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18
/ 2

阿司匹林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分析

张小妍

天津市河西区东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天津    300000

摘要目的:对比阿司匹林用药患者案例了解阿司匹林用药不良反应类型、相关引发因素。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用药相关基础资料与临床资料、用药不良反应类型、严重程度、发生时间。结果:阿司匹林用药不良反应类型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肝损害、水杨酸反应、瑞氏综合征;观察组用药剂量>6g/d、连续用药≥3个月、用药时间提前/延后例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临床用药不良反应中以胃肠道反应最为多见,其他还包括过敏反应、肝损害等,关于预防此类不良反应的发生,需要避免大量用药与长时间用药,用药期间需要严格按照医嘱在规定时间内使用规定方式用药才可整体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关键词阿司匹林;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前言

阿司匹林属于临床常见用药类型,其本身属于具有良好抗血小板聚集、同时高效改善疼痛、感冒发热等症状表现的药物类型,所以在各科室以及患者群体中存在广泛使用以及高频率使用基础现状,但也由此影响,阿司匹林的临床用药伴随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逐渐增多,以下将针对阿司匹林临床用药不良反应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106例天津市河西区东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阿司匹林用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23年1月到2024年1月),将所有案例根据用药不良反应发生与否进行分组,对照组53例患者中男性、女性分别占比54.72%(29/53)、45.28%(24/53),年龄范围18岁至75岁,平均(42.07±6.19)岁,疾病类型中骨关节炎、牙痛、头痛、流感、痛经、风湿痛、冠心病患者分别占比13.21%(7/53)、9.43%(5/53)、5.66%(3/53)、16.98%(9/53)、15.09%(8/53)、18.87%(10/53)、20.75%(11/53);观察组53例患者中男性、女性分别占比52.83%(28/53)、47.17%(25/53),年龄范围18岁至77岁,平均(42.31±6.05)岁,疾病类型中骨关节炎、牙痛、头痛、流感、痛经、风湿痛、冠心病患者分别占比11.32%(6/53)、11.32%(6/53)、7.55%(4/53)、15.09%(8/53)、16.98%(9/53)、18.87%(10/53)、18.87%(10/53);两组基础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经相关疾病检查以及用药评估综合确定具备阿司匹林用药指征与条件的患者案例,基础资料完整、配合医嘱持续用药、具备持续随访条件的患者案例。

排除标准:合并精神障碍、认知障碍、语言沟通障碍、视听障碍、用药不依从、随访不配合、期间配伍多种药物同时用药的患者案例。

1.2方法

对比两组患者用药相关基础资料与临床资料,并全面整合对比观察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类型、严重程度、发生时间,对照患者不同基础资料与临床资料了解不良反应的发生相关因素。

1.3观察指标

1.3.1对比观察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类型。

1.3.2对比两组临床资料。

1.4统计学分析

全文数据分析使用SPSS 29.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整合分析处理。

  1. 结果

2.1观察组患者阿司匹林用药不良反应类型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肝损害、水杨酸反应、瑞氏综合征。

表1    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n%」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

过敏反应

肝损害

水杨酸反应

瑞氏综合征

占比

49.06%(26/53)

15.09%(8/53)

13.21%(7/53)

15.09%(8/53)

7.55%(4/53)

2.2观察组用药剂量>6g/d、连续用药≥3个月、用药时间提前/延后例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口服用药、注射用药患者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临床资料对比「n%」

组别

用药剂量>6g/d

连续用药≥3个月

用药时间提前/延后

口服用药

注射用药

对照组(n=53)

3.77%(2/53)

7.55%(4/53)

3.77%(2/53)

79.25%(42/53)

20.75%(11/53)

观察组(n=53)

39.62%(21/53)

35.85%(19/53)

24.53%(13/53)

77.36%(41/53)

22.64%(12/53)

X2

8.045

14.691

10.625

1.530

0.957

P

<0.001

<0.001

<0.001

0.102

0.079

  1. 讨论

阿司匹林作为非甾体抗炎药,得益于其同时具备抗血小板聚集以及解热镇痛等非单一作用效果的用药疗效,在临床中应用范围广泛,其中在缓解轻度疼痛的症状改善用药当中应用最为普遍,包括风湿病、关节炎、冠心病等疾病在内的临床常见疾病类型均可见使用阿司匹林。在用药安全性的长期分析当中,通过对照相关用药指南以及此次调研比对分析数据分析发现,阿司匹林的临床用药主要不良反应类型包括五种,分别为胃肠道症状反应、过敏症状反应、肝损害、水杨酸反应以及瑞氏综合征,其中以胃肠道反应发生最为多见,从药理机制以及临床观察当中分析确定,主要与口服用药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性高度相关,其中具体可包括恶心呕吐、胃溃疡、胃肠道出血等,由此可见,阿司匹林的临床用药需要谨慎考虑合并胃肠道基础疾病的患者,其他为合并胃肠道疾病的患者群体也需要注意,避免与其他存在胃肠道黏膜损伤性的药物共同服用

[2]。另一方面,通过对阿司匹林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引发因素进行分析,对照发现发生用药不良反应的患者群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性:①大剂量用药;②长期用药;③未按规定用药;在大剂量用药中以6g/d作为分界线,超出剂量用药发生用药不良反应的概率整体提升,如果同时存在持续用药时间超过三个月、日常用药时间不稳定或两次用药时间间隔过短等未严格按照医嘱用药的情况,将进一步提升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而关于用药途径的分析发现单纯口服用药或注射用药,二者存在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无明显差异,但进一步分析认为,如存在未按照疾病用药需求、针对性用药形式谨慎用药也将极大概率提升不良反应发生可能[3]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临床用药不良反应中以胃肠道反应最为多见,其他还包括过敏反应、肝损害等,关于预防此类不良反应的发生,需要避免大量用药与长时间用药,用药期间需要严格按照医嘱在规定时间内使用规定方式用药才可整体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罗苗苗,南延荣,都燕.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及小剂量阿司匹林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及NLR、hs-CRP、PCT水平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29):129-132.

[2]宋志,孙军鸽,褚振宇,等.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阿司匹林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律失常中的应用及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鸢尾素水平变化研究[J].临床内科杂志,2024,41(03):210-212.

[3]李宇,王怀森,冯晓俊,等.替格瑞洛对比氯吡格雷治疗携带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的轻度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24,41(05):678-683.