粒级回收中占据一席之地。通过磁选、重力分选、浮选等手段,依据金属的磁性、密度差异,或者利用矿粒表面性质的差别,将贵重金属与渣中的其他组分分离。然而,这种方法对细粒级的金属回收效率较低,且易受渣中杂质的影响,可能造成金属的损失。

化学浸出法,尤其是湿法冶金,是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如酸浸出和碱浸出。这种方法依赖于酸或碱与渣中金属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然后通过蒸发、结晶等方式回收金属。这种方法适合处理贵金属含量较低的渣,且对环境的污染相对较小。然而,高浓度的酸或碱需求、较长的浸出时间、以及可能产生的酸碱废液处理问题,使得化学浸出法在经济和环境效益上存在挑战。

生物浸出法是一种新兴的、环境友好的回收技术,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与渣中的金属化合物发生反应,实现金属的溶解。生物浸出具有能耗低、环保等优点,但受微生物活性和生长条件限制,对某些金属的浸出效率较低,且周期相对较长。

氯化过程则是在高温下向废物中添加氯化盐,将金属转化为可溶于水的金属氯化物。这种方法对高品位的金属废物回收效果显著,但能耗高,且固废中杂质的浸出可能伴随进行,增加后续处理的难度。

溶剂萃取和离子交换技术在浸出液的处理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尤其是在稀有金属的回收中。溶剂萃取能够处理较大体积的浸出液,并根据溶剂对不同金属的亲和力进行分离。而离子交换通过吸附剂的选择性,实现金属离子的分离。然而,这些方法需要高投资的设备和特定的溶剂,运行成本较高。

沉淀法则是通过在溶液中加入特定的沉淀剂,使金属离子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从而实现金属的回收。这种方法操作相对简单,但可能受到沉淀剂选择性的影响,导致部分金属的回收率较低。

未来,结合不同技术的优点,发展多元化的集成回收系统将是趋势。例如,预处理技术如机械活化和化学活化可提高物理和化学浸出的效率,降低后续处理的难度。此外,利用电化学、光化学等场调控技术,可实现对金属氧化态的控制,优化金属的提取。同时,探索选择性浸提技术,使不同贵重金属在浸出液中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以实现高效分离。

结束语

总结而言,通过技术创新和环保理念的融合,金属冶炼渣中贵金属的回收利用已经并将继续成为绿色矿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通过更高效、更环保的回收技术,我们有望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率,降低环境影响,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这不仅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对子孙后代负责任的态度。在这一进程中,科研人员和工业界的合作至关重要,共同推动矿产资源回收技术的进步,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尹喆, 田铭, 陈聪瑢, 刘明辉. 贵金属金、银环境友好型回收新工艺研究进展[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 42 (04): 120-128.

[2]刘盛虎, 陈南光, 许明明, 陶乔平, 黄文启. 贵金属二次资源回收及检测方法[J]. 冶金与材料, 2023, 43 (11): 64-66.

[3]韩志敏. 含贵金属废料的回收、提纯技术工艺现状[J]. 新疆有色金属, 2023, 46 (06): 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