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点评对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8
/ 2

处方点评对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

包晓慧

籍贯:甘肃省岷县
单位:岷县人民医院748400

摘要:目的:研究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对落实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23年1月至2023年8月的400张门急诊处方,随机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0张。在实验组患者中采取处方点评办法,而对照组患者未实施处方点评办法,对两组不合理处方张数、不规范处方数、不适宜处方数以及超常处方数进行统计,通过计算处方合理率来验证处方点评对合理用药是否具有促进作用,并通过统计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来分析处方点评对患者治疗效果的作用。结果:实验组患者采取处方点评后,用药合理率为96.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用药合理率92.5%,且两组患者的合理用药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采取处方点评后,患者的用药满意程度99.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用药满意程度97%,且两组患者的用药满意程度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物处方点评能够有效提高用药的合理率,促使门急诊更加合理、规范地给药,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患者对处方用药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合理用药;促进作用

处方是指门急诊医师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开具的用药文件,是药师检验并基于此调配药物的基础,具有严格的法律效率。伴随着现代化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药品的多样性、复杂性不断增加,这给门急诊合理用药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可能出现不合理、不规范、不适宜以及超常处方,降低了处方用药的合理性,进而引发医疗纠纷,难以形成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处方质量、有效性及合理性也会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不合理的处方将难以保障患者的治疗安全性,给医疗事业的安全健康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作用,所以加强对合理用药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处方点评能够有效减少各种不合理处方数,进一步提高药品管理质量,具有较强的推广使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3年1月至2023年8月的400张门急诊处方,随机划分为200张实验组与200张对照组。在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98例,女性患者102例,患者年龄为21岁至72岁,患者平均年龄为46.38±5.29岁;在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01例,女性患者99例,患者年龄为23岁至74岁,患者平均年龄为47.85±6.03岁。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性资料进行分析,可得知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本次研究内容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对照组患者中,医师结合患者实际病情来开具处方,未实施处方点评。

在实验组患者中,通过制定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对医师开具处方的合理率进行计算统计,并按照点评结果进行通报,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需要接受考核,具体措施如下:①医院内部成立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小组,对不合理、不适宜、不规范以及超常处方进行定期点评与通报;②完善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机制,处方点评小组需要定期开展对门急诊处方的点评工作,总结处方开具过程中多发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此来加强处方开具的合理性,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促使医师更加规范标准地开具处方;③构建全面的处方点评奖罚体系,将处方点评结果纳入到绩效考核当中,对于开具不合理处方数多的医师,需要进行考核测试,开展技术培训工作,以此来增强医师的处方开具能力,通过奖罚机制能够有效提高医师的工作动力,能够更加合理地用药,促进医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1]]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不合理处方数、不规范处方数、不适宜处方数以及超常处方数进行统计,以用药合理率来评价处方开具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合理性。

用药合理率=1-IMG_256×100%。

并通过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的用药满意程度进行统计,评价指标为满意、一般与不良。

用药满意程度=IMG_257×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作为数据分析工具,并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则意味着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用药合理率

表1 两组患者用药合理率数据对比


不合理处方数

不规范处方数

不适宜处方数

超常处方数

实验组

4

0

3

0

对照组

7

2

6

0

由表1可知,200张实验组处方中,不合理处方数4张(2%),不规范处方数0张,不适宜处方数3张(1.5%),超常处方数0张,所以实验组患者的用药合理率为96.5%;在200张对照组处方中,不合理处方数7张(3.5%),不规范处方数2张(1%),不适宜处方数6张(3%),超常处方数0张,所以对照组患者的用药合理率为92.5%。采取处方点评后,实验组患者的用药合理率96.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用药合理率92.5%,且两组患者不合理处方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用药满意程度

表2 两组患者的用药满意程度对比


满意

一般

不良

实验组

194

5

1

对照组

177

17

6

由表2可知,200例实验组患者中,满意患者194例(97%),一般患者5例(2.5%),不良患者1例(0.5%),患者的用药满意程度为99.5%;在200例对照组患者中,满意患者177例(88.5%),一般患者17例(8.5%),不良患者6例(3%),所以对照组患者的用药满意程度为97%。通过对两组数据对比,实验组患者的用药满意程度99.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用药满意程度97%,并且对照组患者中一般患者比实验组患者中的一般患者多,且两组患者用药满意程度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论

通过开展处方点评,能够有效提高抗菌药物处方的用药合理率,并进一步提高患者对处方用药的满意程度,有助于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并促进合理用药。

4 讨论

抗菌药物在门急诊治疗中具有较强的治疗价值,但是部分医师缺少规范化、合理化的用药知识,降低了处方开具的有效性与合理性,给患者的用药安全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也降低了患者对处方用药的满意程度,不利于实现医疗事业的持续性发展[[2]]。为促进合理用药,需要为医师提供充足的专业理论知识培训,强化医师的给药能力,同时还应提高药师的处方检测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处方中的不合理、不规范及不适宜问题,以此来保障处方开具的正确性[[3]]。同时还应完善处方点评制度,通过定期进行处方点评,能够有效强化处方用药的合理性,并将处方点评结果纳入到医师个人绩效体系当中,促使医师能够更加规范、标准地开展处方。

综上所述,处方点评能够有效促进合理用药,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处方的有效性及合理性,并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处方用药的使用满意程度,呈现更加显著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减少各类不合理处方开具数,以此来加强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为医学事业的长久发展提供启示。为保障合理用药,提高治疗质量及安全性,应当进一步落实处方点评工作,完善处方点评制度。

参考文献:

[1]缪旭敏,陆群,刘青青等.以临床药师处方点评为核心的PDCA循环法在规范医院不合理用药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2023,16(24):150-153.

[2]陈文君,李静,李可欣等.处方点评模式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中的应用[J].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22,40(05):547-549.

[3]张琴.医院门诊抗菌药处方点评及合理用药情况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20):12-14+18.

作者简介:包晓慧 1983年8月8日 男 甘肃省眠县 汉族 本科 主管药师氓县人民医院 研究方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