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报技术与中国报业现代化——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申报》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7
/ 2

电报技术与中国报业现代化——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申报》为例

杨振羽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引言

1844年,美国人塞缪尔·莫尔斯在华盛顿国会大厅里向数十千米外的巴尔的摩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很快,这种利用电来传递信息的通讯方式在全美国乃至整个欧洲流行起来。电报的发明不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更为重要的是,电报作为首个登上历史舞台的电子传播技术,它的出现给当时的新闻传播事业带来的,可以说是一次革命性改变。

本文通过对近代时期《申报》中“电报体”稿件的分析,探究电报技术在近代中国新闻传媒领域的引进和使用过程中,所发挥出来的强大的媒介功能。

、电报技术在中国

1、闭关锁国:“时风气未开,无人研求及此”

和西方人表现出的惊喜热情所不同的是,电报技术在刚刚传入中国时,似乎并不太“招人待见”。据相关历史文献记载,早在1831年,西人雪林就曾携指针电报机来华,不过“时风气未开,无人研求及此”,这项当时尚处研究开发阶段的先进技术在落后的中国却无人能意识到它的重要性。1851年美国传教士玛高温以中文撰写的《哲学年鉴》中载有关于电报原理的介绍,依然无人问津。1859年法国钦差许诺寄送电报机给恭亲王,却被恭亲王“以为无用相却”。直到1870年,清政府才被迫允许在沿海铺设第一条海底电缆。[1]诸多史实表明,19世纪70年代之前,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出于对自身封建统治的维护,对于西方电报技术的传入是完全拒绝的,这就使得中国电报技术的起步要比西方晚了整整27年。

2、师夷长技以制夷:从洋人设电线到自办电报

19世纪60年代,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曾发出了微弱的“自办电线”的不同声音。[2]然迫于时局所限,直到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发生以后,清政府才意识到掌握电报线路权的重要性。1877年,清廷任命洋务派代表丁日昌主持架设了中国第一条自建电报线。此后的三十年,我国电报事业发展迅猛,电报线路以北京、上海为基点,迅速向其他省区扩展,[3]自办电线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起来。

虽然,早期国人自办电线的行为是出于军事战争的需要,但没过多久,1881年12月28日,中国首条电报线路面向公众开放营业,自此电报开始被应用于新闻传播领域。民国以后,无论是电线的长度还是电报局的数量再次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为中国电报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电报已然成为当时最为流行的大众传播媒介之一。受早期电报技术的影响,近代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发生了巨大的震动,从新闻报道业态到新闻观念都较之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电报与《申报》

1872年4月30日,《申报》在上海创刊。在其长达77年的经营时间里,该报无论是在发行量上还是影响力上,都是同时期其他报纸所难以企及的。同时,《申报》在新闻业务上的突破与创新,也使其成为中国现代报纸的开端。

1、《申报》的首次“触电”

《申报》是由英国商人美查与朋友在上海合资创办的一份商业性报纸。在其实际经营过程中,报社除了不断在内容上下功夫外,对先进的传播技术的使用,也不失为一条捷径。

1871年4月,英国人架设的香港至上海海底电线正式开通营业。1872年5月31日,《申报》刊载的一则“电气告白”对电报的应用大加称许:“凡遇切要之事,用电线通报,虽万里之遥片刻周知,所以有裕国裕民之宏用,至于行商坐贾更不可少。”[4]1874年1月30日,《申报》刊发了一则关于英国内阁改组的“伦敦电”,这是我国中文报纸上出现的第一条新闻电讯。至此,由于电报技术的使用,《申报》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局面。

2、新闻电讯:报道新文体的出现

通过对史实的考察,笔者发现,在清末民初的中国使用电波来传递信息实属一件极为奢侈的事情。据相关史料记载,在当时,从上海坐船到长崎也就只要6元银元而已,也就是说,60个字就顶一张出国的船票了。[5]当电波技术应用于新闻传播领域时,为了节约成本,记者在编辑电讯内容时,也就不得不考虑字数的问题了。“既然是以电报拍发,新闻的叙述,自不如普通新闻的详细,往往在一封电报中,只寥寥数字。”尽可能地简化文字表达、缩短稿件篇幅,成为清末民初国内新闻文体较于之前最大的变化。

据相关史实考证,在电波技术使用之前,中国近代报刊上鲜少出现有短消息这样的新闻文体形式。直到19世纪70年代,电报技术引入之后,受字数所限,报刊上开始大量出现由短短几十个字构成的“新闻电”。这类新闻多为发生在远离报社所在地的重要事件,为了保证时效性采用发电报的方式进行传播。

报道形式内化于叙述传统之中,最终会形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总是以某种规范或框架组织着新闻内容。[6]也就是说,媒介技术在某种程度上规制了新闻的报道方式。刊登于1935年6月1日《申报》第3版上的一条极具电讯文体特色的专电新闻:“酒井日军参谋长三十日午后七时十分,由平返津。”全文仅20个字,除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外,没有任何多余的关于事实的赘述,这和过去政论色彩浓厚的写作方式有了较为明显的区别。1890年3月,《申报》发表公开声明,表示以后不再刊登“诗词杂作”之类的非新闻性文字。

[7]

正是在这样的技术背景下,报纸上的电讯稿件越来越多,记者也越来越习惯于将重要的新闻内容安排在稿件的前面,长此以往,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稿件结构,即西方学者所说的“倒金字塔结构”,一直沿用至今。

4、通讯社:报道时效性的提升

电报技术与新闻传播的结合,不仅对新闻文本本身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催生出了一个全新的新闻事业——通讯社。这种专门为其他新闻媒介提供新闻服务的机构,利用电波传递的快捷性,成功在大众传媒行列中占据一席之地。

1928年,《申报》总经理张竹平联同《时事新报》与《申报》一起创办了申时电讯社,将两份报纸的专电新闻经过编辑后,第一时间用电报发给外地的报社以供使用。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申时电讯社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逐渐发展为当时能与外国通讯社相匹敌的国人通讯社。

通讯社的出现无疑是将近代中国新闻业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在通讯社的作用下,报纸终于打破时空的限制,在内容丰富性和报道时效性上都有了明显的推进,使近代中国新闻传播事业逐渐走向电子传播时代。

5、通讯员:报道内容的独特性与专业性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中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名记者,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曾做过名报名刊的通讯员。邵飘萍、史量才、黄远生、瞿秋白都曾是《申报》的特约通讯员。1916年《申报》的社长史量才聘请邵飘萍为驻京特派记者,此后的两年时间,他为《申报》写了200篇共计22万字的《北京特别通讯》,文章内容全是来自第一线的报道,从专业的角度针砭时弊,深刻且犀利,深受读者喜爱。

可以说,正是这些通讯员们独具个性化的通讯作品才使得《申报》的新闻版在众多报纸中大放异彩。同时,这也对当时的新闻记者和通讯员提出了新的业务要求。

、结语

电报技术自19世纪后半期传入我国,给当时乃至后来的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我国从印刷出版传播时代进入到了电子传播时代,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介质从实体化的物品变成了无形的电磁波。电讯文体的流行以及通讯社、通讯员的出现,也成为中国报业现代化标志的重要内容。了解这一过程,对于我们掌握中国报业的发展史和理解媒介技术与新闻传播事业之间的关系都是极其重要的。

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出现,电波技术开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2015年7月份,中新社一篇名为《上海滩最后的“电报”》的新闻令笔者印象颇深,新闻中提及的上海电报业发展现状很是让人惋惜。遥想100多年前的中国电报,如今的它颇有些繁华落尽的失落之感。

眼下,互联网技术大热,发展中的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改变着人类的社会生活,改变着新闻传播,任何行业都想尽办法与互联网“套近乎”,在笔者看来,这种唯技术至上的做法未必不是陷入技术决定论漩涡的表现。既不对其趋之如骛又不对其嗤之以鼻,才是我们对待技术该有的态度。

参考文献:

[1] 孙藜. 晚清电报及其传播观念[M]. 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7.

[2] 沈勇. 电报应用与新闻传播[J]. 杭州:浙江师范大学. 2012

[3] 马静. 电报在近代中国的创办历程[J] 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05

[4] 戴鞍钢. 电报电话与近代上海及江南[J]. 历史教学问题. 2013年第4期

[5] 马伯庸、阎乃川. 触电的帝国[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

[6] 方汉奇. 中国新闻事业通史[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


[1] 孙藜. 晚清电报及其传播观念[M]. 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7.

[2] 沈勇. 电报应用与新闻传播[J]. 杭州:浙江师范大学. 2012

[3] 马静. 电报在近代中国的创办历程[J] 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05

[4] 戴鞍钢. 电报电话与近代上海及江南[J]. 历史教学问题. 2013年第4期

[5] 马伯庸、阎乃川. 触电的帝国[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

[6] 沈勇. 电报应用与新闻传播[J]. 杭州:浙江师范大学. 2012

[7] 方汉奇. 中国新闻事业通史[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