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让语文阅读教学充满自主活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8
/ 2

“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让语文阅读教学充满自主活力

张亚文

吉林省农安县职业教育中心   吉林农安县

一、“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致力于改变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语文课堂教学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摒弃了“教师一人讲,学生被动听”的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师生的互动和对话不断增强,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迈出了课堂教学改革十分重要的一步。但是,在多数课堂教学的互动和对话中,程度不同存在着随意提问、讨论脱离文本中心、缺少学法指导、不重视阅读积累等问题。如何解决语文阅读教学“互动”中的“乱动”、“对话“中的“白说”,让学生实现真实而科学的自主学习,“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可依托,有实效、好操作的教学框架体系。它由五个基本环节构成:赏读入境→悟读品味→研读展示→精读积累→美读运用,基本特征是以学生阅读活动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综合开展多种学习活动。

二、“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效果。

(一)赏读入境。这是阅读课的第一环节。即课堂情境铺垫环节。一般包括:新课导入,字词学习,写作背景了解,疏通文意(文言文),熟读课文。重点是熟读课文,朗读是核心,要达到入境。目前阅读教学最大的问题,是“阅读”的缺失。教师让学生读课文的时间少得可怜,这既是对课文的不尊重,更是对阅读教学的误读。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语文课堂的朗朗书声才是最美的风景。学生惟有正确、流利读熟课文,带着欣赏的感情读熟课文,才能进入到课文创造的境界中,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字之美,并通过声音表达自己的欣赏。“赏读”过程中,教师要倾听、示范、指导。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观察学生读的情况,了解学生是否读熟,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情感基调的把握情况,在此基础上,教师(学生)进行全文或片段的示范朗读,师生共同进行朗读的评价指导。

例如,我在教读《与朱元思书》时,便贯彻“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读出骈体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读出文章先总后分的结构形式,读出奇山异水的美的意境,读出作者的高雅志趣和高洁情怀。让学生在朗读、齐读、默读和品读中,尽情享受音韵和谐、节奏鲜明的语言的感染力,尽情享受纲举目张、条理分明的结构的逻辑力,尽情享受动静结合、形声兼备的意境的吸引力,尽情享受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志趣的感召力。让学生在读文的过程中,悄然提升着心性和人格。

(二)悟读品味。这是阅读课的第二环节。即课堂的知识预设环节。所谓悟读品味,即品味课文的思想、情感,语言文字的妙处,有所感动,有所体悟,并用文字表达出来。教师要在课前列出问题提纲,通过三五个主要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品味重点词语、句子、段落的含义和作用,学习文章的主要写法和重点修辞手法,联系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进行语文学习的拓展。阅读提纲的设计要体现集中性、梯度性、语文性、方向性的原则。即问题设计要集中、精要;问题设计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按照阅读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问题的设计要有语文价值,在文字上给学生以启迪;问题设计要体现课标要求。

例如,我在教读《与朱元思书》一课时,在“悟读品味”环节,我一共设计了五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并与其它古文比较来发现和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朗读效果,教师适时引导点拨,自然导引到“骈句—骈体文—朗读效果”的探究学习上来,从而完成语言美的赏析。第二个问题是让学生通过本文三个自然段主要内容的简单概括,发现三个自然段之间的内容联系和结构联系,从而完成结构美的赏析。第三、四两个问题是让学生通过对三四两个自然段景物特点和写景技法的赏析,来体味文章的意境美。第五个问题是让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语句来品悟作者此时的自由自在、怡然忘我的心境和鄙弃功名利禄、厌倦官场政务的高洁情怀,从而完成志趣美的探究与赏析。五个问题按照“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的梯度设计,分别兼顾到学困生、特长生和尖子生,较好地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为顺利地达成了教学重难点的落实与突破。

(三)研读展示。这是阅读课的第三环节。即课堂的能力生成环节。所谓研读展示,即按照自读提纲,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分享同伴的思考感悟,学习倾听老师与文本对话的思想结晶。对于学生,这一环节是开放的、生成的、丰富的语文学习过程。对于教师,这一环节是倾听学生心声、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展示自己学习经验和教学智慧的指导过程。在展示时,首先要让学生主动回答;其次,教师也要有针对性地提问,要选择答案接近参考答案的学生提问,在此基础上,让其他学生主动补充。教师要善于点拨、指导,总结答题规律,进行学法指导。

我在教读《与朱元思书》一课时,在“研读展示”环节,听取学生展示悟读成果的同时,我还及时地追问了三个问题:①文章在首段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文之后,为什么先写“异水”,后写“奇山“呢?②文章第二自然段富春江水的两个特点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三峡》的哪些相关语句呢?③文章末尾作者在表明自己高洁志趣之后,为什么还要补写“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的景致呢?这三个问题牵涉到写景顺序、结构的严谨度和结尾的含蓄度、知识间的横向联系等问题,让学生明白如何安排写景顺序才更符合观景习惯,如何结尾才能使文章既结构严谨又“言有尽而意无穷”,如何构架横向联系才更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四)精读积累。这是阅读课的第四环节。即课堂的知识储备环节。所谓精读积累,即对课文中的精彩句子、语段乃至整篇课文进行背诵、摘记。背诵是语文学习的根本方法,把经典文章、段落背下来,是语文学习的最大实效。主要应注意:凡是教材中要求背诵的部分,必须背下来,没有要求背诵的,教师也要精选一部分文字,让学生摘记、熟读。

《与朱元思书》一课,在“精读积累”环节,我让学生抄录并背诵文本中精彩的骈句,如“风烟俱静,天山共色”等。学生抄录背诵的同时,既加深了对骈句特点和表意精妙的理解,又会潜移默化地受到语言美的熏陶,从而在写作中就会自然而然地打造自己的语言。

(五)美读运用。这是阅读课的第五环节。即课堂的素养熏陶环节。所谓美读运用,即对课文中的精彩语段进行赏析,并进行仿写,或者用其中的名言警句进行片断写作。这一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更高级阅读体验的重要环节。主要应注意:选择的语段要少而精,要文质兼美,教师要主导赏析并进行写作指导,学生的写作最好当堂完成,也可以作为课后作业。

《与朱元思书》一课,在“美读运用”环节,我让学生借鉴文章动静结合、视听并用、形声兼备等写景技法,描写出自己喜爱的一处景致,并写出置身其中的真实感受,达于情景交融,实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学生的习作中时有鲜活生动的语句涌现,时有感悟自然和人生的哲理生发,让人颇感欣慰,因为这是对本课导学效果的最好诠释。

总之,“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下产生的由“赏读入境、悟读品味、研读展示、精读积累、美读运用”构成的“五环阅读”导学案,通过“示案自学→以案导学→信息反馈→组织讨论→精讲点拨→拓展创新”等环节的实施,致力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主分析、自主归纳、自主构建、自主提升的语文学习能力,致力于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实用和实效性转变。可以说,是“学案导学,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让语文阅读教学真正充满了自主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